天天看点

聪明反被聪明误——明宣宗朱瞻基,一个战略眼光不足的皇帝

作者:小院之观

【全线收缩的治世】

宣德三年(1428年),朱瞻基终于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宣布放弃直接统治交趾,给予它独立的地位,仅保持藩属国的关系。

交趾即今日越南,从永乐五年(1407年)置交趾布政使司到宣德三年弃置交趾,大明的统治在交趾仅仅维持了21年,安南这块土地从此脱离中原王朝的直接统治,再也没有回归。

弃置交趾并非一个容易做出的决定,朱瞻基有他的苦衷。

明朝征服安南并没有费太大工夫,统治交趾却费了老鼻子劲,而且还吃了大亏。

自从张辅被调回后,交趾就没消停过,屡次发动叛乱,驻防交趾的明军是永乐时期最倒霉的一帮军人。先有丰城侯李彬病死交趾任上;再是成山伯王通被黎利多次击败,兵部尚书陈洽阵亡;宣德二年,援军司令官安远侯柳升中伏战殁,大明安南兵团损兵数万,遭到极大挫败。

表面看来是军事失败导致维持统治成本过高,朱瞻基不得不放弃交趾,实际原因却没那么简单,政治失败才是弃置交趾的真正原因。

朱棣既然在交趾设了郡县,就摆明了是想要长期统治。要做到这点,最好的办法不是武力,而是得到文化上的认同,为此朱棣也是煞费苦心。

聪明反被聪明误——明宣宗朱瞻基,一个战略眼光不足的皇帝

永乐五年起,以设立“嘉林州儒学”为起点,明朝开始在交趾办学传播儒教,随后学校数目不断增加。以永乐十四年一年为例,在交趾各府、州、县等行政单位就设立了92所学校。

为了传播文化,官方学校放宽了招生条件,以往只有贵族子弟才能入学,现在“民间俊秀”也在招生范围之内,但凡只要不是长得歪瓜裂枣,都有资格上学读书,而且还有“准免差役”的福利。

交趾在当时属于未开发地区,师资水平有限,朝廷特地派吏部选拔学官到交趾任教,连教材也是从内地运来免费给师生使用。参加科举考试时,交趾的乡试名额与邻省云南相同。

考虑到交趾在当时属于未开发地区,师资水平有限,朝廷特地派吏部选拔学官到交趾任教,连教材也是从内地运来免费给师生使用。又选拔交趾的优秀生员,保送到大明最高学府国子监深造,毕业后大部分送回家乡担任官职。这些人来往路费,生活开销都由朝廷负担,为了培养交趾干部,大明是花了血本的。

种种手段可以说不遗余力,明朝对待交趾的态度,已经和西南的云南、广西等其他省份一样,完全当做自己属地来管理了。

客观来说,明朝向交趾输入的文化是先进的,对今后的越南影响深远,越南也确实接受了它。越南史书自己说:自明成祖颁定五经、四书、《性理大全》于府州县学,而文学始渐发达,至黎而文献得称于中国矣。

东西是好东西,问题在于,步子迈得太大了。

聪明反被聪明误——明宣宗朱瞻基,一个战略眼光不足的皇帝

明朝征服交趾,用的是军事手段,武力下的征服必定带来民心的不服。虽然被张辅大军征服,交趾人民反抗的念头未曾平息,哪怕明朝对当时的交趾来说如同是天朝上国般的存在,也总有不肯就范的人。

朱棣的打算是让交趾认同明朝的文化,但他用了过于激烈的手段。

交趾原来的书本,除了保留宗教经文,“片纸只字悉皆毁之”。境内只许留存古代中国所立碑刻,其他悉数破坏(但是安南所立者,悉坏之,一字勿存)。

永乐五年,朱棣再次下诏给张辅强调:遇彼处所有一应文字,即使焚毁,毋得存留。

这并不是全部。朱棣还下令禁止交趾民间风俗,“一从明俗”。

如果说毁字收书影响的更多是官僚士大夫阶级,“一从明俗”则得罪了全体百姓。

很多百姓不识字,但对400多年流传下来的风俗看得比命还重要,这一手堪比后来清朝的“剃发易服”,没想到永乐大帝也会下达这样愚蠢的命令。

在霍尔的《东南亚史》里这样评价明成祖这道命令:

假使明朝不曾错误地要把他们的语言和风俗强加给这里的人民,那么,他们很可能已经把安南作为属国并入他们的帝国版图了。

交趾远处西南边塞,天高皇帝远,官员们贪污成风,当地驻守的兵力也并不足够,这些更加雪上加霜,使当地兵荒马乱,起义不断。

文化输入短时间见效不大,稳定局面却需要大把的持续投入。到了宣德年间,朱瞻基终于产生了放弃交趾的想法,他对内阁说“反复思之,只欲如洪武中、永乐初,使(安南)自为一国,岁奉常贡,以全一方民命,亦以休息中土之人”。

长期对交趾动武,使得“国中疲惫,远征无益”。安南在明朝以前已经独立了400多年,被明朝征服不过是20多年的事情,却始终在耗费朝廷的兵马粮饷。朱瞻基最终从稳定角度考虑放弃交趾,正如大臣所说:“失此弹丸之地,于我何损?而得之其损益半也。”

这个看法代表了大多数人,包括内阁三杨里的杨士奇和杨荣。

表面看来,放弃安南确实换来了边境的和平与稳定,困扰明朝数十年的刺头终于安顿了下来,朱瞻基的目的达到了。

但是,作为一个君主,理应看得更远。

统治成本过高,收益比不上耗费,这是宣德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现代许多人也说,不能以今天的眼光要求古人。可是我们看看放弃的后果,就明白这个理由站不住脚。

大明西南的版图,一度扩张到如今的越南、缅甸,大半个中南半岛都要仰其鼻息。弃置交趾,是明朝经略西南的一大失败,严重打击了大明在南洋的威信。

宣德是息兵了,却给他的子孙带来了长期隐患,从此西南地区事端不断,土司叛乱时有发生,一直延续到明末。后来南明小朝廷退到西南后,得到当地的帮助极其有限,要兵没兵要钱没钱,究其根源,弃置交趾是一大失策。

再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失去越南对中国的影响更是无比巨大,中国永远失去了中南半岛这个出海口。

从战略的角度上说,这是非常短视的行为,只有在地缘上,尽量控制靠近核心区的边疆地带,才能保证核心区的“海内安康”。这一点上,中国历史上做得最好的王朝是汉,汉的国策之一就是“守在四夷”,这才有了两汉四百年对外族的成功。

由此可见,军事既然已经打赢,就不应该从政治上再失去。朱瞻基统治十年间并没有任何大规模战争,克星张辅仍在,集中兵力对交趾进行二次征服并无不可。击败黎氏后调整政策,只要熬过一两代人,交趾的反抗只会越来越弱。

安南的丧失,实为千古憾事。到了嘉靖年间,黎氏王朝内乱,安南在形式上又曾经短暂归属明朝。不过这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明朝国力这时也大不如前,面对安南南北朝的争斗无力插手,安南永远的独立事实上在宣德时期就已经确定。

弃置交趾,原因不在朱瞻基,结果却由他决定。朱瞻基不是没有挽回的机会,只是他放弃了,这口锅的大部分要由他来背,我只能说这是个战略眼光不足的皇帝。

聪明反被聪明误——明宣宗朱瞻基,一个战略眼光不足的皇帝

朱瞻基的短视行为不止体现在西南,还有东北和西北方向。

朱棣弃守大宁是个失策,但同时他也开拓了奴儿干都司和哈密卫,永乐时期的军事方针是以攻代守,在边境制造出一大片无人区,蒙古人来一个赶一个。搞得马哈木和阿鲁台都苦不堪言,不得不俯首称臣接受大明的朝贡制度。

瓦剌首领马哈木已经凉了十几年了,他死于与阿鲁台的争斗。喜好拉偏架的朱棣显然不会允许鞑靼独大,为此他除了三次北征扫荡鞑靼,还大力扶持马哈木的儿子,瓦剌绰罗斯部落的首领绰罗斯•脱欢。

父亲死后,脱欢一度沦为阿鲁台的奴隶帮他放羊。阿鲁台对脱欢其实还不错,连老婆替自己梳头也不回避他,阿鲁台弟弟几次劝说除掉脱欢,阿鲁台也没有听从。脱欢的母亲被阿岱汗纳为哈屯后为儿子求情,阿岱汗终于下令放回脱欢,现在他又成为了绰罗斯部落的掌门人。

阿鲁台早被朱棣虐出了阴影,听见明军出塞他只做一件事:逃跑。虽然几次都没能捕获鞑靼主力,朱棣还是多少取得了一些战果,如拆掉一批违建的蒙古包,烧掉一大片青青草原,顺手牵走鞑靼来不及带走的牛马等等。

脱欢卧薪尝胆十多年后,终于在永乐二十一年,利用朱棣最后一次亲征的机会,对鞑靼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突袭。这次机会抓得很完美,正在狼狈逃跑的阿鲁台根本没有防备,人口马羊被掳走一大半,连阿岱汗也被俘杀。

实力和威望大增的脱欢立即开始了他野心勃勃的计划,先是花了两年征服同族的土尔扈特部落,杀死了明朝册封的贤义王太平、安乐王把秃孛罗。一度能与绰罗斯部落同掌话语权的土尔扈特部落成为了脱欢的附属,接着他继续东征西讨,控制了整个瓦剌。

脱欢的计划总共有三步,统一瓦剌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统一蒙古。

在永乐时期,统一蒙古就像“超越极限,超越自我”一样,只是个打鸡血的口号。要是哪个蒙古首领胆敢这么做,朱棣准会打得他们连亲妈都不认识。

到了宣德时期,梦想竟然照进了现实。

聪明反被聪明误——明宣宗朱瞻基,一个战略眼光不足的皇帝

统一瓦剌的脱欢实力已经强于遭到重创的阿鲁台,此后数年里他取代了朱棣,与阿鲁台玩起了狼抓羊的游戏,并迎立了孛儿只斤•脱脱不花为傀儡可汗,自己当起了太师。阿鲁台实在是个逃跑高手,在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居然还死撑了九年多。熬到宣德九年(1434年),阿鲁台终于得到了解脱,脱欢将其攻杀后悉收其众及驻牧地,在事实上统一了全蒙古。

成就脱欢梦想的不是别人,正是朱瞻基,他对游荡在河套的脱欢人马细心抚谕,对南迁放牧的兀良哈给予默许,对于被袭击东走的海西女真给予漠视,对于驱逐瓦剌的明军军士给予呵斥。这完全违背了朱棣一手大棒一手胡萝卜的政策,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呢?

朱瞻基是非常重视北边防务的,一如他重视西南防务一样,他为边防官兵制定的战略方针是消极防御。

朱瞻基多次训谕边将,防守一定要扎实,边军不许主动出击,要等敌人来进攻我们才能将他们击退,敌人撤退,千万不能追击。

为了防止将领贪功,他还作了两句诗送给大家“慎守只须师李牧,贪功何用学陈汤”,结果李牧学不来,防线却内缩严重。

明蒙边界地区,不存在和平共处,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说法。有的只是敌进我退敌退我进,在朱瞻基的英明指导下,明军主动出塞消失了,蒙古势力开始不断进逼。

皇帝也是人,是人就会犯错,只要能改正还是好皇帝,比如拿出勇气坚决打回去,让蒙古人知道谁才是老大。可如果皇帝没有意识到那是错误,就是另一回事了。

朱瞻基并不认为放弃交趾是错误,既然放弃为自己带来了不少清静,为什么不能复制到北方呢?他决定再次弃地。

在大明北边防线上,有个边镇叫做开平,位置在如今的内蒙古多伦西北,长城以北三百里左右。它是当初李文忠那次闪电般攻克元朝上都军事行动的战果之一,朱元璋在这里设开平卫,与东面的大宁卫、西南的兴和卫互为犄角,构成一个三角形防御体系。

朱元璋将第七子齐王朱榑封在青州,命他出镇开平。朱棣也曾命汉王朱高煦率兵赴开平操备。朱棣北征都是从这里出发,他曾说:“只要固守开平,就能使东部的大宁、辽东和西面的甘肃、宁夏安然无恙”,可见开平诸卫的重要意义。

聪明反被聪明误——明宣宗朱瞻基,一个战略眼光不足的皇帝

开平卫示意图

到了宣德年间画风就变了,在消极防御的指导方针下,开平东部的大宁必然失控,开平西南的兴和卫也废弃不用,开平孤悬塞北,完全失去了左右两翼的策应,补给变得极为困难。

朱瞻基是个对国土看得很开的皇帝,既然这么难守,干脆放弃岂不更省事——“失此弹丸之地,于我何损”?明军非但未能保住大宁、兴和,连开平也一起放弃,同时也放弃了开平以南、长城以北的险要地势,把北方防线收缩了三百多里。

北部防线三个重要据点被放弃,意味着长城以北失去了很大一片军事缓冲区,带来两个很严重的后果。

一是使得整个北部防御体系缺乏纵深,漠北蒙古部落逐渐南下来到长城沿线,敌人进攻北京和内地的距离被大大缩短了。

二是压缩了辽东西部,使这个地区变成了一条狭长的走廊,北部边防因此更加空虚。

北部防线失去了前进基地,明军出塞变得非常困难,从此以后逐渐被动挨打,“天子守国门”,竟然以这种方式真的实现了。

二十多年后,朱瞻基的儿子朱祁镇就会为老子的错误买单。

聪明反被聪明误——明宣宗朱瞻基,一个战略眼光不足的皇帝

开平被放弃

朱瞻基还彻底终止了船队下西洋的活动,这为大明省下了一大笔钱,但后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后世有学者如此评价:

宣德朝文化交流的海帆不再远航,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海禁政策也带来了很多遗憾,使明朝成为一个四周都被包围的文明。如果没有海禁政策及中国人航海事业的衰退,那么中国人和欧洲殖民者的初步接触很可能是在印度洋,而非东南亚。如果是这样,那么远东和西欧文化圈的初步交融可能是另一番面貌——接触欧洲殖民者的前哨远在印度洋,那么中国将更加从容。

收缩并未到此为止,宣德二年十月二十二日,在没有遭到军事威胁的情况下,朱瞻基决定,将永乐年间奉命驻守西域的哈密卫官兵被撤回京师,委任蒙古忠顺王倒瓦答失里统治哈密。朝廷只在名义上保持着对哈密地区诸卫的羁縻统治,明朝对西北的控制力被大大削弱。

宣德三年,麓川宣慰使思任发侵夺南甸、腾冲等处地方。云南总兵官黔国公沐晟上奏请求发兵征讨,沐晟还汇报了一个情况,交阯叛乱中有老挝宣慰司和宁远州土司势力的支持,这帮人吃里扒外罪不可容,要不干脆一块收拾了吧?

结果朱瞻基压根懒得管,他是这么答复沐晟的:麓川的事儿不是之前让你跟西南高层商量过了,该怎么抚谕就怎么抚谕,这次还是这么办。至于老挝、宁远就算了,跟他们去斤斤计较干啥。

老挝、宁远当帮凶不管,麓川蹬鼻子上脸还是不管,你朱瞻基又没有爷爷朱棣的威信,跺跺脚半个地球都要抖三抖。养虎为患的结果是致使明朝在西南的威信大失,麓川亦大肆扩张,导致后来朱祁镇不得不花费巨大的代价仍留下后遗症。

憋屈吗?反正我觉得很憋屈,如果说在东北保持攻势,放弃西南也就罢了,几个方向全面收缩,这是要搞哪出?

后人可以为朱瞻基找到各种理由,如源头在前任、卫所制度衰弱、国家需要休养生息、投入太大回报太低等等。不过我觉得,根本原因只有皇帝的决心。就像国足输球也可以找出场地气温海拔时差等种种理由,可球迷都知道,只有水平太菜才是真的。

考虑到皇帝日理万机,本着换位思考的方式,我们也要为朱瞻基考虑一下,是不是因为工作太忙了,实在无暇顾及外部问题?

但是略翻典籍就能发现,好圣孙非但不忙,其实他很有空啊。

聪明反被聪明误——明宣宗朱瞻基,一个战略眼光不足的皇帝

【玩乐天子】

朱瞻基是个书法家,他擅长并酷爱书法艺术。他的书法史称“学颜清臣,而微带沈度姿态”,于圆熟之外见遒劲。

朱瞻基是个诗人,他经常提笔写下长篇短歌,给后人留下了7册本的《宣庙御制总集》。

他开创了台阁体文风,这种文体是种专为歌功颂德而生的车轱辘话,洋洋洒洒一大篇。好像说了很多,仔细一看,又好像什么也没说。

在宣德时代,台阁体是大臣们晋升的必备技能,三杨都是此中好手,“台阁”之名正是由这三位台阁重臣而来。

朱瞻基成就最高的艺术是绘画,丹青之术为明朝皇帝中最高。后人评其曰:“书出沈华亭兄弟,而能于圆熟之外,以遒劲发之。”他将最喜爱的宫廷画师谢环封为正五品锦衣卫千户,明代画师地位很低,一个画画的能成为正厅级官员,为祖宗法度所不许,更遭到群臣反对,几位御史为此上疏,朱瞻基不管不顾全部驳回。

中国历史上,一旦艺术家成为君主,简直就是灾难,他们的文艺天分通常和治国能力成反比。琴棋书画,无论哪种艺术都需要砸进去大量时间精力,从这点上说,朱瞻基没能达到赵佶那么高的艺术成就,应当算是大明的幸运吧。

除此以外,他还喜好骑射狩猎、架鹰猎鸟,驯兽斗鸡。不过宣德皇帝最喜欢的游戏还是斗蟋蟀,达到了上瘾的地步。他曾诏令江南地方官协助采办1000只上好蟋蟀,弄得许多百姓人家因此破产,在民间落下个“促织天子”的外号,活脱脱就是个以奢相尚的荒唐天子。

不得不佩服朱瞻基,把业余生活过得这么充实,代价不过是疆域收缩了那么一点而已。

这句话我是真心实意的,朱瞻基是个非常聪明的皇帝,他即位后的一系列组合拳水平极高,快刀斩乱麻地解决了藩王、军权、集权三大难题,表现出的政治能力隐然有超越其祖之势,照此发展下去,上限未可估量。

作为一个皇帝,有点业余爱好也不算太过分。毕竟,不是迫不得已谁愿意上班呢?

聪明反被聪明误——明宣宗朱瞻基,一个战略眼光不足的皇帝

如此来看,朱瞻基能算个好皇帝吗?

去问一个生活在宣德年间的明人(生活在西南边境和长城以北地区的边民除外)这个问题,他大概率会告诉你宣宗是个好皇帝。朱瞻基的子民不用像祖辈那样生活在战争的风险中,官老爷们大体上不算太扰民,人民的日子要比永乐时期安生不少。

再问一个生活在正统年间的明人,他可能就忿忿地告诉你,宣德年间是挺安稳,可到他生活的时代天下一点也不太平,这是典型的前人砍树后人遭殃。

朱瞻基驾崩四年后,明朝开始连续发动数十万大军,四次远征麓川;

驾崩七年后,王振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大明第一代专权宦官;

驾崩八年后,兀良哈侵入延安,边事日趋糜烂;

驾崩十年后,瓦剌全面入侵,举世震惊的土木堡之变发生;

同一年,湖广、贵州各地苗人起义,各族人民纷纷响应,参加起义的人数多达20余万,持续时间长达十二年。

驾崩十三年后,邓茂七率东南农民起义,队伍发展到十余万人,控制八闽,三省震动;

以上事件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不是土木堡之变,其中权宦登上历史舞台、四征麓川的后果远远超出了正统朝,甚至影响到当代。

哦对了,还有那帮被朱瞻基妥善安置的宗室们,他们真的成了一群猪,大明再也不能指望宗室力量为国家作出任何贡献了。

好皇帝的通病是,年轻填坑,后期挖坑。朱瞻基反其道而行之,年轻时既填坑也挖坑,十年下来填了几个大坑又留下了更大的坑。无从知晓他是否有慢慢填补的计划,因为他只当了十年皇帝。

或许正是纵情于歌舞升平,沉溺于声色享乐之故,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朱瞻基染上不明病症。病危之时,他命左右起草遗诏,由太子继位。不知他是否意识到了什么,特意叮嘱所有军国大事均须禀告太后方能决定。

不久朱瞻基驾崩于乾德宫,终年38岁。

他是大明第一个废后的皇帝,也是艺术成就最高的皇帝。这是个天赋极高的皇帝,玩弄权力于股掌之间,削藩、收军权、培养宦官大学生这些政策放在宣德年间看不错,放到长远看都不是什么好事。

他执政不过短短十年,玩出的花样比前四任半个多世纪的统治还多。朱瞻基的生活充满了高雅奢侈的格调,老朱家保持了半个多世纪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从他这里开始变味。

继任天子们给后人留下的骄奢淫逸、吃喝玩乐、荒怠朝政的印象正是始自朱瞻基。作为最高权力的主宰者,他的行为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自他即位后除了有过三次例行公事般的巡边,对外一无是处。他的民族政策一塌糊涂,消极防御是国策,弃土妥协成为常态。

不可否认,朱瞻基治下的大明享受到了和平,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然而代价是养虎为患,这一切终究是要子孙买单的。

十年休养生息并没带来随后的太平。虽说朱祁镇确实统治水平不咋地,但也要看到,这些坑早在宣德年间就已挖下,没有他老子的妥协绥靖,儿子也不至于走到那一步。

所谓治世更没带来盛世,如果以弃地收缩换来国家承平为治世标准,那这个标准也太低了。

“我死之后,哪管他洪水滔天。”

#历史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