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图解TCP/IP协议》 笔记1.1-1.7第1章 网络基础知识

第1章 网络基础知识

1.1网络的出现

计算机由单机模式转入联机模式,实现台计算机的信息共享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指覆盖多个远距离区域的网络,生活中用到的骨干网络即是广域网络。

局域网(Lan Aera Network)指小范围内的网络,通常如家中使用的路由器设备构建的网络,学校使用的校园网,公司办公网络。

1.2计算机与网络发展的阶段

批处理(Batch Processing)

由用户将程序和数据记录在卡带中,交由管理员进行操作,计算机按照一定顺序去处理卡带中的数据

分时系统(Time Sharing System)

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分时系统。允许多个用户建立终端与计算机连接。

在分时系统中,用户与计算机发起连接,计算机为用户开启一个终端进程,接收用户的输入信息,并为其返回一个结果,用户并不会感知到其他用户的存在。由此出现了计算机与网络之间的概念,此时的组网结构大多为星型组网。由用户终端接入计算机进行通信。

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分时系统提供了多用户接入计算机的办法,但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传输仍然很繁琐,需要通过物理存储介质来进行数据的传递,在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的性能有了飞速发展,体积也趋于小型化,价格也越来越低,越来越多的企业拥有了计算机,由此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需求也应运而生。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

20世纪70年代,人们开始实验基于分组交换技术的计算机网络,到了80年代,一种能够互联多种计算机的网络随之产生,它允许各式各样的计算机互联。

同时图形化的界面增强了计算机的易用性,大大降低了人们使用计算机的技术要求,计算机也运行用户在多任务之间切换运行,为人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新鲜功能。

互联网的普及

通过使用HTTP协议、Web浏览器,来完成信息的分发、修改、上传、存储、使人们能够更加快捷的获取知识。

以互联网技术为中心的时代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多数网络技术都被以IP为基础的以太网网络所取代,IP及其族协议,为各种数据的处理、分发提供了一个足够稳定的传输方法。

从"单纯建立连接" 到 “安全建立连接”

随着网络设备接入数目的增多,以及网络通信协议的逐渐统一化,安全问题也被摆到了人类的面前,对于网络的接入、传输进行安全的控制,成为了当前所需研究的课题,在这个方向上,也提出了多种安全协议和功能来解决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由底层的PPP,CHAP(公网接入),802.1X,Protal(用户接入),Port Scurity,到顶层的HTTP协议使用了SSL以其后版本的TLS的HTTPS 都在为用户数据的安全保驾护航。

1.3协议

协议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对数据格式进行的一种通用约定,符合协议规定的数据才能被正确,稳定的转发,所有遵循协议的用户才能正常的使用互联网网络。

OSI 七层模型

由ISO标准组织指定的通信模型

在模型中,将通信协议的必要功能分成了7层,且要求:每一层都为其上层提供特定的服务,且去接受下层提供的服务,上下层之间进行交互通信时所遵循的约定叫“接口”,同一层次之间交互所遵循的约定叫服务。

OSI为通信定义了7层模型

层次名称 功能
应用层 针对特定应用的协议
表示层 数据固有格式与网络标准数据格式的转换
会话层 建立、维持会话,并保持同步
传输层 为数据传输提供可靠传输
网络层 提供网络寻址,和路由选择
数据链路层 设备间传递和识别数据帧
物理层 经由物理实体进行数据传输

数据在网络中传输的处理

进行数据传输 ,最重要的是将用户发送的信息安全完整的传输到接收端。

由此,计算机将用户需要发送的数据进行根据网络格式进行封装,由各层次添加对应的网络要求的报文头部,交由物理链路进行传输,中间设备根据网络层的信息,对目的计算机进行寻址,最后到达目的计算机,再又下之上逐一解除网络封装,还原成应用信息交由目的计算机去处理。

1.4传输方式的分类

有连接与无连接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根据应用的需求,计算机可以提供更合适的传输方式来进行数据的传输。

当数据接收方所需要的服务为高速率,低时延的服务时,此时数据的传输速度为用户的优先要求, 对于少部分的丢包可以容忍。如视频服务、FPS游戏等,此时的连接更趋向于采用无连接的数据传输方式。

当数据接收方所需要的服务不太关心速率传输的高效性(相对而言),而在意数据的安全,质量时,更倾向于采用有连接的服务,在通信前先建立起一条通信链路,确保双方的连接状态,再进行数据的传输,如远程桌面、文件下载,网络访问等。

数据的传输类型

数据传输中,不仅有针对链路需求的传输处理,同时也存在着依据服务类型而进行的数据传输处理。

广播:当某一区域内的所有计算机设备都需要获取一条信息时,可以采用广播(Broadcast)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如在局域网中学习同一广播域所发出的ARP请求和向DHCP服务器请求分配地址时使用的DHCP请求。

组播: 当区域内的部分用户对同一项数据内容有获取需求时,可以通过组播(Multicast)为这组用户提供服务,如直播服务。

单播: 数据传输中的最基本传输模式,一台计算器去向另一台计算机请求服务,对端仅将请求的信息发送给请求此信息的计算机的服务。如文件传输服务。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