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年之后,新冠病毒仿佛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了,一切好像都回到了疫情前。
其实,在最初放开的时候,人们还是很恐慌的,特别是有小朋友的家庭。
那时抗原、口罩、药物都相对紧缺,成人倒是还好,但是如果小朋友感染上了病毒,用药那是少不了的。
不过那时候儿童药物非常不好买,特别是儿童退烧药,基本买不着,一瓶儿童退烧药甚至被黄牛炒到了3000元。
有些爸妈实在买不着儿童退烧药,就用成人药减半给孩子服用,这个风险其实是很大的。
还有些孩子高烧40度不退,父母着急开始多种药物叠加使用,烧没退成,反而还让孩子进了医院;
还有的不知道孩子对一些药物成分过敏,鲁莽使用后造成孩子嘴巴红肿,加重病情的……
病在孩子身,急在父母心。
孩子一旦有个头疼脑热的,父母一定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但这个时候如果胡乱用药,则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威胁。
父母必知的药物知识
1 药物不能胡乱混用
孩子一生病,很多父母都非常着急,用药的时候会将对症的药物都给孩子吃一点,想要孩子的病快点好起来。
殊不知有些药物的成分是重合的,如果两种都用了,可能会增加孩子的肝肾负担。
比如常见的退烧药成分对乙酰氨基酚,就是我们常说的儿童退烧药泰诺林,在一些常用的复方感冒药中也含有,比如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
如果同时服用了这两种药物,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一些药物不良反应。
2 不能自行增减药量
有些家长见孩子症状比较严重,还会自行增加用药量,或者见孩子症状轻了,就减少一些用药量。
其实如果药物用量不够,根本起不到作用,而且频繁多次用药,还会加重孩子的肝肾负担;而药物使用过量,很容易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造成健康风险。
所以给孩子使用药物时,一定要遵医嘱,仔细阅读说明书,做到准确用药。
3 不可使用成人药物
有些人对成人药物和儿童药物有误解,认为只是药物含量的区别,将成人药物减点量给孩子用也没什么问题。
其实有些成人药物中会含有儿童禁用的成分,根本不适合儿童服用,而且给孩子食用成人药物,不好掌握剂量,容易造成食用过量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4 了解孩子的药物反应
在医院看病的时候,医生每次都会询问患儿有没有药物过敏史,很多家长对此并不了解,有些医生则会让孩子先吃吃看,如果出现了不良反应就停药。
但是全世界有几百种儿童药,不可能每种药物都让孩子试一试,况且药物不良反应有轻有重,轻则发热、头痛、皮疹等,重则还会带来肝肾功能损伤,心血管损伤,更加严重的甚至会致聋或死亡!
相信没有哪个父母愿意让孩子承担这种风险,因为那会毁了孩子一生。
如果能事先知道孩子对哪个药物有不良反应,那就再好不过了。
其实这还真的可以实现!
人体的药物代谢能力是受遗传因素影响的,也就说,只要检测相关药物的相关基因,就可以知道相关药物的代谢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