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炒菜用油的2个误区,你中招了吗?

作者:中长链MLCT

食用油是我们每日饮食所必须的,其主要成分就是脂肪酸,不同的油质里的脂肪酸构成和营养成分不一样,而脂肪酸摄入是否平衡对身体有着重要的影响。

炒菜用油的2个误区,你中招了吗?

油中的脂肪酸是啥位

食用油中常见的脂肪酸有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油中各不相同的脂肪酸,对身体的影响也不同。理论上,过多的饱和脂肪酸会带来心血管的风险,而 n-6 不饱和脂肪酸过多的话,则可能会造成身体的炎症反应,增加慢性病风险。而且在日常饮食中,也要尽量保证每顿饭各种脂肪酸均衡摄入,这样更有利于健康。

炒菜用油的两个误区要避免

01吃完再换

如果经常做饭的三口之家,买了一桶油5L的食用油,多久能吃完?结果大约为两个月才会吃完。而如果在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内只吃一种油,可能会限制其他种类食用油的摄入。而且,即便是像近年来市场接受度较高的花生油,其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也比其他植物油略高。如果一直吃它,也可能会限制不同脂肪酸的摄入,从而缺乏某些身体无法合成的脂肪酸。

02同类脂肪酸相互换

还有朋友,知道要换油吃,可是因为不清楚脂肪酸的区别,还是换错了。比如这个月吃玉米油,下个月吃葵花籽油。但其实它们都属于 n-6 多不饱和脂肪酸系列的油,油种换了,脂肪酸却没换,是真的「换汤不换药」。建议大家可以采用一步到位的方法,选择科学的食用油,如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MLCT)。

炒菜用油的2个误区,你中招了吗?

中长链MLCT是什么

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MLCT)是一种特殊的甘油三酯,其甘油三酯骨架上同时存在中链脂肪酸和长链脂肪酸。其最大的优势就是既能满足身体所需的能量外又能够快速分解,不易造成脂肪堆积。

中链脂肪酸是一种比我们常见的长链脂肪酸更容易吸收的小分子,因此能够快速消化代谢从而可以快速提供能量,不在体内蓄积,可以有效减少脂肪积累,降低体重。

长链脂肪酸又可提供人体必需的脂肪酸。MLCT兼具这两类脂肪酸的营养特性,同时也弥补了单纯摄入其中某一种脂肪酸的不足。

炒菜用油的2个误区,你中招了吗?

LCT和MCT、MLCT的区别

LCT(常用食用油如花生油、玉米油等)能为我们提供身体必需脂肪酸,但代谢缓慢,容易引起脂肪堆积,造成肥胖。

MCT(棕榈油、椰子油)在为我提供所需脂肪酸的同时能快速消化分解转化为能量,且不易发胖,但不能提供我们人体必须的脂肪酸,长期摄入后产生的酮体也可能在体内蓄积,对健康带来不利影响。而且烟点低、容易起泡,不适合家庭使用与食用。

MLCT(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的甘油骨架上因为同时有长链脂肪酸和短链脂肪酸,所以继承了LCT和MCT的优势的同时克服了两者的缺陷:既能补充人体必需脂肪酸,也可以快速吸收供能而又避免脂肪堆积、不易长胖的优点,烟点高,不易起泡,可以完全替代LCT,作为家常烹调油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