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浣洋诀4.5.8五帝的辉煌——二谍三卫

作者:武神潭说浣洋诀

4.5.8五帝的辉煌---二谍三卫

小武点头深深叹息道:“对于长孙晟,我只有一个字---‘服’!对了,好像欧洲史家都很重视中国的隋朝,这有什么缘故吗?”

八角捋须微笑道:“这很容易理解。西突厥人马的兵锋所至,早已经威逼欧洲大陆了---达头可汗在576年攻打了小亚细亚的博斯普鲁斯海峡(Strait of Bosporus);581年又攻打了克里米亚半岛的刻赤海峡(Strait of Kerch)。”

“若不是隋朝从亚欧大陆的东面动手,达头可汗又怎会掉头向东,并最终毙命于青海呢?”

小武大悟,道:“可以说,是隋朝拯救了欧洲!如果没有隋朝,不用等到塞尔柱、奥斯曼人兴起,早在达头可汗(Tardu Khan)时期,突厥人就可以打进欧洲了!”

浣洋诀4.5.8五帝的辉煌——二谍三卫

图表12史上五大突厥

图表12史上五大突厥

【五大突厥主要可汗或苏丹简介】

八角点头哂笑道:“不错,后世的奥斯曼突厥也令欧洲人无法抵挡。而且奥斯曼王子们互相争斗、各引外援,像极了阿史那突厥的‘四面可汗’时期---可见突厥人一直是这样的。”

“然而让欧洲人毫无办法应付的敌人,却让隋朝人给轻松‘办’掉了,这怎么不让欧洲人啧啧称奇?不过,欧洲的史家们其实并不了解,这一切事迹的幕后英雄就是---中国的‘史上第一外间’长孙晟!”

小武深深点头,感慨道:“不错。中华的历史上真是有很多‘无名英雄’的!而且因为‘伪装’的关系---就算他们出了名,世人仍然不知道他们到底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八角嘿嘿笑道:“当然,前面所说的都是情报界的‘个人英雄’---在明面上都是不属于任何组织的。所以世人往往无法用确切的官位、部门、文臣、武将等正常属性来给他们做精确定性!”

“不过谈到情报组织,大多数朝代对此倒也均有建树---这就形成了专业化、组织化的谍报力量。”

说着,八角大袖一挥,一张白纸便从袖筒中飞出,自空空飘飘摇摇地落下,小武连忙伸手接过一看,却是之前看过的一张中国历代谍卫组织简表。

浣洋诀4.5.8五帝的辉煌——二谍三卫

图表13中国历代谍卫组织

图表13中国历代谍卫组织

于是小武微笑道:“这张历代谍卫简表,在学习四务系统的时候已经粗看过了。历朝历代的这些情报组织,全都非常有效吗?我看也不一定吧?若碰上真正的情报英雄,一个组织说不定还比不过人家一个人、来得更有力量!”

八角微微笑道:“不错。真正让世人印象深刻的情报组织是并不多的。而那些强有力的情报组织背后,一定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人!否则,情报组织很可能大而臃肿,花钱很多、却又沦为普通的官府衙门---这就失去情报之意义了!”

“从中国古代来看,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情报组织---无非是‘二谍三卫’!而这些谍卫组织的一个共同点是、背后都有一个绝世强人在直接领导!”

小武大为惊讶,连忙道:“什么是‘二谍三卫’?等等,首先,什么是‘谍’,什么是‘卫’?这也是情报组织的两种分类法吗?”

八角嘿嘿笑道:“因为‘伪装’的缘故,情报组织往往很难理清头绪、很难分类。不过在世人看来,情报系统一般还是可以分为两个子系统:一个是谍报系统,另一个是侦卫系统。”

“前者主要是针对外部敌人的。以制造信息不对称为目标---让本方掌握有效信息多,敌方掌握有效信息少;让本方掌握真情报,敌方掌握假情报。”

“后者主要是针对内部敌人的。以维护政权和领袖安全、信息安全为目标---同时肃清组织内部的有害分子,以确保组织的健康性。”

小武这才明白,连忙提笔飞速记下了谍报系统和侦卫系统的特征:

浣洋诀4.5.8五帝的辉煌——二谍三卫

谍卫系统的特征

八角继续笑道:“当然,谍卫系统的分类并不是绝对的。比如说一些人的使命乃是克敌制胜,但是在对付外敌之时,意外发现本阵营内有内奸在与外敌勾结---难道内部敌人就不管了吗?当然不是。”

“所以,谍报人员与侦卫人员很多时也可以互相转化。‘谍’和‘卫’两个功能也就不能完全切割开来,只是一个对外、一个对内,各有侧重而已。”

小武点头表示明白了,随即道:“那么,‘二谍三卫’是指……”

八角随即一一讲出了‘二谍三卫’的名字,小武又提笔记录了下来。或许这些组织的名称并不重要,然而幕后的直接领导人却是历史上如雷贯耳的五个皇帝:南朝宋武帝刘裕、唐太宗李世民、大周皇帝武则天、明太祖朱元璋、清朝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

“说起来,这五位赫赫有名的帝皇都是中国历史上大有作为之帝,绝不是因循守旧、混日子之君!而他们之所以能对当时的社会局势有巨大突破,相当程度上也是因为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点:极其重视情报的作用!”八角总结道。

浣洋诀4.5.8五帝的辉煌——二谍三卫

二谍三卫

匆匆记完以后,小武笑了起来,道:“论起情报组织,恐怕还是‘三卫’比较有名……”

八角截口道:“好,那就先介绍一下‘三卫’吧。这个‘三卫’,也就是梅花内卫、锦衣卫、血滴子。”

“首先还得说一下武则天。她的创举实在很多,而且很了不起。就侦卫方面说,一般人总以为武则天靠的是‘酷吏’政治---然而‘酷吏’虽能然打击异己,但是掺杂的‘私货’太多,很多时候并不能保证侦卫手段的精准。”

小武微微张口,点头道:“那就得靠梅花内卫来提供最精确的信息?”

八角微微点头,捋须道:“重要的是,内卫具有强大的隐蔽性和渗透力---没有人能弄清这是个什么样的组织,也没有人知道哪些人是梅花内卫---他们的身份往往被一份正常的工作遮盖住了。除非剥开内卫的衣服,看到隐蔽的梅花标记,甚至连内卫成员都无法弄清楚另一个人是否也是内卫。”

“在关键的政治行动、甚至军事行动上,武则天几乎从未做错过决定,至少不曾有过大错---这完全依赖于能够预先得到精确的消息。”

“甚至有些地方上的刺史、以及前线的将军都可能是梅花内卫---而他们大多数是单线联系,有多个消息来源可以互相印证,因而不太可能被人为操纵的假消息所蒙蔽!”

小武恍然道:“不错,这真是太隐蔽了!一般人肯定没有见过梅花烙印,所以也无从假冒;就算能给自己身上也加一个印记,也不知道找谁去联系!因此,很难有办法去对抗梅花内卫的暗中探查!”

八角微笑点头道:“梅花内卫不仅仅是用来对付内部反叛的,在军事上也非常有用。一般来说,涉及到远方的交战,例如对突厥、契丹、吐蕃等势力的重大决策,很容易因弄不清楚火线上的军情而被人误导。”

“如果拥有双重乃至多重的情报来源,那么领袖决定是战是和、需要封谁打谁、调动哪一路军队,就会精准得多了。”

小武大悟,道:“怪不得武则天在诸多对外战争中表现那么出色!同样的情况,唐玄宗李隆基往往就被别人带偏到沟里去了!---若他能安排一些眼线到燕山一带,又何至于被安禄山欺骗?”

“安禄山根本没有出兵征伐外族,却在聚敛势力、拥兵自重---这完全是不难发现的。但唐玄宗最多只相信监军宦官,而那已被证明是没有用的。”

八角嘿嘿笑道:“正是因为后人不明白梅花内卫的强大效用---因为实在‘伪装’得太好了---所以伴随着武则天过世,这个异常神秘的组织也就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而明朝的锦衣卫就完全不同了---虽然功能强大,但是与各个朝代的同行们都不同的是,这居然是一个‘反伪装’的情报组织!”

小武忽地一震,道:“是呀!为什么锦衣卫成员唯恐别人不知道他们是特务?还偏要穿上鲜艳的锦衣、红色裤子招摇过市?那还能打探到什么消息?”

八角微笑道:“这就得从锦衣卫的起源讲起了。最初的时候,锦衣卫的原名是‘亲兵卫’---指的是皇帝身边的卫队,相当于其它朝代的御林军。”

“当时他们的功能也是拱卫主子、一起去打仗。例如在鄱阳湖水战中,当敌军主帅陈友谅打开船窗探看军情之时,正是亲兵卫的人一箭射中了陈友谅的脖子---就此令锦衣卫一战成名!”

小武恍然大悟,道:“御林军总是趾高气昂的!他们也根本不屑于‘伪装’自己!所以要身穿锦衣,以示与众不同!而且明朝很多功臣后裔,被世袭为锦衣卫千户或百户---果然,这是一个皇家亲兵卫队之类的组织所特有的现象!”

八角笑道:“所以锦衣卫的人惹不起---因为他们都是‘大院子弟’---开国勋贵之后,只是后来朱元璋又赋予了他们‘检校’的权力,负责侦察在京中官吏的大小之事。”

“虽然明朝百官都很反感这个组织---管得过宽并且从不买官员的账,但即使锦衣卫暂时遭到裁撤,却很快又恢复了。”

“锦衣卫的确破获过很多重大案子,且几乎是公开进行的;所以也可以说,它其实是‘法务系统’的一部分。但是不同于正规司法衙门,锦衣卫的搜查举证几乎无须任何形式的批准,而且刑狱可以直达皇帝---就好像是一个可以跳过一切程序的执法队!所以锦衣卫威力巨大,却又不断被人诟病。”

小武连连点头,呵呵笑道:“明朝的法律体系很有意思!一些大案、要案居然可以由特务来抓捕和审理!而且他们可以直接向皇帝汇报,公然将司法系统屏蔽在外!”

“明朝的特务都是公开的!不仅锦衣卫是如此,东厂也是如此---太监的外表也是根本无法隐藏的,所以他们的行为无不是公开、高调而行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组织分掉了文官的一些权力,这就导致了文官系统对其越发气愤!”

八角嘿嘿道:“这你算是说对了。特务公开化,是明朝体制之中非常闪亮的一个特点。坦白地说,这更接近于现代国家的机制。比如在美国,只要FBI、CIA等探员一亮自己工作证,其它在场人士,无论是官是民,都会立刻配合其调查取证工作。”

“只不过中古时候的封建士大夫,还不习惯有一个专门的第三方组织---并没有经过科举进阶之路,却可以上位为官,竟还可以督查自己!官员们普遍以为:督查官员纪律的行为,应该由比自己官阶高的上司、或是吏部和刑部派员进行---核心思想就是由文官系统来督查文官!”

小武张大了口,震惊道:“原来是明朝的官员们错了,皇帝的新实验倒是对的!由文官系统来督查文官,不是很容易发生‘官官相护’这种事么?”

八角点头笑道:“所以‘锦衣卫’也是一个不错的尝试。但是它的权力界限一定要划清楚---跟文官、武将、太监系统的边界不可以随意跨过,那么彼此之间也就可以和平共存。”

“只不过,在一堆旧事物里面刚刚出现一个新事物之时,划分彼此界限也没有经验,因此磨合期会很长、也是很痛苦的。”

小武叹道:“正是如此!我们要正视情报组织,也就需要公开的、客观地兼容其中成员!”

八角咳了一声道:“再说一下清朝的‘血滴子’---这是一个更加神秘的情报组织。其实雍正皇帝设的这个组织的公开名字叫做‘粘杆处’---责任似乎是用长杆头上的粘胶球来捕捉皇宫附近的知了(蝉),以防止小昆虫的鸣叫声吵到了皇家人员的休息。”

“当然,这本名很像是一种典型的‘伪装’手段,只不过民间觉得不能体现其本质,所以赋予了一个凶恶的名字。”

小武大笑道:“雍正皇帝是不是把需要‘修理’的对象,比喻成小虫子啊?”

八角微笑道:“或许是的。然而‘血滴子’也只是一个松散的组织,虽然民间认为该组织的主要任务是暗杀政敌、以及民间反清人士,所以设计了一种能远距离取敌头颅的神秘武器---这就是‘血滴子’的由来。但其实雍正帝并不需要这样做---他有足够的权力公开行事,只需要及时、精确的消息即可。”

“不过,雍正一朝的密奏消息很多,大部分来自派去各地的‘包衣奴才’---相信这些人就是‘血滴子’的主体。据称,在之前的康熙一朝(长达六十年),有权密奏者只百余人;而雍正一朝(共十三年),密奏者竟达到一千一百多人---可见雍正非常重视、而且高度依赖‘伪装者’所提供的隐秘信息!”

小武点了点头,恍然道:“理解了。雍正帝面临着好几个兄弟的争位,还有朝廷中的朋党政治越发激烈---大约这让他只相信自己的私人奴才!”

“而且根据他这种倾向,大量的‘体己人’最能为雍正帝做出的贡献就是:埋伏在百官的身边,搜寻他们的情弊、以及贪赃证据---这还有利于追赃填补国库,一改康熙以来的府库空虚现状!”

八角含笑点头道:“关于雍正皇帝,看来你早就比较了解了。甚至远在前线的将军、地方的督抚幕帷之下,亦有不少人员在‘兼职’为皇帝提供情报,或在授意下做一些特别的事情。”

“据说河南巡抚田文镜的师爷就曾鼓动东家上疏弹劾年羹尧,跟雍正帝配合得天衣无缝---只因师爷的另一个隐秘身份就属于‘血滴子’。”

“此外还有一说是:暗地里负责为雍正皇帝提供情报的人员很多,为了酬谢自己的一党,所以皇帝成立了‘粘杆处’组织---以便分派资金,为这些人提供酬金和活动款项。故这方面的财政支出也是神神秘秘的,必须让户部的官员对此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