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Linux基础篇——文件目录结构和vim编辑器的基本使用

文件目录结构

linux 的文件系统是采用级层式的树状目录结构,在此结构中的最上层是根目录“/”,然后在此目录下再创建其他的目录。

在Linux的世界里一切皆文件。

Linux基础篇——文件目录结构和vim编辑器的基本使用
  • /root :

    该目录为系统管理员,也称作超级权限者的用户主目录。

  • /bin :

    bin是Binary(英语翻译是二进制,感觉不怎么沾边啊)的缩写, 这个目录存放着最经常使用的命令。

  • /boot :

    这里存放的是启动Linux时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包括一些连接文件以及镜像文件。

  • /dev :

    (device),该目录下存放的是Linux的外部设备,在Linux中访问设备的方式和访问文件的方式是相同的。

  • /etc :

    (etcetera),系统配置文件目录

  • /home :

    主目录,Linux在这创建用户目录

  • /var :

    可变目录,用以存放经常变化的文件,比如日志文件,具体在/var/log 目录下,另外mail的预设放置也是在这里。

  • /lib :

    (library),这个目录里存放着系统最基本的动态连接共享库,其作用类似于Windows里的DLL文件。几乎所有的应用程序都需要用到这些共享库。

  • /usr :

    (user),用户程序目录,类似于windows下的program files目录。

  • /usr/bin :

    系统用户使用的应用程序。

  • /media :

    linux系统会自动识别一些设备,例如U盘、光驱等等,当识别后,linux会把识别的设备挂载到这个目录下。

  • /tmp :

    (temporary),这个目录是用来存放一些临时文件的。

vim编辑器的基本使用

vim中有三种模式,正常模式,输入(编辑)模式,命令行模式。

Linux基础篇——文件目录结构和vim编辑器的基本使用
  1. 使用 vi/vim 进入一般模式:

    直接输入命令 vim (你要打开的文件).(后缀)

    yy,拷贝当前行,nyy,拷贝当前光标下的n行,并粘贴(p)。

    dd,删除当前行,ndd,类似。

    具体的很多指令在此vi/vim菜鸟教程。

  2. 按下 i 进入输入模式(也称为编辑模式),开始编辑文字
  3. 按下 ESC 按钮回到一般模式,在一般模式中按下 :wq 储存后离开 vim

    换到命令行时,还需保存退出,常用的有以下几个

    :w 将编辑的数据写入硬盘档案中。

    :wq 储存后离开,若为 :wq! 则为强制储存后离开 。

    :q! 强制离开不储存。

  4. vim环境的变更

    :set nu 显示行号,设定之后,会在每一行的前缀显示该行的行号。

    :set nonu 与 set nu 相反,为取消行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