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多所“双一流”发布通知,读研又迎来新调整,双非学子“遭殃”了

作者:高校教育观

前言

在21世纪20年代,最具竞争力的优势,除了极其出色的专业能力之外,应该就是高学历了,和普通大学生相比,毕业于985、211、双一流名校,且拥有高学历的优秀人才,更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大陆经济和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毕业生人数也越来越多了,这意味着国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可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最显著的就是学历贬值越来越严重了。

多所“双一流”发布通知,读研又迎来新调整,双非学子“遭殃”了

在学历贬值的影响下,从21世纪初到21世纪20年代,短短20几年,本科大学生就从就业市场的大红人,变成了如今“烂大街”般的存在,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

为了提高竞争力,增加竞争优势,越来越多大学生选择考研,还有人选择了读博,通过不断追求高学历的方式来提高自身竞争力,方便将来站在更高的就业起点和平台上。

多所“双一流”发布通知,读研又迎来新调整,双非学子“遭殃”了

大陆多所双一流大学发布通知,读研又迎来新调整,双非大学生要遭殃了

目前,全球最高的学历就是研究生,研究生又可以分为两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一般情况下,学生大学毕业后考研,完成硕士研究生学业后,即可申请读博再度深造。

在就业大环境的影响下,为了给自己充值,选择考研和读博的大学生已经越来越多了,一般来说,研究生要想攻读博士,需要通过“博士统考”,环境和研究生考试差不多,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只要表现出色,即便是普通本科大学的研究生,也可以去往名校读博。

多所“双一流”发布通知,读研又迎来新调整,双非学子“遭殃”了

所以,如果学生高考没机会考上重点大学,考研又没能上岸重点的话,博士统考应该可以说是唯一的机会了,这也是很多双非大学生最后的希望。

然而,现在却一切都不同了,因为读研政策又迎来了新的调整,大陆已经有超过百所双一流大学都发布了通知,博士研究生的招考制度,要由博士统考调整为“申请―考核”制度了。

多所“双一流”发布通知,读研又迎来新调整,双非学子“遭殃”了

注意,这不仅仅是制度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申请门槛变高了,在博士通考时代,只要学生有意向,就可以报考名校的博士研究生,考上了就能去读,而在“申请―考核”制度的时代,如若学生想申请名校的博士生,除了对学习成绩和学业水平有一定要求外,往往还要求毕业于双一流大学,或者学科评估水平在B以上。

这样一来,就把很多条件普通的双非大学生隔绝在外了,即使学习成绩不错和学业水平不错,只要不是双一流大学毕业,也很难报考重点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大陆总共才只有100多所双一流大学,就有超过百所都发布了相关的通知。

多所“双一流”发布通知,读研又迎来新调整,双非学子“遭殃”了

在这项调整的影响下,双非大学生读名校博士难度越来越大,双一流大学的大学生,攻读名校博士研究生的难度也会越来越低,毕竟竞争名额的双非大学生少了,不但难度降低,上岸的可能性也会更大。

博士招生制度迎来调整,大量学子直呼不公平

从博士通考到申请―考核,让不少双非大学生直呼不公平,可即使觉得不公平,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能够解决,毕竟每所大学都有权利按照相关制度招收学生。

多所“双一流”发布通知,读研又迎来新调整,双非学子“遭殃”了

要怪也只能怪高考和考研的时候都没有考上双一流重点了,长此以往,虽然可能不利于教育公平,但既然大量双一流高校已经发布相关通知了,就肯定是进行过各方面考虑的,学生们也只有接受了。

虽然这项制度让很多大学生直呼不公平,但客观来说,这个世界上从来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绝对公平,能保证相对公平就已经很不错了,同时学生们也得高度注意,在新制度的影响下,将来要想去名校读博,就要从小开始努力了。

多所“双一流”发布通知,读研又迎来新调整,双非学子“遭殃”了

首先是高考,争取通过高考进入双一流重点大学,接下来是考研,争取通过研究生考试留在本校,或者去往其他双一流重点大学深造,只要硕士研究生阶段能毕业于双一流的话,将来申请名校博士成功的可能性可就大多了。

2023年已经到来,距离2023年的高考也越来越近了,在最后的复习阶段,希望各地学子们都能卯足了劲,好好地为不久之后的高考做好准备,毕竟这可是决定大家命运的考试呢。#教育原创星选榜#

今日话题:

对于博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的调整,你怎么看呢?欢迎在下方留言交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