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原创连载《草根春秋》第一章 四十八 那年那月过大年

作者:草根练剑.

 悠悠岁月,六十来年的时间不知不觉的就过去了,但回忆起那时候春节过年的一些童年往事,还是感慨万千,回味无穷。差不多一个甲子的时间过去了,好多童年往事虽然不是那么记忆犹新,可是每每回忆起来,有些往事还如昨日般的历历在目,令人难以忘怀。

记得那时候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大饥荒的时候,大食堂刚刚停办不久,人们就赶上了1961年的春节过年。

原创连载《草根春秋》第一章 四十八 那年那月过大年

过年了

吃大食堂每天清汤寡水,饿的人们面黄肌瘦的日子刚刚过去几个月,就到了1961年的春节了。吃大食堂,人们家里什么东西都没有了,大食堂停办以后,人们才逐步置办锅灶,准备柴米油盐酱醋茶,而且,那时候人们普遍没有经济来源。可想而知,那个春节过年是多么的贫穷乏味呀!

记得那年春节过年,生产队给每人发了一斤白面,其余有些红面,玉米面什么的。而且,按人头,不论大人小孩每人通通都是发一元钱。人们曾经形象地说;压岁钱。每人一块钱的压岁钱。你说一人一斤白面,一人一块钱,虽然那时候物价便宜,但是,一块钱能做什么呀!又是春节过年时节。记得那时候别的东西非常便宜,但那时候胡萝卜非常之贵,五毛钱一斤。那时候人们曾经形象的说;背上一袋胡萝卜,上北京,到天津,回来还剩两块五。说明了那时候物价的便宜,胡萝卜的昂贵价高。

原创连载《草根春秋》第一章 四十八 那年那月过大年

网络图片 过年年画

原创连载《草根春秋》第一章 四十八 那年那月过大年

年画 年年有鱼

原创连载《草根春秋》第一章 四十八 那年那月过大年

再花几毛钱买上几张漂漂亮亮的年画贴起来,那简陋的家里边就显得有点富丽堂皇起来了。

 俗话说:有钱没钱,干干净净过年。尽管人们口袋里没有几个钱,但打扫的干干净净的居膳(居膳土话指卧室念居shuo四声),也是要装饰的漂漂亮亮。有钱讲究,没钱迁就,富有富的活法,穷有穷的过法。于是,花毛数钱买两张花窗子(花窗子旧时候用我们当地叫做麻纸画下贴在窗户上的一种花花绿绿的纸片),内容一般都是欢乐喜庆,吉祥如意等的图案。例如:年年有鱼,花开富贵等。再花几毛钱买上几张漂漂亮亮的年画贴起来,那简陋的家里边就显得有点富丽堂皇起来了。

  1961年的春节过年,好多人家都是过年早上吃上一顿饺子,初二就是杂面或者什么的了,留下一些白面还要预备有客人来招待客人。那可是真正应了那句老话,过年吃饺子,头一回。

原创连载《草根春秋》第一章 四十八 那年那月过大年

赶大集 一边口里还念叨着他“大”以咐的要买的东西:“葱儿、芫荽、姜”,“葱儿、芫荽、姜”。

尽管那时候物质贫乏生活贫困,但是那时候的人们对于春节过年还是非常讲究的。腊月二十三,打发灶马老爷上了天,二十四擦抹打扫干干净,二十五买下白菜胡萝卜,二十六集上割下猪羊肉,一直到了除夕夜接神,迎神,大年初一供奉天地君亲师一样不少,讲究还是不小。只不过什么因为各种物资匮乏,什么都是打迁迁就。

  但虽然是打迁迁就,可是春节过年该讲究的还得讲究,还都的说喜庆吉利的话,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为此我们当地还曾经有一个段子,说的是有一户人家过年的故事:

腊月二十九是我们演武镇年前最后一个大集,那户人家要做一些盅盅肉,肉菜都有了,但还缺一些“葱儿、芫荽、姜”。于是打发他小子上集市上去买。他小子是个愣头青,而且脑子有点迟钝,记性不好。他老子就怕他误事,以咐(以咐土话指告诉、叮嘱,叮咐)他那个愣头青小子,要买的是“葱儿、芫荽、姜,葱儿、芫荽、姜”。

随即将钱给了他小子,并且再次告诉他买“葱儿、芫荽、姜”,剩下的钱可以买一些他喜欢吃的东西。

那个愣头青小子早就想逛大集去了。一听到大集上买东西,而且还有富余钱可以买东西吃,不禁高兴的跳起来。接过他“大”(父亲)给的钱就奔出门,一路上蹦蹦跳跳,兴高采烈,而且他也怕忘记了他“大”告要买的东西,因此,他一边蹦蹦跳跳兴高采烈的向大集上奔去,一边口里还念叨着他“大”以咐要买的东西:“葱儿、芫荽、姜”,“葱儿、芫荽、姜”。

但乐极生悲,正当他念叨着“葱儿、芫荽、姜”,“葱儿、芫荽、姜”蹦蹦跳跳走着的时候,一不小心踩在了路上人们扔下的一片烂白菜帮上,“嗤溜” “啪!”的一下,那个愣头青小子摔倒在地上,手里的钱也不翼而飞了,这一跤摔的不轻也不重。

那个愣头青小子一股饥眯(饥眯土话指聪明,明白,不儍),一个鲤鱼打挺赶紧爬起来,也顾不得拍身上的土,连忙将散落在地上的钱拣了起来,数了一数,还好钱都在,一个也没有丢失。

但这一跤摔的那愣头青小子站在那里忘乎了所以,忘记了他“大”告诉买什么东西了。站在那里抓耳挠腮好半天也想不起他“大”以咐买什么东西了。

正当他想回去问一下他“大”的时候,突然前面不远处有一个摊位上的老板在大集上兜售他卖的东西:“金金、连子、香(备注1),金金、连子、香,过年祭祖供神仙的金金、连子、香。”

那个愣头青小子正在思考琢磨着他“大”以附买什么的时候,听见老板叫卖过年用的“金金、连子、香”,是否和他“大”以附的买过年用的“葱儿、芫荽、姜”相似!?愣头青小子一拍脑袋,过年用的。对!就是它,过年用的“金金、连子、香”。

原创连载《草根春秋》第一章 四十八 那年那月过大年

那时候乡村大集上卖的过年用的“金金、连子、香

于是,那个愣头青小子兴冲冲的过去买下了过年用的“金金、连子、香”。

就这样那个愣头青小子将他“大”以咐买过年做肉用的“葱儿、芫荽、姜”,买成了过年上供用的“金金、连子、香”。并且将剩下的钱买了一个糖葫芦,高高兴兴的吃着糖葫芦回去交差去了,交差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了。

原创连载《草根春秋》第一章 四十八 那年那月过大年

年画 招财进宝

而到了除夕夜接回各路神仙后,他老子叮咛孩子们大年初一过年期间要说吉祥喜庆的话,不能说不吉利的话。

到了大年初一早上,他那个愣头青儿子,早上起来穿上他母亲给做下的新衣服,穿鞋的时候,鞋是他母亲给他做的三鼻子新布鞋(三鼻子鞋,我们当地那时候普遍穿的一种布鞋,手工纳底,鞋面上有几个鞋鼻子,非常结实,现在都已经绝迹了),一般新布鞋,都是非常紧,穿过来很不好穿,有的人家大多是除夕或者早几天就让孩子们穿上了,为的是将鞋踩开,往后就好穿一些了。

但他母亲怕她这个愣头青小子,早几天将鞋穿脏了。所以没有早一些给他穿。因此,到了大年初一的早上,他那个愣头青小子穿鞋的时候,偏偏那个愣头青小子还是个急性子,左穿右穿穿不上,火的他“啪,啪,啪”用力踢着炕跟,嘴里还狠狠的骂道;“什么烂鞋,死人大,棺材小,怎么穿也穿不上”。

  

听见他说不吉利的话,火的他老子吹胡子瞪眼,但因为大年初一又不好意思发作。又因为这一天他家的火火,有点倒排,他准备监一下烟囱(备注2),但监烟囱要看风向,所以,他老子火的对愣头青小子说道;“往后可再也不敢说不吉利话了。去,出去看一下今天刮的什么风。”

  只见他愣头青小子,穿着新三鼻子布鞋,噔噔噔的跑到院子里,看了看,不见什么动静,看不出有什么风呀!

于是,墙角边找了一块半头砖,朝天上一扔,“啪”!半头砖直碌碌的落在地上了,“直风”!愣头青小子欢快的告诉他老子;直到早几年过年的时候,人们闲聊起来还往往说起这个故事。

原创连载《草根春秋》第一章 四十八 那年那月过大年

年画

故事讲完,再说一下那时候的压岁钱,记得那时候的压岁钱,大多是一两毛钱,就那样孩子们还是非常高兴。过年,一毛钱买上一把鞭炮,一把鞭炮100响,而且,还舍不得一下放了,而是将鞭炮拆开,放到家里,口袋里装上一二十个,放了再拿。有的不响的,还要掰开,地上摆一个有捻子的鞭炮,将掰开的鞭炮对着有捻子的鞭炮,用香火再点着,你听吧!“哧,哧,哧,啪!”的一声。那时候我们孩子们谓之于姑子撵和尚。看一看现在孩子们的压岁钱,那两者简直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再说一下那时候春节过年水果;记得那时候春节过年,哪有什么新鲜水果,就是普通的苹果,梨都没有,更不要说什么香蕉,橘子等等什么别的水果啦。只有干枣,果子片,杏干,和核桃等。如果有的人家买上一点栗子,那就是非常奢侈的了,孩子们口袋里装上几个,一连几天都舍不得吃,遇到别的小朋友还要拿出来炫耀一下,直到抬(抬当地土话念t ae指藏)的干巴巴了才舍得吃下去。

  尽管那时候春节过年物质生活是相当贫穷乏味的,但那时候的孩子们却是自由快乐的,无拘无束,自得其乐。

那时候我们孩子们大多是十岁左右,正是南宋诗人辛弃疾说的“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时候。记得那时候春节过年那几天,我们孩子们也是无拘无束,玩耍的不亦乐乎。

但是,有时候又好像是没有家教还是自寻快乐,不知道是那个孩子心血来潮,我们一帮孩子们,一个个穿的新衣服,手里拿着竹板,装扮成乞丐,要饭的,到了邻居门口,打着竹板,口里还念念有词;“爷爷,奶奶,大伯,大娘,叔叔,婶婶,可怜可怜吧!给上一口吃的吧!”但是邻居们一出来,我们孩子们便一溜黄尘都跑了,一会儿再去另一家,惹的有些邻居们嫌弃。你说,那时候的孩子们是多么任性调皮捣蛋呀!

原创连载《草根春秋》第一章 四十八 那年那月过大年

图片是升神官照片

   有时候,我们孩子们也会玩一些耍钱的游戏,就是那时候的颩升神官(升神官,笔者纪实自转体乡村故事回忆录“草根春秋”文章《儿时赌博》中有详细介绍),或者颩色子,颠钱等,但也就是输赢一二分钱的赌博,最多输赢也就是一二毛钱。

总之,1961年的春节是非常贫穷,艰辛的。到了1962年以后,就一年比一年好起来了。几十年的时间一晃而过,每每回想起那时候的过年生活,真是感慨万千,感想颇多。

(备注1)金金,连子,香;那时候祭祖供神仙用的东西,金金是大约有5厘米见方,一种是表面金色的,一种表面是银色的,人们买回来再叠成元宝等形状用来上供。连子就是红、黄、兰、紫、白五色纸,见方三四十厘米左右,也是用来上供的。香就是普通上供的香。

(备注2)监烟囱;我们当地为了火火着的顺畅、火旺,有时候根据风向,将烟囱上的风向砖进行一下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