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纠结题”又来了!春节是持币还是持股?

作者:招商银行App

每当到了春节前,A股总有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春季躁动”能否上演。从近期A股表现来看,大指数已经周线三连阳,而今年的春节来的比较早, 现在持股的在思考要不要落袋为安,空仓的在盼着指数回调加仓。那么今天就给大家来盘一盘,春节前究竟是持币还是持股更好?

“纠结题”又来了!春节是持币还是持股?

一、历年A股春节以后行情回顾

首先我们就从历史数据来直观回顾。有券商统计了A股2010-2020年的十一年历史数据,其中除了2013年和2020年春节后1-2周上证综指为下跌,其余年份春节后1-2周上证综指均有所上涨。

“纠结题”又来了!春节是持币还是持股?

如果再加上节后2周也都正收益的2021-2022年春节,那么可以看到,仅就指数层面来说,春节前选择持股,等待节后开门红落袋为安的胜率达到了11/13.

上涨幅度方面,有机构统计了过去12年wind全A在春节前5个交易日里的累计收益率均值是1.9%,中位数是2.6%, 而在春节后5个交易日里的累计收益率均值是1.4%,中位数是1.8%。并且历年春节期间的市场表现相比全年明显更为稳定,也就是说与全年整体涨幅相比,春节期间的市场红包具有显著的低风险高收益的特征。

此外,有机构统计了当前的股指期货升贴水情况。指出当前时间点上,四大期指价差所处分位数均在20%以下,持续处于较低水平,表明了短期的市场乐观预期更有利于价格上扬。此外,节前一周期指持仓量也出现了多头行情,先知先觉的聪明资金已经提前布局。

“纠结题”又来了!春节是持币还是持股?

就历史来看,春节行情中深证成指、创业板指表现好于上证综指,中证500、中证1000等中小盘股指数好于上证50、沪深300等权重股指数,简单来说的话就是成长风格仍然强于价值。

二、A股当前低估值及北向资金买买买

我们都知道A股去年经历了一轮比较深度的调整。仅就上证指数而言,全年从3639.78点跌至 3089.26点,跌幅达到15.13%。 而汇聚成长股的创业板指则更为夸张,全年累计跌幅达到28.82%。

“纠结题”又来了!春节是持币还是持股?

连续的抛售及股价价格的下跌就自然造成了一个情况,即挤泡沫及A股整体估值的降低。有券商统计了今年年初A股的估值情况,得出以下结论:

A股整体PE为16.7倍,处于历史28%分位;

上证50指数PE为9.3倍,处于历史18%分位;

中证500指数PE为22.6倍,处于历史15%分位;

创业板指数PE为38.9倍,处于历史17%分位;

中证1000指数PE为28.0倍,处于历史10%分位;

国证2000指数PE为40.9倍,处于历史42%分位;

创业板指数相对于沪深300的PE为3.4倍,处于历史26%分位。

“纠结题”又来了!春节是持币还是持股?

可以看到所有指数都处在50%历史分位以下,其中部分指数如中证1000、中证500及创业板指更是处在20%历史分位之下,显示出极低的历史估值。

有机构认为,A股或开启新一轮估值修复行情。 从周期定位上,A股估值修复行情一般在扩张前期。从2009年以来的历史归纳来看,估值修复行情下A股正绝对收益的胜率是100%,股市上涨的收益更多是风险偏好提升和估值升高贡献的,持续时间大多不超过12个月。因此A股的估值修复行情无论如何都是要把握住的。

根据该机构统计,在扩张前期估值修复阶段,2009年以来上涨窗口平均12个月,但窗口呈现越来越短的特征,平均收益19%,其中估值贡献13个百分点。“害怕失去机会”和“抄底”是这个阶段投资者心理特征。

在这种情况下,开年以来北向资金的买买买就成了一种“理所当然”。根据统计,上周北向资金净流入439.97亿元,这个单周净流入金额已经超过了2022年的单周纪录。此外,叠加上上周的净流入200.19亿元,今年以来北向资金已经净流入640.16亿元,这才仅仅只是2周的时间,北向资金在春节年前大幅度的净买入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聪明资金大都能够在价格被低估的时候,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

“纠结题”又来了!春节是持币还是持股?

此外我们也可以看一下北向资金主要增持了哪些板块。根据已公开数据,开年以来,北向资金主要增持了酿酒行业、银行以及保险,主要减持的是中药、化学制药及物流行业。

中信证券指出,当前A股依然处于全年关键的做多窗口,市场正处于业绩驱动的阶段,高频数据验证与基本面预期改善形成正反馈,强化各类投资者增配共识。外资流入短期明显提速,已成为开年来最重要的定价力量,而国内投资者春节前后也将回补仓位,与外资形成资金接力,提供了更好的加仓时机。

简而言之,A股较低的估值以及北向资金开年以来超过640亿的净流入,仅仅从这两方面来看,就能为整年指数的上涨提供想象空间,在此之下,A股的春季躁动自然也是令人期待。

聊完了历史回顾,以及A股当前的估值和外资,我们再看看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应该说,2022年底以来持续释放的稳增长政策,对于2023年A股的稳中向好有比较积极的作用。因此,疫情影响逐步消退也使得市场对于未来基本面向好的预期不断强化。

一方面是央行 、银保监会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一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下降城市可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

正如市场此前预期,关于地产行业的刺激政策仍在持续出台。国内基本面出现明显拐点之前,稳经济、支持实体的政策基调仍将延续。1月10日央行再度召开信贷形势座谈会,将保持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重点强调了对化解房地产风险, 同时要求信贷投放节奏适度前置,配合信贷发力,货币宽松依然有必要。

有券商甚至认为,央行有可能再度降息释放流动性,而降准则可能在上下半年各有一次,0.25个百分点的降准幅度或是未来常态。整体来看,2023年市场的流动性或许会呈现出前松后紧的局面。

另一方面,内地进一步优化往来港澳防疫措施,全国各地疫情先后“达峰”,生产生活正在逐步恢复,市场对于经济基本面修复的预期也在逐渐强化。

再把时间点往后看,积极的因素也仍然偏多。当前,美国通胀上行趋势已现缓和,海外紧缩放缓的逻辑也兑现,加息步伐基本上会放缓。简单来说就是随着美国加息步伐放缓,全球资金流向美国的趋势也会减弱,那么来A股做多的资金自然就会多了!而人民币近期汇率近期出现一波升值,再考虑到年后内资很可能开始配置A股,那么未来一段时间内市场仍然会在一个流动性比较充裕,并且大家风险偏好上升的背景下运行,春季躁动自然也在预期之内。

上文我们主要回答了节前是持币还是持股的问页,答案是持股。那么,持什么方向或许会更好呢?有机构给出了答案。中银证券就表示,估值修复前期,弹性较强的成长板块依然是资金首选。信用回温是2023年A股最为重要的逻辑主线,而在盈利预期全面复苏的扩张早期,具备更强盈利预期的成长板块有望获得更高弹性。

如此看来,选择中证500和中证1000指数里的成长股可能会是这波春季躁动中一个更好的选择。而对于仓位问题,持有7成左右的仓位,剩下3成仓位做T或者遇到小回调进行回补,可能是比较稳妥的交易策略。

最后,提前祝大家兔年吉祥如意,健康快乐!

(本文文字版权属招商银行所有。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在任何情况下,本文资料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广告、要约、要约邀请,也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仅供交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