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可能是混得最惨的“国宝”,就算做为国家的象征,就算头像出现在国徽上,但依旧改变不了被送往餐桌的命运。给人享用也就算了,更耻辱的是,还将它做成了猫粮狗粮这就有点过分了。
袋鼠是澳大利亚的国宝,还上了澳大利亚的国徽,很多人就以为袋鼠是国家级保护动物,不可食用或猎杀。事实上袋鼠在澳大利亚,不仅可以被猎杀,而且当地政府还鼓励国民食用袋鼠。
要是“鼠”生能重来,袋鼠估计这辈子都不想踏进澳大利亚的土地,别人家的国宝那才叫国宝,比如中国大熊猫,住着原生态的园林,吃喝不愁,无聊了还能玩玩具,甚至出国都有专机接送。
结果到了澳大利亚袋鼠这儿,虽然也顶着“国宝”的头衔,却被政府有计划的合法捕杀,还号召民众食用袋鼠肉。更悲催的是,它的肉质还被嫌弃,扒了皮之后,便被送进饲料厂当成宠物的口粮。
遥想当年,袋鼠也一度是澳洲人民的“心头宝”,同样享受着“国宝”应有的待遇。为了保护它们,人们开始猎杀它们的天敌澳洲袋狼。最终,导致袋狼在1936年灭绝,袋鼠家族由此迎来了春天。
但是很快人们就意识到不对,袋鼠不愧是占了一个“鼠”字,繁衍能力太强了。虽然一胎只能生一个,但架不住人家有2个子宫。这边刚生完孩子,那边就又怀上了。在没有天敌的情况下,袋鼠一年到头,育儿袋里从没空过。
渐渐的,澳洲人发现不管走到哪都能看到袋鼠。亮着健壮的肌肉,一米八九的大个头,稍有不慎就与人类来一场跨种族的拳击比赛。赤手空拳的人类,在它面前次次被碾压。
不仅战斗力强,而且数量在它们强大的生育能力的加持下,在整个澳洲大陆上,一度生活着超过5000万只的袋鼠,而人口却只有2500多万。人类反而成了少数物种。
2018年,家住昆士兰的史密斯夫妇,在院子里看到了一只袋鼠。夫妇俩好心的上前投喂,结果被袋鼠连续的两腿踢翻在地,幸好他们的儿子及时赶到,一家三口合力才将袋鼠赶走。不过,事后三人都被送往了医院。
澳大利亚一名男子在家门口遛狗时,遭遇了一只袋鼠。狗狗的嘶吼激怒了袋鼠,袋鼠便开始对狗展开了攻击。男子上前地营救,愤怒的袋鼠又开始疯狂的攻击男子,最终导致男子不治身亡。
近年来,几乎每年都有袋鼠袭人事件发生。有的是在晨跑时遇到袋鼠,被其出其不意地踢倒在地,有的是在骑行时被一脚踹翻。
袋鼠最擅长用粗壮的尾巴支撑起两条更加粗壮的后腿,然后奋力的蹬踹。这一脚只要是踢到人的身上,大概率会骨折。因此,一旦被大袋鼠攻击,人至少会在医院里躺个十天半月的。
而蹬踹还只是袋鼠的常规操作,它们更厉害的杀手锏是后肢上的脚趾。袋鼠的后肢有三个脚趾,中间的一个非常长,上面还覆盖着尖长的趾甲,犹如匕首一般。
如果是被正面踢中,它的这个脚趾极有可能会踢入人的体内。就算被划伤,伤口也是触目惊心。
为了制衡袋鼠一家独大的局面,澳大利亚政府开始有计划的保护澳洲野犬,想用它来代替曾经袋狼的生态位置。但是澳洲野犬对一些小型袋鼠一定的威胁,遇到例如红袋鼠这种大袋鼠,依然会被碾压反杀。
面对袋鼠的频频伤人,澳大利亚开始定期定量的捕杀袋鼠,然后端上餐桌。但是由于袋鼠的肉在澳大利亚接受度较低。
虽然宣传说,袋鼠肉肉质跟牛肉有点像,但是吃起来口感有点柴,而且膻味也比较重,因此澳大利亚本国人并不怎么喜欢吃。而不少澳洲餐馆,就将袋鼠肉作为招牌菜,来吸引到澳大利亚旅游的外国人。
但因为袋鼠的数量实在太多,这种针对性的捕杀,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反而让原本性格温顺的袋鼠,对人类产生了敌意。这造成人鼠大战愈演愈烈,澳大利亚因为袋鼠问题头疼不以。
澳大利亚袋鼠目前情况,说白了,就是人类的过度干预和保护才造成的。自然有自然的规律,人类作为自然的一份子,要做的是遵循自然,而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自诩为高等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