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和我的党支部|郝家桥村的幸福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作者:金鹰955电台

欢迎收听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媒体系列

我和我的党支部

今天,《我和我的党支部》为您带来由湖南广播和陕西玉林传媒中心交通文艺频等全国100家广播电台制作的《雨家桥村党支部:快乐之路,一个不能少》。

我和我的党支部|郝家桥村的幸福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2021年2月25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全国扶贫总结表彰大会,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向燕德县燕家桥村党支部书记刘振喜颁发了"全国反贫困模范"奖章。在村里待了六年的大学生村干部、年轻党员刘伟再也忍不住兴奋起来:"我的手红了,看到总书记亲自向我们颁奖给刘书记,看电视的人站起来鼓掌。"

1943年,新中国开国元勋,刚到任中共玉德国委书记的习仲勋同志在燕家桥村蹲了44天,通过考察调查发现,燕家桥人善于有限用地,勤劳,改善地情,选好品种, 提高产量。1944年春,奚仲勋在芸陇德推广燕家桥的生产经验,并进行了大规模的生产运动,这要求他,直到卫兵和所有人参加劳动。

刘说,六年前,村里,人民的生活还是比较艰难,为了让燕家桥村的村民看到村集体经济的甜蜜,党支部书记刘振喜向时任国委书记席仲勋学习:第一棵树典型,碎片开工地会议, 挨家挨户走访,最后啃下了村子"三变(资源到股权、资本换股、农民换股)"改革的硬骨头。全村631户/1671人加入村集体经济。

我和我的党支部|郝家桥村的幸福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刘振希说,村党支部是党最基层的战斗堡垒,事实证明,只要发挥战斗堡垒的领导作用,群众就非常愿意相信你,跟着你走,燕家桥就有这个优良传统。

在获得村民的信任后,可以实施一系列改革,自2018年以来,燕家桥村集体经济共享合作社成立,土地流向村集体管理,修路,温室棚建,山苹果种植,全面带动贫困人口逐步从"耕耘有田"向"耕耘者有其份"的转变。

翟志琦是受益者和典型代表,他从过去的"等待依靠"到现在成为村里的扶贫"明星"。翟志琪,"前世是难以想象的困难,自己生病了,娃娃要学,钱来不去不只是来去,现在靠自己的手,有点赚多了,才能有动力。"

我和我的党支部|郝家桥村的幸福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在解决生态脆弱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时,燕家桥村按照"森林果粮上坡、设施农业到滩、规模耕作进沟"的绿色产业布局,充分整合农民散落的荒地,建了山苹果生态果园2000亩、40个金库、20个温室,全部由村民个人租用;截至2020年底,燕家桥村集体经济已实现收入120多万元,向村民股东派发80多万元红利。"

"共产党像太阳,像太阳,地球多么灿烂,世界到处都是正能量......幼稚的党儿心到党好学天上......"集体经济壮大,燕家桥村开始着力解决学校困难问题,二年级小学生张宇航告诉我们:"我们的学校很大很宽敞,有一个大操场,有一个小操场,有一个篮球场,我们去校车取车,校车送车, 中午不在家,学校免费午餐,屯顿和肉。"

我和我的党支部|郝家桥村的幸福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在陕北,"校车接送、免费午餐"的模式率先出现。燕家桥小学校长薛宇说:"许多曾经在外面学习的孩子现在回到了村上。校车接送和免费午餐'不仅解决了孩子家庭接送孩子的许多问题,而且减轻了经济负担,让孩子不用离开村庄就可以上学。"

学习教学的问题已经解决。刘振熙一班人开始在村里规划建卫生站和幸福医院,解决医疗、养老问题。卫生站站长刘俊良:"现在我们村的人生活好,健康意识也有所提高,基本上可以做到全民保险,应该得到保障。对于贫困户来说,实行"先住后住"的政策,解决了村民没钱看病的后顾之忧。"

丧偶老人桑瓦说,"现在政策很好,之前有疾病都得救了,现在脑部有头痛的脑热去村卫生站,全国就得报(卖)。村里的"互助炉",幸福医院,65岁以上的人每天只要付5元,就可以在幸福医院吃两顿饭,面条、米饭、年饭、糕,一天可以多一个模式,管满。"

百年风雨,前方的道路,燕家桥村终于闯成了一只蝴蝶。改革带来了机遇,乡村振兴带来了发展,燕家桥村村民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乘势而上,先后建成了小学、幼儿园、互助幸福之家、卫生站等公共服务设施,让村民有了真正的出入感、幸福感。

刘说,"说实话,从过去贫困发生率的30.7%、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6000元到2020年扶贫后,实现了可支配收入11543元,这并不容易,总书记的个人奖项是最大的认可。"

马兴业说,"沟里建了一个温暖的棚子,把山变成了花园,悬崖和叉子变成了绿色,导致了水山的机械化......""中央政策要落实,扶贫要把握典型,'十四五'村要振兴,繁华宜居文明村,治理富婆......"

我和我的党支部|郝家桥村的幸福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