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思想交锋 | 海亮生物独家对话诺奖得主兰迪·谢克曼教授

作者:海亮集团

近日,海亮生物首席科学家、国家级领军人才姜卫平博士与国际知名细胞生物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兰迪·谢克曼(Randy W. Schekman)教授进行线下会面与学术交流。

会面地点位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李嘉诚生物医学和健康科学中心四楼的兰迪·谢克曼办公室。双方围绕海亮生物科研项目、儿童孤独症治疗、细胞外泌体研究、帕金森病治疗、学术期刊建设等多个话题,展开亲切友好的交流。

思想交锋 | 海亮生物独家对话诺奖得主兰迪·谢克曼教授

兰迪·谢克曼教授在办公室

此前一周,兰迪·谢克曼教授刚刚出席了在中国上海举办的第五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暨首届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颁奖典礼。这次与海亮生物的会面定于教授刚从中国返回美国后不久,因此,姜卫平博士对教授在百忙之中应邀会面表示感谢,并代表海亮集团和海亮生物对兰迪·谢克曼教授致以诚挚的问候。

兰迪·谢克曼教授对姜博士的到访表达了热烈欢迎,并关切地询问海亮生物各项科研进展。姜博士向他介绍了海亮集团三大产业板块的发展近况,并详细介绍了海亮生物重点科研项目的推进情况。

兰迪·谢克曼教授介绍了他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细胞膜组装、囊泡运输、分泌路径中细胞器膜的融合等。近年来,外泌体领域的研究持续升温。兰迪·谢克曼教授与姜博士分享了自己关于外泌体用于疾病诊断和治疗的观点。他指出,外泌体的纯度会影响其应用效果,而如何获得高纯度的外泌体,正是目前开展该领域深入研究的一项重大挑战。

思想交锋 | 海亮生物独家对话诺奖得主兰迪·谢克曼教授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李嘉诚生物医学和健康科学中心

兰迪·谢克曼教授的办公室位于此中心四楼

2017年,在继续负责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科研工作的同时,时年69岁的兰迪·谢克曼教授承担了一项新的工作:出任帕金森病科学联盟(Align Sciences Across Parkinson's,简称ASAP)科学总监。

在交流中,兰迪·谢克曼教授向姜博士展示了ASAP的最新发现与成果,并表示,对他来说,之所以选择阐明帕金森病的分子病理机制这一课题,不仅是出于自己的科研兴趣考量,背后还有着深沉的个人情感羁绊。

兰迪·谢克曼教授的夫人南希在48岁时被诊断患有帕金森病,随后与疾病抗争了二十年,于2017年离世。爱妻的离世促使兰迪·谢克曼教授决定投身帕金森病研究领域。姜博士表示,目前全球有1000万左右的帕金森病患者,自己也有亲人饱受此病困扰,衷心希望在兰迪·谢克曼教授的指导下,ASAP的研究成果可以在未来惠及更多人群。

此外,双方还就学术出版这一话题展开交流,探讨了学术出版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例如学术期刊如何审阅论文、判断其质量、对科研工作将产生何种影响等,并就中国如何才能拥有自己的高质量学术期刊分享意见。作为学术出版领域的领军人物,兰迪·谢克曼教授曾担任《细胞与发育生物学年度评论》(Annual Reviews of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eLife》等三个独立期刊的主编。其中,《eLife》由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英国惠康基金会和德国马普学会共同出资创立,兰迪·谢克曼教授担任创刊主编。

最后,姜卫平博士请兰迪·谢克曼教授为海亮生物的未来发展提出指导意见。教授表示,海亮生物可以进一步探讨干细胞治疗孤独症的可能性,同时建议海亮生物围绕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开展工作,研究前景广阔。姜卫平博士热情邀请兰迪·谢克曼教授到访海亮,教授欣然接受邀约,并表示非常期待在明年看到海亮集团和海亮生物取得更多进展。

思想交锋 | 海亮生物独家对话诺奖得主兰迪·谢克曼教授

兰迪·谢克曼教授(右)与姜卫平博士(左)

兰迪·谢克曼教授简介

Randy W. Schekman

兰迪·谢克曼教授,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斯坦福大学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系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曾任《美国科学院院刊》《eLife》等知名学术期刊主编。

1992年,兰迪·谢克曼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02年,获拉斯克基础医学奖。2013年,兰迪·谢克曼与詹姆斯·罗斯曼(James Rothman)、托马斯·苏德霍夫(Thomas Südhof)因“发现细胞内的主要运输系统——囊泡运输的调控机制”而共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20年6月,海亮集团特聘兰迪·谢克曼教授担任集团首席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