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这些日本文学大师也写过推理小说

作者:温书而知新
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这些日本文学大师也写过推理小说

《犯人》是一本短篇推理小说集。之前我看过的短篇推理不同的是,这本书中精选的都是日本久负盛名的文学大师写的推理小说。

比如大名鼎鼎的太宰治,芥川龙之介,夏目漱石等。其中有很多作者,我甚至是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他们也写过推理小说。

果真应了一句话,日本所有的作者都写过推理。

当然,这里所说的推理是广泛意义上的推理,并不局限于本格推理。

所以你可以在这本书中看到一开始就知道凶嫌的《犯人》,主角是动物的《娘》,也可以看到着重于犯罪心理的《嫌疑》。

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这些日本文学大师也写过推理小说

作为本书标题的《犯人》放在了第一篇的位置上。这本书是太宰治的一篇短篇小说,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算是推理小说,因为他的凶手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年轻人,因为想和心爱的姑娘住在一起,去向自己的姐姐借钱而遭到拒绝,于是一时激愤,伤害了亲人,接着到处逃窜的心路历程。

可以看到,这名年轻人在犯罪之后的逃亡路上是非常彷徨而无助的。因为杀人这件事情让他原本的生活与整个世界切开、割裂。原本有秩序而带有美好期盼的日子,就因为这一时的愤怒烟消云散。

他不敢去确认事情的结果,只是一路在与这个世界做着告别。

太宰治的这一篇小说,对于人内心的描写非常的真实,让人能身临其境感觉到被整个世界开除的无助和彷徨之感。

第二篇可能是整本书中最有名的作品,芥川龙之介的《竹林中》。

这篇作品曾经被著名的电影大师黑泽明编成电影《罗生门》,从此“罗生门”这个词就成为了各方都有自己说辞的代名词。

整个故事其实只讲述了一件事情。但是却从强盗、武士、武士的妻子,流浪汉甚至鬼魂这几个人物各自的角度阐述了同一个故事。而这几个故事,竟然完全不相同。

由此,芥川龙之介阐述了一个道理,那便是,即使是同一件事情,但由于观看的角度不同,便能产生各种不同的论点,而这些论点甚至是完全相悖的。

《报恩记》是紧接在《竹林中》的下一篇作品,同样也是芥川龙之介的作品。也是采用了同样的结构,只不过这篇《报恩记》的结构比《竹林中》稍微简单一些,只从三个角度阐述了一件事情。盗贼想要对曾经救过自己的恩人报恩,温柔的儿子由此想对盗贼报恩,而结果就是盗贼的恩人失去了他唯一的儿子。

这个结果一定不是施恩的人想要看到的。这个故事中每个人的心都是善良的,但产生的结果却是十分可怕的。看完这个故事之后,只觉得世事无常,所有的人都陷在命运的这个涡轮之中。

这一本《犯人》的几个故事虽然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推理小说,但其中总是有一些悬疑的部分。能让他们与推理这两个字搭上边,就好像第一篇《犯人》中最后,杀人的弟弟死了,而被杀的姐姐其实并没有死。可以说犯人为了自己一时的激愤而白白搭上了一条性命。这一点让整个悲剧上更增添了一丝遗憾。

我个人是非常喜欢太宰治那一段日本文学百花齐放的时代。当时受西方文学思潮的影响,所有日本作家的文字普遍都带有一种阴暗颓废却又华丽的气质,与现在的日本文学的风格大相径庭。

而我显然更喜欢那个时候的文学风格,能感受到作家们发自内心地思考,而不是现在充满了浮躁的轻佻。

如果你喜欢纯文学,又爱看悬疑推理的话,那这本《犯人》短篇集,确实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书。

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这些日本文学大师也写过推理小说
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这些日本文学大师也写过推理小说
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这些日本文学大师也写过推理小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