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读《瓦尔登湖》,很遗憾没去看看瓦尔登湖。瓦尔登湖(WaldenPond)在美国波士顿市区的西北方向,二十年前我曾在波士顿

作者:书中的山人

读《瓦尔登湖》,很遗憾没去看看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Walden Pond)在美国波士顿市区的西北方向,二十年前我曾在波士顿呆过一段时间,当时住在一个叫Forest Hill的地方,在波士顿市区的西南方向,是波士顿橙线地铁的终点站。查了一下百度地图,从Forest Hill到瓦尔登湖,如果开车过去才三十多公里,可惜那时还没有读过这本书,也不知道那里还有这么个湖。

在那段时间,我去看过Boston Harbor(波士顿港)和Lexington(列克星敦镇),因为那里是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地方。记得在波士顿港里停着一艘复制的老式帆船,有演员表演波士顿倾茶事件的经过,他们高呼的口号是“Dump tea into the sea!”(“把茶叶倒到海里去!”)那种激昂而愤怒的情绪现在还历历在目。在列克星敦镇还有保罗·列维尔的故居,那是一个二层小楼,木结构,浅绿色,看上去挺普通,但就是从这里出发,保罗·列维尔上演了著名的午夜狂奔,他骑马狂呼,通知附近的百姓英国军队来了,准备打仗,也就是在列克星顿打响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枪。

当年保罗·列维尔首先跑去报信的地方就是Concord(康科德镇),因为那里有美国民兵的军火库,而瓦尔登湖就在康科德镇,所以康科德和列克星敦也就成为美国独立战争最早的战场,都是了不起的地方。从百度地图上看,列克星顿距瓦尔登湖也就一步之遥,可惜被我完美地错过了。

《瓦尔登湖》在1852年出版,作者是亨利·戴维·梭罗。1845年7月到1847年9月,他在瓦尔登湖畔呆了两年多,过着一种近乎隐居的生活,他把这两年多的经历写成了十八篇散文,结集后就是《瓦尔登湖》。梭罗通过这本书主张回归自然,减少物欲,过简朴生活,他因此被后世环保主义者所推崇,特别是当环境问题成为一个全球问题以后更是如此。梭罗寄情湖光山色,思考社会人生,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个特立独行的人。从网上找到了一张瓦尔登湖的图片(图片4),看上去也很普通,不过就是这个瓦尔登湖深刻影响了很多人。

《瓦尔登湖》有很多译本,我读的是徐迟翻译的。徐迟和钱钟书、杨绛是同时代人,他最为人熟知的作品是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也深刻地影响了很多人。徐迟在1949年3月就翻译过这本书,后来在1982年又重译,可见这本书在徐迟心中的份量。徐迟是诗人出身,他的这个译本语言优美,很多地方就是一幅风景画,一首散文诗。

向梭罗致敬,向徐迟致敬,如果有故地重游的机会,一定要去看看瓦尔登湖。

读《瓦尔登湖》,很遗憾没去看看瓦尔登湖。瓦尔登湖(WaldenPond)在美国波士顿市区的西北方向,二十年前我曾在波士顿
读《瓦尔登湖》,很遗憾没去看看瓦尔登湖。瓦尔登湖(WaldenPond)在美国波士顿市区的西北方向,二十年前我曾在波士顿
读《瓦尔登湖》,很遗憾没去看看瓦尔登湖。瓦尔登湖(WaldenPond)在美国波士顿市区的西北方向,二十年前我曾在波士顿
读《瓦尔登湖》,很遗憾没去看看瓦尔登湖。瓦尔登湖(WaldenPond)在美国波士顿市区的西北方向,二十年前我曾在波士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