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无声的功勋丨夜奔

作者:荔枝新闻

视频加载...

无声的功勋丨夜奔

1940年6月27日晚,名叫李鑫的女孩穿着旗袍和鞋子,在江苏台州的一条乡间小路上跑来跑去,当时她已经20岁了。

公众身份是驻扎在台州的国民党,国民党鲁苏玉游击队总部第二纵队中尉政治训练员。

而她此行的目的地是国村,新的第四军驻地。

无声的功勋丨夜奔

一个国民党中尉,此时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到底为什么要冲到新四军驻地呢?

在五指田里,李新东抄西转两三里,水过七八条河后,正对着一条大河挡住了路。

就在她不知所措的时候,枪声在附近响起,李欣立刻钻进了河边的芦苇丛中,滑入河中,拼命地游向了另一边。河水越来越深,很快淹没了她的胸膛,人们漂浮起来。

不知道过了多久,李鑫终于爬到了另一边,这时,她浑身湿漉漉的,装满水的鞋子又重又滑,她干脆把鞋子扔了出去。

在荒野荆棘中,刺破的脚下血流不止,钻心痛,李鑫一直无暇顾及,尽力奔跑。四个小时后,终于在28日凌晨,抵达国村新四军挺进纵队司令部。

无声的功勋丨夜奔

看到叶飞司令员,李欣倒在地上,累得说不出话来,轻轻地从头发上掏出一个"小三角形",在这张皱巴巴的纸上,画上了国民党的具体部署和攻击时间。

无声的功勋丨夜奔

此时此刻,国民党的13个团的部队,已经包围了郭村,拂晓前将发动总攻。

战斗即将开始,只有一个前进纵队团不知道士兵们还在休息。李鑫把这些信息像暗室灯一样,叶飞迅速下达战斗命令,集中所有作战力量,进入防御阵地。

无声的功勋丨夜奔

原来,李昕的另一个身份是中国共产党秘密前线的情报官员。

抗日战争期间,苏联北部地区各种势力并存,情况复杂。

国村是国民党苏禄园边防游击队司令部,这支部队属于地方势力派系,总司令李明阳、副司令员李长江,简称"两李"部队。

自抗日战争进入对抗阶段以来,国民党顽固分子一直"消极反日,积极反共"。

1939年4月,李心受中共北方特别委员会指示潜伏在"两李"部队。

1940年5月,叶飞等人率领新四军进军到国村撤退,李长江看到很不高兴,一再要求对方撤离。时任江苏省主席的韩德勤,以江苏省政府的名义下令围攻新四军,一场大战迫在眉睫。

6月26日,新四军前来派兵到台州与李长江谈判,李长江建议郭文贵必须在三天内释放并拘留。

狡猾的李长江随后进行了秘密作战部署,提前一天袭击了郭村,集结了2万多人。

因为这次秘密部署绕过了政治训练办公室,李鑫不知道细节,她去集中营听消息,发现部队已经提前派去,李鑫敏感地意识到这是要开战了!

无声的功勋丨夜奔

为了弄清进攻的确切时间,6月27日下午,她穿梭于几列指挥部,得知部队即将出城,一列开往夷陵,六列开往桐头,四纵队到恒塘袍,这是要设十个伏击。

当他得知28日拂晓将要发动攻击时,李鑫急匆匆。按照规定,她应该联系自己的队伍转达,但此时情况紧急,如果消息不及时,新四军进军一千名将领纵队被突袭,很有可能全军被歼灭,这更关系到苏联北部抗日大局。

李鑫决定亲自前往新四军大院。

从台州到国村有十条步行路程,大约一个小时的步行路程,但目前这条路正由国民党士兵守卫。我们怎样才能尽快把消息传到国村?

无声的功勋丨夜奔

身为中尉的李欣,也装备了士兵,为了甩掉这"尾巴",她冲向智慧,借口冷静下来,然后迅速赶到熟悉的裁缝家,脱下国民党制服,换上旗袍,长发变成一根头发,小心翼翼地折叠成一张"小三角形"纸,埋在头发里, 然后悄悄地走出后门。

为了避开驻军,李心半夜绕了将近四个小时,走了四十多英里来到郭村。

李昕冒着生命危险,争分夺秒地带来情报,让新四军抓住了关键的战斗机会。

无声的功勋丨夜奔

在果村人民的帮助下,经过七天七夜的血战,终于以少胜、与弱小的敌人,取得了重大胜利,这就是历史上"东风序幕"国村防卫战。

当李长江得知是李鑫晚上送信息时,立即下达了奖励令:抓住小李鑫,剥皮抽筋。

无声的功勋丨夜奔

然而,在郭村保卫战后,小女孩留在了新四军,改名为郑绍仪。

创始海军上将叶飞,每一次回忆起那场血洗战争总会感觉:她还是个小姑娘,只有深夜才给国村寄信,这样我们赢得了几个小时的宝贵时间,然后果子就难以想象了。

无声的功勋丨夜奔

经过激烈的战斗,500名英雄睡在这里,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但那些经历过这场战斗的人都记得,有一个勇敢的20岁女孩,一个记得使命的共产党员,是她在黑夜中的身影,带来了至关重要的曙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