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55年,27岁的退伍老兵周元官娶43岁的寡妇,成为7个孩子的父亲。 2004年,沈邦珍老人走完了92年的人生,临终前

作者:全民历史观

1955年,27岁的退伍老兵周元官娶43岁的寡妇,成为7个孩子的父亲。

2004年,沈邦珍老人走完了92年的人生,临终前交代子女们,一定要好好对待他们的“爸爸”,并称他为全家的恩人。

沈邦珍口中的“爸爸”,指的当然是她丈夫周元官,不过他却比妻子小16岁。

一般来说,丈夫比妻子大一二十岁并不罕见,但是反过来就成了新闻。

当年,周元官同意迎娶沈邦珍的时候,他才27岁,而女方却已经43岁,而且是带着好几个孩子的寡妇,大儿子都已经20岁出头。

消息传出去后,附近的人议论纷纷,不少村民对沈邦珍指指点点,认为她不守妇道,早就和小年轻勾搭在一起。

但两人没有在意外界流言蜚语,婚后生活很幸福,从来没有吵过架。周元官是个退伍老兵,离开部队时领取了一笔补贴金,全被他用在几个孩子身上。

起初,沈邦珍也对周元官心存疑惑,不知道对方一个小伙子,为什么要娶她这个寡妇,还给5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当爹。

慢慢地,沈邦珍发现周元官是个很好的人,他真正把孩子们视如己出。

周元官拿钱盖了几间平房,让2个儿子先后结婚成家,又给女儿们找了婆家,还把沈邦珍当年养不活,不得不送给亲戚的2个女儿接回来抚养。

也就是说,周元官刚刚和沈邦珍结婚的时候,就已经是7个孩子的父亲,这份重担绝非所有人都能承受。

那么,周元官是如何与沈邦珍相识的?他为什么要娶比自己大16岁的寡妇为妻?

1955年,刚刚退伍回家的周元官,请媒人帮忙介绍个对象。那个年代,退伍军人地位很高,找对象并不难,很多农村姑娘上赶着嫁。

但媒人不知道为什么,偏偏给周元官介绍了43岁的沈邦珍,后来他才知道,媒人是看母子六口太可怜,想做点好事。

不得不说,这个媒人很不地道,但周元官没有放在心上,表示先去沈邦珍家里看看再说。

那天,周元官来到沈邦珍家里,发现没有什么家具摆设,但却收拾得很干净,可见女主人是勤俭持家的风格。

几个孩子的衣服破破烂烂,2个小女儿甚至没有穿裤子,用被单裹着下半身。

沈邦珍也没想到,媒人介绍的对象这么年轻,虽然她早就不是闺中少女,但还是羞红了脸,半天不知道说什么。

周元官是个老实人,本就不善言辞,看到母子六人都愣愣地看着自己,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在家里坐了一会儿,周元官拿出10块钱交给沈邦珍,让她先给孩子们做身衣服吧,不能老裹着被单。

沈邦珍的条件虽然很差,但是很有骨气,坚决不要周元官的钱。

沈邦珍表示,她家的情况确实很糟糕,外面还有许多债务。沈邦珍是看到周元官年轻,不想拖累他,让他找更年轻的对象。

周元官没有接话,把10块钱放在桌子上,然后起身离开了。

几天之后,周元官托媒人告诉沈邦珍,表示同意亲事,希望两人尽快结婚。就这样,两个年龄相差16岁的人走到一起,却成就了一段美好姻缘。

1955年,27岁的退伍老兵周元官娶43岁的寡妇,成为7个孩子的父亲。 2004年,沈邦珍老人走完了92年的人生,临终前
1955年,27岁的退伍老兵周元官娶43岁的寡妇,成为7个孩子的父亲。 2004年,沈邦珍老人走完了92年的人生,临终前
1955年,27岁的退伍老兵周元官娶43岁的寡妇,成为7个孩子的父亲。 2004年,沈邦珍老人走完了92年的人生,临终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