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名和利,救不了曹云金

作者:皮皮电影

德云社今年不是很太平。

从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从郭德纲到云字科、九字科、霄字科,接连“暴雷”,持续贡献流量KPI。

名和利,救不了曹云金
名和利,救不了曹云金

不过一片风声鹤唳之中,不久前,师娘王惠带着好大儿郭汾阳,和好大徒孟鹤堂、杨鹤通、秦霄贤,一块去了游乐场“团建”。

看得出心情很好,云淡风轻。

名和利,救不了曹云金

在顶梁柱和后起之秀,轮番上头条时,前德云社一哥,暴走师门的曹云金,说起了评书。

从《相声三国人物赞》关二爷开面,到现在的神医华佗。

虽然流量不高,但曹云金绝不输阵。

一把折扇,一张红色场面桌,稳稳坐定的架势,似在宣告:爷,又回来了!

名和利,救不了曹云金

果然,德云社的那些年,不是白练的。

当年曹云金一声吼,李菁、何云伟跟着走。

如今,李菁扎根“体制内”,何云伟逐渐销声匿迹,只剩曹云金,还残存一些余热。

名和利,救不了曹云金

有人劝他:

“跟你师父谈和吧,别耽误了前程。”

还有人对往事念念不忘,挤兑他:

“什么时候把“云”字拿掉。”

曹云金,浮浮沉沉,总离不开,这一个“云”字。

名和利,救不了曹云金

从德云社当红一哥,到鼓动师兄弟出走,创业挑大梁誓与老东家争高低的“听云轩”班主,如今又单人亮相说书,不见当初拉走的师兄弟。

曹云金还能东山再起吗?

01

年轻时,狂妄是一种资本。

2004年濒临倒闭的德云社,得到机会,一下火了起来。

随后郭德纲和于谦走到一起,顺势拜了侯耀文为师。

名和利,救不了曹云金

红桥文化馆的杨志刚老师闻讯很不开心,公开指责郭德纲“欺师灭祖”。

认为他拜自己在先,如今又拜了侯耀文,是乱了规矩。

名和利,救不了曹云金

郭德纲也有理有据,称杨志刚只是老师,但并未拜师不算师父,自己拜侯耀文才是正根,一切操作合乎礼法,并未犯所谓的“大忌”。

这两位“刚”得热闹,一旁的曹云金,坐不住了,提笔偷偷给天津的杨老师写了封信:

“别惹我师父生气,别惹大爷生气……否则对你不客气。”

那时的曹云金,为了师父敢出头。

名和利,救不了曹云金

杨志刚面对媒体展示信件

一封信短短二三十字,一个狂妄少年的样子,跃然纸上,这份个人特色,从小时候就已经晕染出底色。

曹云金原名曹金,老家天津南开区,这块地界既是老城厢又是“三不管”,曹云金也成了二者集大成者。

曹云金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小时候的他是个不太爱说话的“三不管”少年。

不过曹云金的不爱说话,和别人不太一样。

名和利,救不了曹云金

比如见了长辈家长让他:“叫叔叔。”

曹云金通常是小眼一藐,鼻孔里挤出一个“哼”。

他不是不爱说,而是自带一种“我管你是谁”的不屑。

小小年纪的曹云金,一面打破长幼有序的权威,一面也不管不顾般撒了欢地玩。

“三不管”的开放,让他野蛮生长,老城厢的氛围,也让曹云金从小就对曲艺产生不一样的感觉。

名和利,救不了曹云金

但凡电视里播自己爱听的段子,曹云金都从头跟到尾,久而久之刘宝瑞的《官场斗》他能倒背如流。

天津卫人说话三句话离不开逗哏,曹云金也深谙其中精髓,打小就是段子手。

每每看着别人笑得露出后槽牙,曹云金都有一种自信放光芒的成就感。

名和利,救不了曹云金

在学校里曹云金也是个表现派,从不怯阵,但因为学习成绩不佳,老师总把他当捣乱分子。

有一次学校组织活动,曹云金主动报名要说个相声,却被老师浇了一盆凉水:“学习好的才能演。”

老师厉害,曹云金也不示弱。

名和利,救不了曹云金

跟老师还嘴,气得老师直接把他轰出教室。

少年不识愁滋味,但这种不着调的日子,在五年级时,发生转变。

十二岁那年,曹云金父亲扛不住病痛折磨,撒手人寰。

母亲痛不欲生,想到日后的生活,孤儿寡母世态炎凉,曹母却生出一种斗志:一定要活出个样来!

母亲不甘消沉的样子,让曹云金仿佛被点了穴一般:

不能再傻玩了,得干点什么事,让母亲高兴。

名和利,救不了曹云金

得知曹云金的想法,母亲特别支持:

“你不是从小就喜欢表演,想不想做一个真正的演员?”

一番话让曹云金找到方向,要拜师学相声。

不过曹云金品味也很高。

拜师一定要是“少马爷”马志明,或者是另一位“宝”字辈大师田立禾这种级别,才符合“标准”。

遗憾的是,马志明扎根天津曲艺几十年,唯有一件事不愿意做,就是收徒弟。

幸好田大师对此不避讳,不过也有言在先:“我可以教你,但我不能收你。”

名和利,救不了曹云金

倒不是田先生觉得曹云金不配,而是相声界辈分森严,如果收下曹云金那就“越级”了,不合规矩。

曹云金虽然傲娇,但也懂得其中道理,对开蒙老师田先生,也一直感恩戴德不忘怀。

名和利,救不了曹云金

跟着田先生打下基础之后,曹云金向母亲提出要正式拜师。

2000年,郭德纲已经戳起了德云社的前身——北京相声大会,并且结识妻子王惠。

年轻时狂妄是一种资本,怀揣这种资本的曹云金,运气也不错,不仅解决了师父问题,还多了一个表姐夫。

名和利,救不了曹云金

02

“师父”与“师傅”。

天津人,无论远近都爱攀个关系,显得亲切热闹。

或许一切都是缘分,王惠恰巧就是曹云金的表姐。

虽然成为郭德纲的徒弟之前,曹云金都没见过这位表姐夫,但这也不耽误他拜师学艺。

名和利,救不了曹云金

第一次见着郭德纲,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黑胖子,曹云金心里直嘀咕:就这位,能当我师父?

常在江湖走,他的心思,郭德纲一清二楚。

那时候他虽然还拿不下相声事业,但断不能连一个半大小子,都镇不住。

当场来了个经典段子《卖布头》,巧妙的包袱,地道的唱段,让曹云金两眼放光:这个师父,有两下子!

名和利,救不了曹云金

2002年,16岁的曹云金拜郭德纲为师,进入为期8年暗藏心事的师徒蜜月期。

说是拜师,其实只是考察期,旧时拜师都有规矩。

“先生将食,弟子馔馈。摄衽盥漱,跪坐而馈;先生有命,弟子乃食”。

做徒弟的不仅要钻研专业技能,还要孝敬师父。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好师徒一辈子。

曹云金虽然年少轻狂,但也知道其中规矩。

买菜、遛狗、烧火、修理各种生活零件,鞍前马后,机灵麻利。

名和利,救不了曹云金

刚到郭德纲家第一天,吃过饭,师徒二人坐一块看电视,突然电视坏了。

曹云金展现徒弟的品格,起身便去修。

谁知道鼓捣到夜里十二点,电视不仅没好,还在一声巨响之后,彻底歇菜了。

曹云金吓傻了,没想到回过头却见郭德纲一脸笑意,根本没当回事。

小曹心想,这老师脾气很好,当即也打定主意留下来。

除了弄坏东西不计较,生活上郭德纲也是处处关照,管吃管住。

名和利,救不了曹云金

没事还老带着曹云金四处溜达,溜饿了,就会带着小曹下馆子。

前门大栅栏琉璃厂,都留下了二人的足迹。

有一次曹云金高烧不退,郭德纲连夜把他送去医院。大夫见了,现场教训郭德纲:“孩子都烧这样了?大人怎么管的?”

拿药时护士看着曹云金说:“回家让你爸给你熬点梨水喝。”

曹云金虽然病着,但听这话心里倍美:“师父,人家这是认准你是我爸了。”

师父师父,此时他是“父”。

名和利,救不了曹云金

但一提起相声,郭德纲变脸了。

在传道授艺上,郭德纲是界限分明的严师。

对曹云金实行军事化管理,早上五点“上早操”,找个没人的地方,练嗓两小时。

7点早饭后,正式上课,但凡出一点错,就是“唐僧”式训斥,亲切感全无。

名和利,救不了曹云金

这让打小放纵不羁爱自由的曹云金,很受不了。

更让他无法理解的是,有个叫何云伟的,师父对他,好像不太一样。

甚至给何云伟上课,都要把曹云金支开,这让曹云金心里,很不是滋味。

名和利,救不了曹云金

人在屋檐下学会低头的曹云金,也从那时就埋藏下了一颗闷雷:有朝一日,一定要让你正眼相瞧。

2006年,经过四年的互相磨合考察,曹云金正式成为郭德纲的好大徒。

名和利,救不了曹云金

从此“云”字降落在他的姓名之间。

这个“云”字送他上过青天,也成了他迈不过的坎。

属于郭曹师徒的8年蜜月期,已经过半。

名和利,救不了曹云金

这四年曹云金在郭德纲的“魔鬼式”训练,外加“地毯式”打击下,不仅嘴皮子更溜了,专业功底也日渐深厚。

犹记得第一次上台,曹云金说了一出准备许久的贯口《报菜名》,谁曾想台下却无人响应。

曹云金脚趾抠地说完整段,下台后见到郭德纲,心想: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但郭德纲不仅没说他,还拉着他聊到半夜,安慰、鼓励,还把自己当年演出被“嘘”的经历拿出来开导徒弟。

名和利,救不了曹云金

曹云金好歹也不是阿斗,他学得快,领悟快,社里的老师傅,也都很稀罕他。

曹云金的成长期,实际上也是德云社,从草台班子到名震天下的“养成期”。

为了养家、养徒弟,郭德纲各种活都接,为了4000块在橱窗里坐48小时,表演吃喝拉撒。

要说郭德纲曹云金,也算经历了一起吃苦的幸福,但这份幸福,在两人看来却不尽相同。

名和利,救不了曹云金

郭德纲觉得自己是“保姆式”收徒,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还赚钱供他们日常开销,才换来德云社有了起色。

所以他既是师也是父,按师徒规矩、按人伦情义,你得听我的。

曹云金却觉得,自己艺高人胆大,粉丝们都是奔着自己来的,“是我养活了德云社”。

名和利,救不了曹云金

学艺,尊师重道是应该的,但充其量只是教我本事的“师傅”,不可能是亲爹。

郭德纲可能做梦没想到,自己传道授业都做齐了,唯独解惑上出了茬头。

在“师父”和“师傅”问题上的“信息差”,让曹云金从一开始就疑惑丛生。

一切也在德云社步入正轨之时,拉响警报。

03

“捉放曹”。

2004年,一个北京电台的主持人坐出租,老司机按头给他安利德云社。

主持人一听,有点意思,回到台里就把当天的节目单都换成“德云社”,反响热烈。

凤凰卫视也闻风而动,定制了一场新春相声专辑。

自此“举头望明月,我是郭德纲”的口号传遍大江南北,昔日曲艺圈的“黑户”德云社,亮了。

名和利,救不了曹云金

2006年,德云社彻底告别破产危机,那一年,曹云金也小试身手。

报名央视相声大赛,一路杀入决赛,整个人踌躇满志势在必得。

没想到决赛前一晚,师父郭德纲却忽然告诉他:

“你退赛,别问为什么,我让你退,你就得退。”

曹云金蒙了,却又师命难违,但心里狂风暴雨,也终于在日后,掀了房盖。

至于郭德纲为什么强逼曹云金退赛,师父自己曾解释,是因为相关赛制和助演机制,让他觉得不太科学,出于“保护徒弟”的想法,才让他退赛。

名和利,救不了曹云金

但也有人说,郭德纲这是怕曹云金成腕自己就“捉”不住了,退赛只是为了压住他给自己踏踏实实赚钱。

显然曹云金更倾向后一种说法,师徒间原先细微的“皱纹”,崩开一道裂痕,埋下一颗定时炸弹。

一直倒计时,在四年之后,郭德纲的寿宴上,准点“爆”时。

名和利,救不了曹云金

2010年,曹云金风头正盛,天桥小剧场郭德纲让他挑大梁,相声场场爆满,评书票也是瞬间抢光。

曹云金成了“吴彦祖德云分祖”,社外各种邀约找上门来。

对曹云金种种活动,郭德纲睁一眼闭一眼,人前人后都为曹云金疯狂点赞,“这是我的相声小王子”。

名和利,救不了曹云金

但曹云金心里还是憋着一口气,因为接“私活”,栾云平总盯着他不放。

更让曹云金心里不痛快的是,自己明明比高峰强,却总感觉师父对他比自己好,这让曹云金失落之中带着几许不服。

好巧不巧,师父这个时候要搞“公司制”,演员们都要“签合约”,一签就是十年,接私活要赔偿巨额违约金。

名和利,救不了曹云金
名和利,救不了曹云金

正所谓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忍了太久的曹云金,预谋着一场灭亡式爆发。

郭德纲37岁生日宴上,曹云金带着酒气而来,敬了一圈转身要走。

前经纪人王海拉住他:“还没吃饱呢,你别走啊!”

曹云金说:“我不够吃,我吃不饱!”说罢跪在关公像前:“我曹云金发誓,我要再回德云社,我就是个傻子!”

名和利,救不了曹云金

京剧《未央宫》,讲的是刘邦平叛委托吕后监国,吕后却忌惮韩信权势,意图“清君侧”的故事。

郭德纲生日当晚,也恰安排要演这一出,没想到却成了师徒二人关系的写照。

郭德纲把德云社顶梁柱的位置给了曹云金,如今他却反过来想“拆家”。

其实来去自由,无可厚非,但曹云金选择离穴的时间,甚为微妙。

名和利,救不了曹云金

那时,郭德纲的相声在民间引起轰动,其过于出挑的段子内容,也引起了主流相声界的反对之声。

郭德纲不服写了个相声《我要上春晚》,掀起轩然大波,德云社一下陷入危机之中。

再加上北京电视台记者私闯郭德纲别墅,遭众徒弟拳脚相加,德云社相声成了官方认证的“三俗”。

名和利,救不了曹云金

那年11月,曹云金却宣布正式退出。

他在德云社最风雨飘摇的时候闪身,于是“忘恩负义”、“过河拆桥”之声,一浪高过一浪。

8年的时间,曹云金从一个相声爱好者,变成台柱子,德云社捉了他的人,却没能捉住他的心。

这一出“捉放曹”,终是在抛物线的另一端,放了一场火,差点烧了郭德纲的“未央宫”。

04

从暗战到明战,如今一切也才刚刚开始

曹云金头也不回,迈出德云社的大门,身后还带着何云伟、李菁、刘云天。

哥几个“离德不弃云”,开起了“听云轩”,一时风头无两,赶超德云社。

当年暗藏心事的曹云金,至此终于藏不住了。

名和利,救不了曹云金

离开了曹云金的郭德纲虽然犹如折了一只手,但也正是那句话,地球离开谁都转。

一个曹云金“叛变”了,他就栽培后来人。

德云社声势不断壮大,渐渐补足了元气,昔日矛盾逐渐平息,走上春晚的舞台。

原先的相声公社,成为圈内的“流量工厂”。

名和利,救不了曹云金

2016年在郭德纲的力捧之下,昔日在后台打杂被师兄弟嫌弃的岳云鹏,成了新晋顶流。

《五环之歌》唱到蒋大为追着他谈版权,还成了电影里的熟脸。

而曹云金和出走的众师兄弟,却犹如昙花一现,短暂地开放过就沉了。

人们议论纷纷,曹云金成了“错把平台当本事”的典型。

名和利,救不了曹云金

意气风发之时,回首往事,郭德纲段子式的内涵:“不是所有的虫子都能变成蝴蝶,因为有的是他娘的蛆啊。”

曹云金沉寂了太久,再亮相,却如菜刀砍电线,暗战变明战。

2016年8月31日郭德纲发出家谱,表示要清理门户,开除“云”字艺名者二人。

名和利,救不了曹云金

虽未指名道姓,但曹云金的评论区瞬间爆了,喊话让他:把云字还给郭德纲。

5天之后,曹云金以一篇6000字长篇小作文《是时候了,也该做个了结了》,将往日恩怨和盘托出,迅速登上头条。

从学艺过程中,交出的所有学费,受过的所有苦累,连发票都一一列出。

名和利,救不了曹云金

到质疑办学资质、分配制度,还盘点了郭德纲对自己威逼退赛、霸王条款、忽然禁演,以及他和“女记者”的往事等“七宗罪”。

第一狗仔卓伟、西北圈头牌苗阜,下场站队曹云金。

名和利,救不了曹云金
名和利,救不了曹云金

曹云金一个个“实锤”似乎占尽道理。

郭德纲一篇《天涯犹在,不诉薄凉》,应的是情理。

那些年,郭德纲没能解的惑,一点点化脓溃疡,在两人身上,划了一道重重的疤,也各自走出不同的路。

离开曹云金的德云社,没有倒下,还完善了分配制度,师父徒弟皆大欢喜。

名和利,救不了曹云金
名和利,救不了曹云金

郭德纲本人更是进阶成了“相声大师”,出入综艺他是最大的腕儿,拍电影他能请到几十个一线明星来捧场,甚至央视,都邀请他做喜剧导师了。

名和利,救不了曹云金
名和利,救不了曹云金

离开了德云社的曹云金,也坚持不摘“云”。

看上去风光不再,但仍然是豪宅住着,离婚都能一出手就是500万分手费,和前妻划清界限。

曹云金混得并不差,各种综艺邀约不断,他不愁赚钱的门路。

名和利,救不了曹云金

但似乎也总有一种不甘。

不甘自己明明戳起一片天,却被嘲笑蹭“云”字的热度;

不甘自己明明是老郭徒弟中最优秀的那个,他却总是给别人点赞;

更不甘交钱学艺,却成为别人的赚钱工具。

名和利,救不了曹云金

但酒醉之时曹云金也曾表示:想念德云社。

他还说:“德云社需要,随时可以回去,郭德纲永远是我师父。”

郭德纲也曾说:“混不下去了,就回来。”

但一切终究是回不去,一切也才刚刚开始。

名和利,救不了曹云金
名和利,救不了曹云金

如今的曹云金不缺名利,却肉眼可见的落寞了。

德云社仍在,听云轩已人去楼空,开直播评论区都是“孽徒”、“欺师灭祖”。

名和利,救不了曹云金

说评书,也始终热度不高。

他还有机会东山再起吗?

正所谓“名和利,什么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真正能让人得意欢笑的,绝不是名和利,而是“德”。

以功德之心对待职业,以美德之意对待生活,以恩德之心对待他人。

有德才有真正的底气,无论风云如何变幻,依旧立于不败之地,不怕黑不招黑,因为身前身后一片坦荡。

从艺先树德,成角先成人,名和利,救不了曹云金。

如今再看曹云金,恐再难复往日辉煌,如今的反噬,一切也才刚刚开始。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苏打叶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