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交换机原理

一、数据链路层协议

以太网发展史

Xerox (施乐)公司的 X-Wire

1973 年,位于加利福尼亚的 Xerox 公司提出并实现了最初的以太网,

他研制的实验室原型系统的运行速率是 2.94Mb/s

  • DIX(DEC-Intel-Xerox)的以太网

    1979 年,Xerox 公司与 DEC 公司(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联合起来,

    致力于以太网技术的标准化和商品化,后来Intel 公司也参与进来

    于1980 年 9 月开发并发布了 10Mb/s 版的以太网标准

  • IEEE 的 802.3 标准

    1983 年 6 月,IEEE 标准委员会通过了第一个 802.3 标准,是一个有线的以太网标准,

    后来成为了首选的以太网技术

  • Ethernet (以太网)
  • 快速以太网

    快速以太网(Fast Ethernet)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百兆以太网

  • 千兆位以太网

    千兆位以太网是一种新型高速局域网,它可以提供1Gbps的通信带宽

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是一个国际性的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工程师的协会,

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非营利性专业技术学会。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协议

1、Point-to-Point Protocal——PPP点到点

2、Ethernet——以太网

3、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 Protocal——高级链路控制协议

4、Frame Relay——帧中继

 5、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异步传输模式

常用的数据链路层:TCP/IP支持多种不同的数据链路层协议,这取决于网络使用的硬件。

二、MAC地址格式

MAC地址的格式:

1、MAC地址的地址长度为48bit,表现为16进制

2、前端后端的含义

  • 前24bit-----厂家的编码
  • 后24bit-----某个批次的网卡

3、MAC地址的第8个bit如果为

  • 0---单播MAC地址
  • 1---组播MAC地址

发送数据的3种方法

1、单播-----一对一通信

2、组播------一对部分感兴趣设备

3、广播-----一对所有设备

4、数据链路层广播MAC---FF-FF-FF-FF-FF-FF

以太网的封装格式:

  1. 添加源、目的MAC
  2. Type/Length -------------

    值大于0600---Type----体现上层协议的类型(Type=0x0800--网络层为IPv4,Type=0x86dd--网络层为IPv6,Type=0x0806--ARP) 小于0600---Length---数据帧的字节数

    数据帧遵循IEEE 802.3以的格式,同时数据帧当中会增加LLC(逻辑链路控制-802.2)字段

  3. 数据字段----范围是46字节---1500字节(1500字节----MTU(最大传输单元))
  4. 帧校验:根据算法

三、交换机工作原理

1.交换机根据收到数据帧中的源MAC地址建立该地址同交换机端口的映射,并将其写入MAC地址表中。

2.交换机将数据帧中的目的MAC地址同已建立的MAC地址表进行比较,以决定由哪个端口进行转发。

3.如数据帧中的目的MAC地址不在MAC地址表中,则向所有端口转发。这一过程称为泛洪(flood)。

4.广播帧和组播帧向所有的端口转发。

四、交换机的作用

1.学习/获取:交换机会学习收到的数据帧的源MAC地址

(1)当交换机从某个端口收到数据帧时,会读取帧的源MAC地址并在MAC表中填入该MAC地址及其对应的端口。

2.过期:通过学习过程学习到的MAC条目具有时间戮,此时间戮用于从MAC表中删除旧条目。

(1)当某个条目在MAC表中创建之后,就会使用其时间戮作为起始值开始递减计数。计数值到0后,条目被删除;

(2)如果在条目被删除之前,交换机从相同端口收到同一源MAC的帧时,将会刷新表中的该条目;

(3)在时间戮计数值到0后,仍未从该端口收到该源MAC的帧时,条目将被删除。

3.泛洪:交换机将帧发送到除接收端口以外的其它所有端口的过程称为泛洪。

(1)当收到目的MAC地址不在MAC表中的数据帧时,交换机不知道该往哪一个端口发送该帧,此时会泛洪;

(2)当收到目的MAC地址为广播地址的帧时,会泛洪

(3)当收到目的MAC地址为组播(多播)地址的帧时,会泛洪。

4.选择性转发:检查帧的MAC地址后,将帧从适当的端口转发出去的过程称为选择性转发。

(1)交换机收到数据帧后,如果该帧的MAC地址在MAC表中,则将帧转发到相应端口,而不是泛洪到所有端口。

5.过滤:在某些情况下,帧不会被转发。

(1)交换机不会将帧转发到接收帧的端口。

(2)交换机会丢弃损坏的帧而不转发,如没有通过CRC校验的帧等。

(3)由于某些安全设置帧不会被交换机转发,如基于MAC地址的ACL、VLAN等。

二层交换机:二层交换机工作于OSI模型的第2层(数据链路层),故而称为二层交换机。二层交换机可以识别数据帧中的MAC地址信息,根据MAC地址进行转发,并将这些MAC地址与对应的端口记录在自己内部的一个地址表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