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02人獲頒大灣區傑青企業家!李家超:發掘有潛力青年企業家

作者:凤凰企业家

由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主辦的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傑出青年企業家評選活動,昨日在粵港澳三地同步舉辦頒獎典禮,香港特首李家超親臨香港會場,希望該活動發掘大灣區內具潛力的優秀青年企業家。評選收到逾1000張報名表格,經過專業評委歷時兩個多月的審核,最終102人脫穎而出,喜獲殊榮。

102人獲頒大灣區傑青企業家!李家超:發掘有潛力青年企業家

全國政協常委、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主席蔡冠深,廣東省副省長張新,澳門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澳門中聯辦副主任張榮順,深圳市委常委、市委統戰部部長王強,中聯辦經濟部一級調研員呂峰等嘉賓分別於香港、深圳及澳門出席此次盛會。

李家超:發掘有潛力青年企業家

102人獲頒大灣區傑青企業家!李家超:發掘有潛力青年企業家

李家超勉勵評選活動挖掘大灣區內具潛力的優秀青年企業家。 記者蔡啟文攝

李家超致辭道,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自2020年成立以來,通過企業交流合作、推動科技創新、扶持青年創業和參與公益慈善等多種平台,服務社會,助力大灣區建設。聯盟的積極參與得到社會各界認同,也為有意到大灣區發展的青年起了引領作用。

該評選活動發掘大灣區內具潛力的優秀青年企業家,肯定他們對業界和大灣區的貢獻和成就,不但發揚企業家精神,更鼓勵有志於大灣區創業的香港青年,踏出創業的第一步。

他續說,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香港青年發展提供機遇,香港政府推行「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業資助計劃」及「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創業基地體驗資助計劃」,為青年提供資金支持、體驗創業項目。

102人獲頒大灣區傑青企業家!李家超:發掘有潛力青年企業家

102位精英獲頒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傑青企業家殊榮。圖為香港主會場頒獎盛況。 記者蔡啟文攝

蔡冠深:人才競爭力是灣區引擎

102人獲頒大灣區傑青企業家!李家超:發掘有潛力青年企業家

蔡冠深表示,今屆得獎者科技佔比加大,更具國際化視野。蔡啟文攝

蔡冠深致辭道,這段時間,人才爭奪成為香港的熱門話題,今日李家超先生親臨現場,反映特區政府對人才的重視,反映香港對吸引全球頂尖人才的決心,也表現粵港澳建設好宜居、宜業、宜旅世界一流灣區的美好願景。他續說,此次評選活動的獲獎者除從事傳統優勢行業外,也涵蓋大灣區內創新科技、高端製造業、醫療大健康、綠色能源等新興領域,同時也有多家獨角獸企業,以及在文化、社會公益等方面作出卓越貢獻的青年企業家。不僅如此,此次評選通過多國駐港總領館及商會推薦,首次評選出外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者,展現大灣區優良的營商環境和無限機遇,也彰顯評選活動邁向國際化、獲得各國廣泛認可。

是次獲獎的102位青年企業家,分別獲得粵港澳大灣區傑出青年企業家、最佳創業獎、最佳科技創新獎、最佳商業服務獎、最佳社會責任獎及最佳文化創意獎。

深圳會場辦圓桌論壇

深圳分會場頒獎典禮由深圳市前海香港商會承辦,在前海舉行。現場還舉行了「對話香港──25年合作互通新征程」的圓桌論壇,論壇由香港貿發局深圳代表、前海香港商會顧問曾沂靖主持。獲得「最佳社會責任獎」的香港青年陳卓謙接受採訪時表示,活動匯聚了各領域的優秀青年,很有榜樣的力量,大灣區發展機遇非常多,自己做的新能源領域,與深圳、東莞有很多業務往來,接下來,將繼續講好深港、大灣區故事。來自深圳星橋文化傳媒的楊文杏獲得了本次「最佳文化創意獎」,她認為深港兩地在文化創意領域將有很多融合的機會,深圳包括前海有很多優惠的政策,自己在香港生活了十多年,非常了解兩地文化,大灣區有很多發展機遇,想做深港兩地的橋樑,為更多想來深圳及前海的港澳青年提供服務。

102人獲頒大灣區傑青企業家!李家超:發掘有潛力青年企業家

「對話香港──25年合作互通新征程」圓桌論壇現場。

102人獲頒大灣區傑青企業家!李家超:發掘有潛力青年企業家

深圳會場頒獎典禮在前海舉行。

【記者手記】

大灣區傑青各有特色

人才、科技成熱議話題

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傑出青年企業家評選活動參與人數明顯增加,評選委員會陣容強大,最終在1000多份表格中甄選出102位得獎者。不僅如此,出席見證的嘉賓重磅,尚包括香港專業聯盟主席劉炳章,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史立德,香港中華總商會副會長楊華勇等以及日本、以色列、越南總領事等多國使節。

近日來,人才爭奪、科技競爭成為香港的熱門話題。疫情之下,香港遲遲未能通關,面對「半躺平半清零」的兩難處境,造成不少金融及科技專才「離港赴星」的局面。商報記者在今次頒獎活動現場,的確見到許多年輕企業家的面孔,這些獲獎企業科技佔比較高,也有涉及家政服務、精準醫療、綠色能源、半導體生物科技等行業。

102人獲頒大灣區傑青企業家!李家超:發掘有潛力青年企業家

AI InnoBio Ltd 人工智能創科生命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蘇智賢(左六)。

高新科技產業需在港紮根

AI InnoBio Ltd 人工智能創科生命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蘇智賢說,公司位於數碼港,運用以色列公司Newsight Imaging的視覺芯片光譜儀的技術所研發的檢測儀器,可應用於環境篩查及食物安全檢測等領域,在20秒的時間內快速檢測當中的新冠病毒病原體和重金屬等污染物。當下,香港致力打造成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在推動研發、匯聚人才方面,香港政府給予了政策、資金支持。作為以色列總領事推薦的唯一香港企業,該公司與以色列的淵源還要回到蘇智賢的父親——蘇祖耀博士身上。

當天頒獎禮上,粵港澳大灣區經貿協會會長蘇祖耀也來為兒子撐場。蘇博士一直致力於科技發展,2020年投資以色列一家半導體公司後,開始致力為香港芯片發展搭枱搭梯,也正是這樣的契機創立了AI InnoBio Limited (AIIB)。他提到,香港想要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目前最迫切的就是「學為己用」,讓更多高新科技產業在港紮根,形成香港的產業鏈。

港漂人才成未來新主力

102人獲頒大灣區傑青企業家!李家超:發掘有潛力青年企業家

香港銘昇書院有限公司校長陳澤普(左三)。

而在匯聚人才方面,獲得最佳商業服務獎的香港銘昇書院有限公司是一家連接內地與香港、為來港留學生搭建文化資訊平台的教育機構。校長陳澤普於2015年來港,對粵語一竅不通的他,來到陌生城市求學、打拼,深刻理解港漂融入香港需要了解兩地不同的文化和教育。「銘昇書院不僅做留學服務,我們和多所香港的大學合作,舉辦各式各樣的升學講座和留學論壇,為內地生與港校老師交流搭建平台,開設粵語培訓課等。」

陳澤普說,隨着港漂人數逐年增多,針對港漂的留學教育、租房、生活資訊平台也越來越多,他希望大家能夠秉承為人才鋪路、為兩地交流搭梯的初心,一起合作。一方面讓更多有意來港的內地青年更全面地了解香港,一方面讓港漂更好地理解兩地差異、愛上香港、建設香港。

企二代視野廣有創意

102人獲頒大灣區傑青企業家!李家超:發掘有潛力青年企業家

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主席蔡冠深(右二)及其妻蔡關穎琴(右一),與女兒蔡頌思(左二)、兒子蔡捷思(左一)合影留念。

正和其他得獎者聊着,記者見到蔡冠深主席的女兒蔡頌思也在現場。與父親進軍商界不同,女兒熱愛藝術、在演藝圈找到了自己的熱愛。繼拍電影及演舞台劇後,她開始挑戰唱歌,並聯手香港水下表演藝術協會,創作出香港首個水下作品《水下的童話》。擁有「進階美人魚牌」的她憑藉熱愛藝術的信念,曾經一連3日在水中拍攝。

作為「海產大王」蔡繼有的孫女、新華集團主席蔡冠深的女兒,坐擁40億身家的她又被稱為「40億千金」,她在文化、藝術方面的追求十分純粹:「香港要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我們需要對自己的文化有信心,需要有心做出自己的藝術作品。我現在正籌備成立水下演藝人協會,希望為香港的演藝事業、文化事業出一份力。我也很感謝父親一直支持我追夢,讓我的創意能有發揮的空間。」

記者:呂明霞、王娜、蔡啟文

編輯:楊眉

來源:香港商報

審讀:卓玲

審核:雨杉、Orio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