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日军被打得最惨的一战,86多位猎人出手,将日军永远留在了雪峰山

作者:霸王说史

这是日军被打得最惨的一战,86个中国猎人出手,直接干掉了2100多名日军,让他们永远地留在雪峰山,战后日军指挥官只能无奈地悲叹:没有他们早就拿下了湘西!

那么,这86名猎人到底是何方神圣?他们又是如何歼灭二十多倍的敌人呢?

1945年4月9日,为了夺取中美合建的湖南芷江机场,日军纠集了整整5个师团,兵分三路,向湘西地区发起了猛攻。

日军被打得最惨的一战,86多位猎人出手,将日军永远留在了雪峰山

当时驻守湘西的国军为第三方面军、第四方面军和第十集团军,由何应钦担任总司令,负责此次防御作战,也就是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一次大战湘西会战。

事实上,尽管日军已经被大陆庞大的体量拖垮,战力日渐拉胯,但何应钦对这一战依然没有多少信心,在他看来,国军能做的只有防守。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在直面日寇兵锋的湘西洞口县,却涌现出86位猎人,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毅然决定主动出击,他们就是让日寇闻风丧胆的“嗅枪队”。

让我们把目光拉回1938年,当时全面抗日战争爆发没多久,湘西洞口县的瑶族同胞,在首领蓝春达的组织下,成立了一支包括36名猎人的打猎队。

日军被打得最惨的一战,86多位猎人出手,将日军永远留在了雪峰山

不过说是打猎队,他们除了打猎谋生外,也兼职守卫瑶族通往外界的要道山门,而在长期和土匪作战的过程中,还练成了精准的枪法和强大的心理素质。

毫不夸张地说,他们已经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打猎队,完全是一支不输正规军的力量,如果在熟悉的当地山区作战,更是足以比拟精锐特种部队。

到了1945年,随着日军向湘西地区入侵,蓝春达吸收当地其他民族的优秀猎手,将打猎队扩建到了86人,拥有15枝汉阳造步枪,71枝自制鸟铳。

可能很多人对鸟铳没什么概念,以汉阳造为例,这种步枪在国际已经是上世纪的过时产品,而鸟铳比起汉阳造都不如,射速、射程都十分低下。

日军被打得最惨的一战,86多位猎人出手,将日军永远留在了雪峰山

然而,尽管拿的是过时的自制武器,但打猎队仍然没有退缩,他们主动接过了何应钦不敢承接的艰巨任务,在洞口县地区与日军正面周旋!

要知道,洞口县北靠雪峰山、南邻平溪河,扼守着邵阳市到芷江机场的唯一一条公路。为此日军将洞口定为了进攻的重点,调拨了第116和第47两个精锐师团负责突破。

其中第116师团原来是日本京都的留守部队,先后参加了武汉会战、豫湘桂会战等多次大型会战,是妥妥的日军精锐。

而第47师团虽然是新近组建的部队,但部分士兵参加过对美作战,再加上远超大陆军队的武器装备,其实力依然不容小觑。

日军被打得最惨的一战,86多位猎人出手,将日军永远留在了雪峰山

按理来说,一支没有经过正规训练的山民部队,怎么可能正面打赢日军精锐师团呢?然而,蓝春达指挥下的85位猎人不仅做到了,还做得很好。

4月10日上午,在收到日军向洞口县进发的消息后,86人猎人队走出山村,毅然走到洞口山门地区,担负起了抗击日寇的重任。

在开战之前,日军并不知道当地还有这么一支地方武装,他们派出了精锐116师团,以47师团为辅,沿着唯一一条公路直扑洞口县。

而86名猎人队自然不会放过这一有利时机,他们潜伏在洞口县的雪峰山门地区,每天只是就着溪水嚼简单的干粮,等待着日军经过。

日军被打得最惨的一战,86多位猎人出手,将日军永远留在了雪峰山

要知道,这86名猎人身强力壮,不仅熟悉当地环境,又长期参与打猎、剿匪等活动,作战经验丰富,别说是潜伏几天,就是潜伏几个月都没问题。

不仅如此,洞口县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时不时就会落下瓢泼大雨,植被高大茂密,十分适合军队打游击,而这也正是日军的葬身之地。

猎人队的等待并没有持续太久,五天后也就是4月15日,日军精锐116师团先头侦察部队,终于抵达了洞口县山区。

在日军看来,国军从收到作战情报,再制作作战计划,最后整军动身,需要花费将近一个星期的时间,这段时间自己可以直捣黄龙。

日军被打得最惨的一战,86多位猎人出手,将日军永远留在了雪峰山

其实日军对国军的预估是正确的,86名猎人队在侦测到敌情后,火速报告给了国军,而在国军动身赶到之前,这86名猎人需要阻挡日军一个师团至少五天!

尽管如此,猎人们依然没有畏惧。他们在遭遇日军先锋部队后,手持鸟铳,蹲伏在树枝上、草丛中,等待敌人被地形分成小股或者落单后,打一枪就换一个地方。

已经落后于时代的鸟铳,虽然射速和射程不佳,但其精度和威力却不输于二战枪械,竟然在山林中发挥出了奇效,射出的铅丸配合铁砂,往往让日军痛不欲生。

日军听到队友被打倒在地后,连忙端着枪跑过来查看,结果猎人们早就像猴儿一样跑得没影了,等到日军再次落单,他们才会现出身影。

日军被打得最惨的一战,86多位猎人出手,将日军永远留在了雪峰山

就这样,猎人队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日军遭受巨大伤亡后又没法还击,别提有多窝火了,116师团指挥官菱田元四郎对此也无可奈何,只能命令部队加速前进。

但是部队也没有办法,毕竟当地山地地形摆在那,一方面道路不畅,肯定走不快,另一方面还有猎人队打游击,防不胜防。

最后菱田元四郎实在是没有办法,大手一挥,给先头部队调拨一批兵员和野战炮,增加到了两千多人,这下总不会再怕小小的地方猎人队了吧?

然而这位日军指挥官实在是太过自大了,实在是错估了雪峰山和猎人队的威力,尤其是猎人队的首领蓝春达,经验老道、作战勇猛,有着“蓝猛子”的称号。

日军被打得最惨的一战,86多位猎人出手,将日军永远留在了雪峰山

而且这时候国军已经反应过来,紧急前来驰援,如果日军一步步稳扎稳打,还真拿他们没办法,但是日军操之过急,却给了我军一个机会。

只要拿下这支新近增补的先锋部队,必然给日军以重创,打乱他们的进军计划!

日军116师团先头部队在洞口县山地打了败仗后,其师团长菱田元四郎还不服输,派出2000人带野战炮的部队,结果再次吃了个大亏!

1945年5月9日,86名猎人队配合国军187团,和日军先锋部队正式在洞口地区遭遇,由于双方都有所准备,因此这一战打得极为焦灼。

日军被打得最惨的一战,86多位猎人出手,将日军永远留在了雪峰山

不得不说,日军后期的战斗力确实不如前期,最集中的就体现在作战意志方面,洞口一战,国军逐渐占据了上风。

当然,这里面也不乏猎人队的功劳,他们手持不如日军的鸟铳,给日军造成了极大困扰,铅弹混合铁砂的威力十分酸爽,大部分日军都是在痛苦中慢慢流血死去的。

而日军认不出用的是什么武器,只看到他们用鼻子一嗅,随后弹丸就凭空出现,于是给他们取名“嗅枪队”,唯恐避之而无不及。

日军被打得最惨的一战,86多位猎人出手,将日军永远留在了雪峰山

经过四次大小战斗,2000多名日军留下了860多具尸体,这才仓皇向东逃窜,结果嗅枪队如同鬼魅一般,如影随形地跟着他们打游击。

日军在山林中和国军对抗,仗着作战素质更高,加上有野战炮,本来是不怕的,但正是因为有了熟悉湘西山地地形的嗅枪队,他们才出现了如此巨大的伤亡。

日军被打得最惨的一战,86多位猎人出手,将日军永远留在了雪峰山

但是日军还是不服输,他们奉行的所谓武士道精神,就是强调要头铁。

5月13日,日军116师团主力部队赶到洞口,其师团长菱田元四郎气急败坏,发誓要夺回武士颜面!

不过,这时国军大部队也同时集结到了洞口地区,19师、51师、63师三个师的兵力,足以和日军一个精锐师团正面对抗。

当天凌晨,总攻正式开始。国军经过多年战争的磨炼,加上新增的美式装备,和日军打得难解难分,双方激烈到什么程度呢?一名士兵战死,另一名马上补上。

日军被打得最惨的一战,86多位猎人出手,将日军永远留在了雪峰山

不过相比起正面战场,表现更加出色的还是蓝春达率领的嗅枪队,他们发挥山地森林作战的老战术,再次让日军吃了个大苦头。

蓝春达作战眼光十分老辣,带着嗅枪队埋伏在雪峰山支脉桐山马颈骨一带,日军无论是西进还是东逃,都必须经过这里。

很快,日军主力在国军猛攻下支撑不住,随后向东溃逃,而菱田元四郎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竟然命令109联队长泷自保三郎大佐率领部队殿后。

日军被打得最惨的一战,86多位猎人出手,将日军永远留在了雪峰山

要知道,日军早就吃过嗅枪队的苦头,自然知道殿后有去无回,因此没什么人愿意干这份苦差事,但是官大一级压死人,他们不干也得干。

而一群没了战意的日军,本就打不过嗅枪队,这下更是溃不成军。经过多日作战,嗅枪队一举将109联队全歼,联队长泷自保三郎也一命呜呼。

自此,从4月中旬到5月中旬的一个月时间里,仅有86人的嗅枪队,配合大部队,发挥出了惊人的战斗力,累计歼灭日军2100多人,将其永远留在了雪峰山。

日军被打得最惨的一战,86多位猎人出手,将日军永远留在了雪峰山

与此同时,嗅枪队自身却没有出现任何牺牲,仅有10余人受伤。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日军被打得最惨的一战,也让残余日军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