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距离广西省赣州珠江口400公里的西江水域,惊艳了一种海洋生物——中华白海豚!
经过个人鉴定得知,它与一段时间前多次误入佛山、广东肇庆盆地的白海豚为同一!在上一次搜救行动中,很明显,白海豚的背部出现了大面积的棕黄色斑块,是皮肤感染造成的,情况非常危急!不幸的是,经过很多努力,它不可能帮助它活着回到海里。

照片:新闻
这不是第一次在淡水水域发现中华白海豚!就在2020年11月,在广东省东江市惠州段发现了一只迷路的白海豚,2020年底,一只老年白海豚误入广东省佛山市沙口水利中心。
为什么这些稀有的中华白海豚,最初生活在海洋中,在中国被列为国家级受保护的动物,近年来如此频繁地跑到他们不应该去的地方:
或者经常游到淡水河里
要么搁浅在岸上
或者它被越来越多的游客拍照
他们是恢复了数量,还是没有土地?
01 头等小白海豚的危机
根据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A. Jefferson)2016年的估计,世界上只剩下大约5,700只白海豚,而且它们还在继续下降!目前,中国白海豚被我们称为大熊猫,穿山甲和东北虎(是的!前段时间闯入黑龙江村的"恩达山1号"属于同一保护级别;
注:a.地图中的粉红色块区域是中国白海豚的全球分布带
b.地图中的"红色、橙色、黄色、绿色、蓝色、蓝色、紫色、黑色、浅蓝色、灰色"图标代表了东台湾海峡(中国)、厦门湾(中国)、珠江口/香港(中国)、雷州湾(中国)、北部湾沙田(中国)、三音湾(中国)、古晋、素叻他尼府的10个主要中国白海豚栖息地和种群的数量。 卡农,泰国,孟加拉湾等
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又称妈祖鱼,印度-太平洋海豚,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南沿海,从东南亚水域延伸到印度东北海岸(上图),生活在河口的咸淡水中或靠近海岸的浅水区。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这个分布区,白海豚的种群分布不连续,不同的种群分散在各个河口及其近海区域。然而,根据Wang Xianyan等人(2012)的说法,中华白海豚历来在中国水域的种群数量更多。
本图像改编自陈炳等人(2018),由于原始文献主要研究厦门、沙田草湖和三义湾中华白海豚种群的色素沉着模式,上述三个种群的栖息地斑块均标有绿色标签。图中未特别区分的红色和绿色斑块代表了中国白海豚种群的栖息地分布
在中国发现的栖息地中,由于现有关于中华白海豚系统性性质的科学研究大多集中在香港种群(以及近年来在中国大陆和台湾等各个河口),因此对海南岛西南水域新发现的中华白海豚的研究很少(以下简称: 三亚海)在托马斯·杰斐逊(2016)研究之前;在三亚海域发现的"白海豚"被认为是一个不同的物种,因此一些文献没有计算出海中白海豚的数量。
但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李桑海2016年的一项实地研究表明,在三亚海不到20米深的地区多次观察到中国白海豚成群存在,而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和陈炳瑶等人(2018)和其他相关研究和文献(如上所示), 还有明显的中华白海豚三亚种群。
在三亚海拍摄的中华白海豚种群
图片:李松海等(2016)
中华白海豚于1989年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动物,并于200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其中,珠江口最大的中华白海豚种群(2,637头)正以每年2.5%的速度下降,未来50年超过一半的个体将消失,而其他较小的种群也将面临更高的灭绝风险。
也许你会好奇地看到这些令人震惊的数字,并采取无济于事的保护措施?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华白海豚陷入如此严重的危机?
02 更窄的生活圈和朋友圈
鲸鱼和海豚研究专家郑瑞强博士说,栖息地衰减(填海造地、沿海建设、海洋工程等导致栖息地丧失)、人为活动(土地污染、过度捕捞、废弃渔具、海洋噪音等)和种群隔离是影响中国白海豚生存的三个主要威胁因素。
栖息地腐烂是近海白海豚的主要威胁因素。我国海洋经济飞速发展,垦区、海岸建设、海洋工程等工程建设产生的水下噪声、悬浮污泥不仅严重影响白海豚的日常觅食、栖息地、交配等活动,还影响鱼类活动,间接影响白海豚的食物来源。环境污染、填海造地工程等更容易造成白海豚栖息地的减少和破碎化,进而影响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换。
对人工活动的干扰也对白海豚的生存构成巨大威胁。例如,过度捕捞导致白海豚的食物来源数量减少,甚至导致白海豚和人类抢购鱼类,使一些白海豚在身上留下令人震惊的痕迹 - 在进食时用船或螺旋桨划伤背鳍;这些损害生物体机能的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在白海豚体内含量丰富,白海豚体内的含量远高于其他鱼类。
种群隔离是中华白海豚种群繁育的最大挑战。目前,中国白海豚的栖息地严重支离破碎,许多种群因年龄增长而老龄化,导致种群结构越来越不合理。珠江口和厦门的白海豚种群可能有遗传分化,而汕头白海豚种群目前90%的时间都在觅食(白海豚的正常觅食时间一般为60%),生育率很低。
以广东省东部水域(汕头)中华白海豚(13头)的小种群为例,2008年一只名叫"梁叔叔"的雌性海豚生下了一只小白海豚"福星",代表着一个希望的种群,在世界上死亡不到一周;对于大多数哺乳动物来说,种群数量下降到这个数字,等待着它们唯一的命运 - 种群灭绝。
梁叔叔(左)和他死去的孩子复兴
03 保护措施杯水车工资,需要你我参加
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中华白海豚的保护情况,努力完善法律,建立保护区,提高公众保护意识,尽可能为中华白海豚打造安全的家园。
然而,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评估,近年来中华白海豚的数量一直呈下降趋势。这也提醒我们,我们目前向白海豚迈出的一步保护措施是不够的。例如,我国现有的中华白海豚保护区,虽然保护了中华白海豚的部分栖息地,但也减少了对人为活动的干扰,但它无法完全覆盖其主要栖息地。同时,近年来对陆基污染的有效控制减少了海洋污染物对白海豚的影响,但在处理海洋塑料和废弃渔具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此外,如何对近海繁育和捕捞活动进行科学规划和有效监管,也将直接影响白海豚的栖息地质量。
中华白海豚的保护重点是种群的延续和与生活环境的和谐共处,如果只注重白海豚个体数量和白海豚在一定区域内的"人身"安全,而不改善水质、栖息地环境、食物来源等整体生活环境, 白海豚仍然面临着巨大的生存挑战。要解决这些系统性问题,我们需要全社会的参与,需要人们形成保护白海豚的意识和行动。
04 白海豚与海洋文化
从人类祖先记录生产生活的岩画到从生物图像演变而来的汉字,伴随人类活动的生物一直是自然与文化之间的联系。作为近岸的旗舰物种,白海豚也是沿海渔业文化的纽带,也是集体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广东、台湾等东南沿海地区,人们借助民间活动、口述故事等,将白海豚称为"妈祖鱼"(在信仰妈祖文化的粤台地区,每年3月23日,三妈祖的生日,人们都要进行祭祀活动, 传说中,当他们面对大海崇拜妈祖时,经常看到大海中的白海豚跃出水面。在那个古老的时代,人们以为白海豚是妈祖的骑乘,那么白海豚就被誉为"妈祖鱼",作为好运神兽,与白海豚和谐相处,直到今天。
泉州天宫《妈祖鱼》画
中华白海豚也是一种定居物种,它们出生在那里,从那时起就已经在那里长大了。数百万年来,白海豚一直活跃,捕食并参与河口和近岸浅水区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这些海洋生态系统与中国东南沿海的人类生产和生活高度吻合。人类活动直接影响其生存,其生活条件直接反映海洋环境的健康,对河口和海洋生态系统具有指示性影响。这些都与我们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保护中华白海豚就是保护自己,"只有当白海豚活着的时候,我们每年才会钓鱼。
资源
《南华早报》2021.中华白海豚随后误入漳州西江水域!有皮肤感染的迹象,南华早报。
肖玉生.中华白海豚的现有数量和生存状况。海洋与渔业, 2020 (2): 20-21.
高光银、陈海亮、陈曦等 2017年度珠江口白海豚搁浅死亡案例分析.海洋与渔业, 2018(11): 68-69.
鲸鱼和海豚救援的案例. . .海洋与渔业, 2020(5): 36-39.
广东省海洋水产厅.广东省海洋环境状况公报(2010-2017).
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香港海洋生物(2006-2021)。
https://www.opcf.org.hk/tc/conservation-research/local-conservation-efforts/local-marine-life-stranding-investigation#stranding-cases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海南岛搁浅记录专业数据库。
http://www.cetacean.csdb.cn/portal/list/index/id/1.html
杰斐逊·托马斯·A和史密斯·布莱恩·D.使用IUCN红色名录标准重新评估印度-太平洋座头鲸的保护状况。海洋生物学进展, 2016, 73 : 1-26.
熊猫 2016年6月。世界自然基金会科学"和"危险"的威胁级别是多少?世界自然基金会。
张伟 (2016).关注科学:为什么大熊猫已经从"濒危"减少到"脆弱"(如图)。新华社。
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6-09/13/c_129279824.htm
[11]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数字分布图的元数据。https://www.iucnredlist.org
农业和农村事务部(2021年)。http://www.forestry.gov.cn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官方网站。
https://www.iucnredlist.org/search?query=Cypraea%20tigris&searchType=species
王贤燕, 苗兴, 吴福星, 于晨轩, 刘文华, 朱曦.厦门与珠江口近海中华白海豚分布的调查研究,台湾海峡,2012,31(02):225-230。
[15] 陈兵瑶,杰斐逊托马斯A,王林等。中国海域印太座头鲸色素沉着格局的地理变化[J].哺乳动物学报,2018,99(4):
[16] 杰斐逊TA。印度-太平洋驼背海豚的种群生物学
香港水域。维尔德尔·莫诺格。2000;144:1–65.
[17] 李松海等。海南岛西南部印太座头鲸首次记录[J].海洋生物多样性记录, 2016, 9(1)
农业部。中国白海豚保护行动计划(2017-2026).农业农村部官方网站.
郭一玲.2017年广东省江门市中华白海豚种群及其饵料资源调查.
崔梦刚.广东省江门水域中华白海豚空间分布格局及社会结构研究.山东大学, 2020.
山东大学对广西三义湾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 Osbeck1765)的分布和种群进行了调查。2016
于丹, 郑瑞强.2021. 广东东海最后13只白海豚,志宇.
王晓晓.中华白海豚觅食生态学研究.广东: 汕头大学, 2018.
王贤燕,钟明定,吴福星等厦门湾中华白海豚:威胁与防护对策。应用海洋学报, 2021, 40(1): 154-162.
陈梅.2017. "中华白海豚能和我们一起走多久?".景观保护中心。
[26] 莱瑟伍德S、里夫斯和福斯特·塞拉俱乐部鲸鱼和海豚手册。海豹海妖塞拉俱乐部书籍手册,1983年
转载声明:本文为智宇原创,图表由原作者制作,如需转载,请留言后台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