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大钊后人:长子官至正部级,孙子获七一勋章,清廉家风一脉相承

作者:滕飞讲坛历史

熟知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李大钊是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的。其实,在李大钊被敌人抓捕之前,完全是有机会离开。只不过,当时的革命工作离不开他。这才落入了敌人之手。

李大钊后人:长子官至正部级,孙子获七一勋章,清廉家风一脉相承

1926年4月6日,奉天军阀指挥北京警察出动300多名军警,闯入苏联使馆军营,逮捕了李大钊一家。

李大钊被捕后,遭到敌人的严刑拷打,但他依然不屈不挠,严守住了秘密,他在狱中写下了著名的《狱中自述》。这篇约2700字的文章,是他对革命无限忠诚的历史见证,也是一首正义之歌。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被判处了死刑。 当天下午2点,李大钊从容地走向绞刑架。他牺牲时年仅38岁。由于当时在奉天军阀的恐怖高压下,他的遗体一直没有安葬。

李大钊后人:长子官至正部级,孙子获七一勋章,清廉家风一脉相承

1933年4月,中共地下党组织为李大钊发起公开葬礼。就在李大钊牺牲六年以后,他才入土为安。那么,自从李大钊牺牲以后,他留下的五个孩子,命运如何?

长子李葆华

李大钊牺牲的时候,他的长子李葆华才18岁。他眼睁睁地看着父亲牺牲,却无能为力。那种孤独无助是他一生也难以忘记的记忆。而父亲的死对他的触动很大,从那以后,他不仅憎恨反动军阀,更继承了父亲未完成的事业。

李大钊后人:长子官至正部级,孙子获七一勋章,清廉家风一脉相承

在后来的人生中,李葆华用他的经历真正诠释了什么叫虎父无犬子。

长大后的李葆华像父亲一样走上了革命道路。在抗战时期,他曾多次组织爱国运动,又多次冒着生命危险与敌人搏斗。

李大钊后人:长子官至正部级,孙子获七一勋章,清廉家风一脉相承

建国后,李葆华先后担任过许多重要的职位,为新中国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比如说,水利部第一副部长、贵州省委第二书记等等。不论他在什么岗位上,都会兢兢业业,为人民服务。

我们常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然而,李葆华在担任重要职位时,不仅没有用个人的权利为家人谋私,而且还把所有的亲戚得罪了一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据了解,在李葆华担任省委书记时,穿得都是粗布麻衣。他习惯和基层的人员打成一片。因为他知道,这样可以更好地工作。就像在水利部工作一样。他经常去村里和工厂里,和大家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后来老百姓还给他取了一个绰号——李青天。

有一次,新疆的朋友送了几袋新疆葡萄干给家人。李葆华的两个儿子回家看到以后,直接撕开吃了起来。对于这件事,李葆华十分生气,他教育两个孩子:“我的权利只服务为人民。不能因为做了一点工作就收礼,这不是共产党人做的事。”

这样的作风,他的亲人自然不会得到任何好处,如果有亲友来委托他办事,他也毫不犹豫地拒绝。就这样,他才当了一年的省委书记,家里所有的亲戚都得罪了一遍。有时候,亲戚会说李葆华太无情。但是他却不在意。因为他知道,坐上这个位置不是为了家人谋私,而是为老百姓谋福利。

后来,李葆华还担任过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等重要职位,虽然官至正部级,但是他在生活中一直十分的低调。直到2005年去世,家里几乎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陈旧的椅子,弹簧坏掉的沙发,陈旧的脸盆等等。

李大钊后人:长子官至正部级,孙子获七一勋章,清廉家风一脉相承

在只有十多平米的卧室里,除了书以外,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李葆华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走过了他辉煌的一生。

次子李光华

生于1922年,李大钊去世时年仅4岁。那时候,他对父亲还没有什么概念。不过,在他的人生中,对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大哥。在大哥的影响下,长大以后的李光华选择了和哥哥一样的道路——投身革命。

李光华11岁时,母亲因劳累过世。失去双亲的李光华在生活中并没有失去家的温暖。后来,在党组织的关怀下,渐渐地成长了起来。长大后的李光华渐渐明白了父亲牺牲的意义。从那以后,革命的种子在他心中发芽。

1938年7月4日,16岁的李光华参加了冀东暴动。在骚乱中,他头部受了重伤。之后被日伪军追杀。在党组织和老乡的帮助下,经过多次转移,他逃了出来。1940年18岁的李光华来到了延安,第二年便入了党。

新中国成立后,大陆高度重视科技发展和建设。党组织认为李光华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苗子。于是,他被调入中科院电子研究所后,在中国科学发展领域,付出了毕生的心血。 2012年李光华走完了他完美的一生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大女儿李星华

李大钊英勇牺牲后,李星华继承父亲的遗志,于1932年入了党,参加地下革命工作。“9月18日”事变后,国民政府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一步步后退。在这种情况下,1935年爆发了12.9学生运动,李星华也参与其中。

李大钊后人:长子官至正部级,孙子获七一勋章,清廉家风一脉相承

新中国成立后,李星华一直从事教学和文学工作,曾经在师范大学附中任教。她撰写的《回忆我的父亲李大钊》成为了中国宝贵的文化和精神财富。 1979年11月,李星华在协和医院去世。

二女儿李炎华一直走在教育教育的道路上。年轻时在家乡当小学教师,后进入冀东建国学院为新中国建设培养人才。

小儿子李欣华也热衷于教育。曾任北京大峪中学校长。但解放后不久,大峪主动上访贫困山区任教,后留在那里担任校长。

在李大钊的孙子辈子中,有一个人也十分出众。他就是李葆华的次子李宏塔。李宏塔出生于1949年5月,李宏塔是听着爷爷的故事长大的。

16岁应征入伍,退休后在合肥化工厂当工人。 1978年4月,李宏塔入了党。32岁时,通过个人努力,晋升为副处级干部,随后在这一级工作了17年,直到1998年才成为正处级干部。

在李宏塔的整个成长过程中,从来没有靠着父母半点关系。这完全是他自己的努力和奋斗的结果。父亲李葆华去世后,有人问李宏塔:你父亲留给你多少遗产?

李宏塔:“我们是李大钊的后人,不需要什么遗产,只要有精神遗产就够了。 "2008年,儿子李刚柔结婚了。面对同事的红包,李宏塔不肯收,即使是收了,婚礼的第二天也全额退还了回去。

李宏塔:“不需要红包,这是我们家的传统。”

2021年6月29日10:00,李宏塔被授予“7月1日勋章”。李宏塔在接受采访时说:“老一辈一直在为我树立榜样,而我做得还不够。”他还表示,要把勋章送到李大钊纪念馆。

李大钊后人:长子官至正部级,孙子获七一勋章,清廉家风一脉相承

为建国献身,为建国而战,为强国而奋斗。李大钊三代人用最简单的方式告诉我们什么是"斯人已去、精神不死"。

作为英雄的后人,他们一直坚持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国家建设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努力。相信李大钊的精神和英雄事迹将永远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