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每日荐书#日本“古典俳句三大家”小林一茶俳句精选

作者:非哥笔记

#非哥2022年荐书#第206本,天天都读书,一天读一本。

一本书,每人根据自己的需求,能够摘录若干条对自己有用的知识点,就叫作读书。读书并不是非得全盘吸引一本书的内容,也不是要记住多少。读书是本着实用主义,解决现实问题,为用而学,学了就用。知识的内化和应用,是一个螺旋式重复的过程。是以多读同类书,可以反复强化记忆。

书名:《这世界如露水般短暂:小林一茶俳句300》

作者:日/小林一茶

点评:

日本江户时代俳句诗人小林一茶(1763—1827),与松尾芭蕉(1644—1694)、与谢芜村(1716—1783)并列为日本“古典俳句三大家”。

俳句是日本诗歌的一种形式,由(“国际化”后经常排列成三行的)五、七、五共十七个音节组成,始于十六世纪。文字简短,翻译成中文后,呈三行排列。有一种独特的节制美。但节制之余,却充满了丰富的意象。文字虽少,却余韵无穷。或反转出奇,或场景多元,或视角不一,或实虚互换,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在方隅中见天地之寥廓。法国作家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说俳句是“最精练的小说”。古龙小说,即深得俳句之精髓,貌似文字游戏般的玩法,却释放出超强之爆破力。“蛙鸣,鸡叫,东方白”、“天广,地阔,秋天正秋天”,小林一茶的这两首,若不署名,还会以为是“古龙体”。

诗与诗人的经历是一体两面,无特殊之经历,则难以出名诗。所谓“诗穷而后工”,于小林一茶体露无遗。流浪半生,五十余岁初婚,几个小孩均夭折,妻子亦早逝,十年光景,仍旧颠沛不已。二婚几个月即离婚,复归孤独穷寂。知其一生,方可识其俳句之深韵。

试着解析其一首俳句。

原文:

老狗

领路——

到墓园祭拜

解析:

人与狗,墓园,场景顿时浮现脑中。

狗是老狗,所以识途,故而墓中人或逝已久。

由狗领路,而非他人,故而此人只身扫墓,无亲人。

幸而还有老狗做伴,减少几分孤寂,平添几分温暖。

寥寥数字,道尽无穷况味。小林茶一的悲凄人生,于此毕现。再结合作者半生方成家,十年间,妻儿皆入黄泉,在此背景下,携狗一条,孤身祭奠,实乃与“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异曲同工。片言只语,短小精悍,道尽人生。徘句的魅力真是玄妙无穷呀。

#每日荐书#日本“古典俳句三大家”小林一茶俳句精选

◆ 译者序

与松尾芭蕉(1644—1694)、与谢芜村(1716—1783)并列为日本“古典俳句三大家”的日本江户时代俳句诗人小林一茶(1763—1827)。

俳句是日本诗歌的一种形式,由(“国际化”后经常排列成三行的)五、七、五共十七个音节组成。这种始于十六世纪的诗体,虽几经演变,至今仍广为日本人喜爱。它们或纤巧轻妙,富诙谐之趣味;或恬适自然,富闲寂之趣味;或繁复鲜丽,富彩绘之趣味。俳句具有含蓄之美,旨在暗示,不在言传,简短精练的诗句往往能赋予读者丰富的联想空间。法国作家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说俳句是“最精练的小说”,而有评论家把俳句比作一口钟,沉寂无声。读者得学做虔诚的撞钟人,才听得见空灵幽玄的钟声。

俳句的题材最初多半局限于客观写景,每首诗中通常有一“季题”,使读者与某个季节产生联想,唤起明确的情感反应。试举几位名家之句:

我看见落花又回到枝上——啊,蝴蝶

——荒木田守武

如果下雨,带着伞出来吧,午夜的月亮

——山崎宗鉴

海暗了,鸥鸟的叫声微白

——松尾芭蕉

刈麦的老者,弯曲如一把镰刀

——与谢芜村

露珠的世界:然而在露珠里——争吵

——小林一茶

他洗马,用秋日海上的落日

——正冈子规

这些俳句具有两个基本要素:外在景色和刹那的顿悟。落花和蝴蝶,月光和下雨,镰刀和刈麦,露珠和争吵,落日和洗马,海的颜色和鸟的叫声,这类静与动的交感,使这极短的诗句具有流动的美感,产生令人惊喜的效果,俳句的火花(罗兰·巴特所谓的“刺点”[punctum])往往就在这一动一静之间迸发出来。

他的苏格兰籍译者说他是日本的彭斯,他的美国籍译者诗人哈斯(Robert Hass)说他是微型的惠特曼或聂鲁达,认为他的幽默、哀愁、童年伤痛、率真、直言,与英国小说家狄更斯有几分类似。

二十世纪的西方诗坛自俳句汲取了相当多的养分:准确明锐的意象、跳接的心理逻辑、以有限喻无限的暗示手法等等:1910年代的意象主义运动即是一个显明的例子。从法语、英语到西班牙语、瑞典语……我们可以找到不少受到俳句洗礼的诗人——法国的勒纳尔(Jules Renard,如《萤火虫》——这月亮掉在草地上!),美国的史蒂文斯(Wallace Stevens,如《十三种看黑鸫的方法》)、庞德(Ezra Pound,如《地下铁车站》——人群中这些脸一现:黑湿枝头的花瓣),墨西哥的塔布拉答(José Juan Tablada,如《西瓜》——夏日,艳红冰凉的笑声:一片西瓜)等皆是。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Tomas Tranströmer),在年轻时就对俳句深感兴趣,从1959年写的“监狱俳句”到2004年出版的诗集《巨大的谜》,总共发表了六十五首“俳句诗”(Haikudikter)。周作人在1920年代曾为文介绍俳句,他认为这种抒写刹那印象的小诗颇适合现代人所需。我们不必拘泥于五─七─五、总数十七字的限制,也不必局限于闲寂或古典的情调,我们可以借用俳句简短的诗型,写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事实上,现代生活的许多经验皆可入诗,而一首好的短诗也可以是一个自身俱足的小宇宙,由小宇宙窥见大世界,正是俳句的趣味所在。

在最为世人所知的三位日本古典俳句大师中,松尾芭蕉一生创作了约千首俳句,与谢芜村数量达三千,小林一茶则多达两万两千首。

何以以“一茶坊”为俳号?一茶在他《宽政三年纪行》一作开头说:“信浓国中有一隐士。胸怀此志,将宇宙森罗万象置放于一碗茶中,遂以‘一茶’为名。”英国诗人布莱克(William Blake,1757—1827)说“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日本著名俳句学者、作者山下一海曾各以一字概括日本古典俳句三巨头诗作特征:芭蕉——“道”;芜村——“艺”;一茶——“生”。

他穿过拥挤的人群

手持

罂粟花

中秋圆月——

用外套遮掩

欲望和尿

黄莺

一边尿尿,

一边念妙法莲华经……

傍晚的柳树

向洗濯的老婆婆

弯身致意……

青苔的花在

它小裂缝里长出来——

地藏菩萨石像

蝴蝶飞舞——

我一时

忘了上路

连门前的树

也安适地

在傍晚纳凉……

莲花——

被弃的虱子们的

收容所……

春风,以

尾上神社之松为弦

欢快奏鸣

牡丹花落,

溅出

昨日之云雨……

凉风——

在梦中,

一吹十三里

秋风——

从东西南北交相

吹来

外面是雪

里面是煤烟——

我的家

雨夜:欲眠的心

一朵朵数着——

花落知多少……

秋夜——

旅途中的男人

笨手笨脚补衣衫

天广,

地阔,

秋天正秋天……

闪电——

横切过雨中,

让凉意也带电!

仿佛为夏天的

山脉洗脸——

太阳出来了

足下何时来到了

我的足下——

小蜗牛?

人生最后一觉——

今天,他同样

发声驱赶苍蝇…

一枝,即让

京都的天空成形——

啊,梅花

“春来了……”

第一音方出,

四野皆绿

夏日原野——

一阵雷声回响于

我的空腹里……

汤锅里——

银河

历历在目

秋寒:

所到之处,家家户户

入门各自媚

一锅

一柳

也春天

在春天

有水的地方

就有暮色流连

蟾蜍,被

桃花香气所诱,

大摇大摆爬出来

西瓜已经放了两天,

更清凉了——

仍没有人来……

蜗牛想:那蝴蝶

气喘吁吁急飞过

也太吵了吧

即便树下的草

闻起来也是香的——

啊梅花

在我的影子

旁边:

蛙影

清晨的天空颜色

已经换穿

夏天的衣服

一叶——对黄莺,

就是一顶帽子:

啊,红叶

猫头鹰那一副

行家鉴别的表情——

啊,梅花

雪融了:今夜——

胖嘟嘟,圆嘟嘟的

月亮

随散落水面的

樱花的拍子猛冲吧——

小香鱼!

傍晚的樱花——

今天也已

成往事

故乡,像带刺的

玫瑰——愈近它

愈刺你啊

露珠的世界:

然而在露珠里——

争吵

下雪的夜晚:路边

小贩——僵冷得

貌似七十岁……

春雨,

大哈欠——

美女的脸上

松鸡啼叫——

云朵随其节奏

快速前进

流浪猫

把佛陀的膝头

当枕头

寒舍的跳蚤

消瘦得这么快——

我之过也

即便是蚤痕,

在少女身上

也是美的

山村——

中秋满月

甚至来到汤碗中

乌鸦踱步,

仿佛在

犁田……

成群的蚊子——

但少了他们,

却有些寂寞

轻轻盖在

酣睡的狗身上——

啊,一片叶子

请就位观赏

我的尿瀑布——

来呀,萤火虫

柴门上

代替锁的是——

一只蜗牛

瘦青蛙,

别输掉,

一茶在这里!

啊,小蝴蝶,

来来去去数着澡池里

一颗一颗头……

今年夏天

连我茅屋上的草

都变瘦了

啊,这人世——

竟连在叶子上写诗

也被责备!

在我家,

元旦

从中午才开始

一代一代开在

这贫穷人家篱笆——

啊,木槿花

月亮匆匆一瞥,

莺声短暂一现——

良夜已过!

闪电——

蟾蜍一脸

关他屁事的表情

一只乌鸦,代表

我,在元旦

早上的水里洗澡

小孩子模仿鸬鹚,

比鸬鹚

还像鸬鹚

再而三地逗弄

逗弄我们——

一只飞萤

以扇为尺

量花身:

好一朵牡丹!

在门口,亲切地挥手——

那棵柳树……

两只鹿

互舔彼此身上

今晨之霜

远山

在它眼里映现——

一只蜻蜓

个个长寿——

这个穷村庄内的苍蝇,

跳蚤,蚊子

山中的蚊子啊,

一生都没尝过

人味……

屋角的蜘蛛啊,

别担心,

我懒得打扫灰尘……

与老松为友,

我们二人

不知老之将至……

笼中鸟

羡慕蝴蝶——

看其眼便知!

秋日薄暮中

只剩下一面墙

听我发牢骚

老狗

领路——

到墓园祭拜

就像当初一样,

单独一个人弄着

过年吃的年糕汤……

新年首次做的梦里

猫也梦见了

富士山吧?

以花丛为地毯的

它的秘密通路——

一只日本猫

一只苍蝇、两只苍蝇……

我睡觉的榻榻米变成了

观光胜地!

夜虽短,

对于床上的我——

太长,太长!

骤雨:

赤裸的人骑着

赤裸的马

小婴孩吸着

圆扇的柄

代替母奶

春风轻吹:

原野上一顶接一顶的

淡蓝色伞

疾行的云

缺乏塑造云峰的

见识

看起来正在构思一首

星星的诗——

这只青蛙

一本书,看完后,是根本记不住的,因此,需要进行摘录做笔记。一本书,看完后,成果就是几条或几十条摘要。将书看完,就是所谓的读薄的过程,就是抓重点的过程,看后的摘要成果,再行反复记忆和实践。

所以,我看书,求速度,快速看完。看快看慢,其实最终的收获都差不多。看书,就是按己所需,抓取书中重点。记忆本就是靠不住的,看得慢,也并不代表就记得多,第二天仍然是一半多都要忘记的。何况,记忆本就不属于看书这一步骤。

这种快速摘取要点的读书法,我称之为“淘金读书法”。

#每日荐书#日本“古典俳句三大家”小林一茶俳句精选

天天都读书,一天看一本。

摘录书籍之精华,让您花更短的时间,即可掌握各种资讯。

请关注下《非哥笔记》,以便及时接收最新资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