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综合布线系统日常维护与管理

由于数据中心是一个高密度的计算环境,其中会存在大量的线缆。如果在设计之初不给这些线缆进行合理的路径和空间规划,建设完成后不做好记录跟维护,那么随着数据中心的运行和扩展,线缆将失去控制,拥挤不堪。最终影响数据中心内的制冷能力,甚至无法维护。同时还存在另外一种情况,机房在初建完成时布线是非常整齐与合理的,由于管理、维护不善使得其变得凌乱不堪,增加故障风险,所以综合布线系统实施之前的设计以及实施后的维护是非常重要的。

综合布线系统维护与管理工作大致可以分为日常管理、日常维护、故障排除和布局整改四项内容,下面主要小编将重点介绍系统日常管理及日常维护。

::: hljs-center

综合布线系统日常维护与管理

:::

传统的布线日常管理:

综合布线系统的日常管理是指对综合布线跳线、配线的位置调整和标签变更以及台账的更新,便于日后维护寻找根源。一个标准化的信息机房对所有的变更在实施前应填写变更派工单,经相关主管批准后方能实施。变更结束后应在变更派工单上填写变更后的状态,并将变更过程中出现的情况人工记录在变更派工单上。变更完成后,应将纸质的配线台账及时变更,同时上交变更派工单按期装订成册集中管理,以便日后查询所需。

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平台管理:

通过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平台管理,首先要进行综合布线系统信息的初始化,初始化工作包括搭建机房场景、绘制模型、创建设备之间端口连线、机柜、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以及线缆资源的自定义属性记录等等。初始化结束后针对日常的变更管理有两种方式:第一种,当变更不紧急的情况下,需要先在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平台上做规划和设计,包括新上架的设备要摆放在什么位置,选择哪两个端口创建连线等信息,在通过工单系统发送(邮件、微信、钉钉等)给具体实施人员,实施人员按照工单内容去做相应的工作,不可随意发挥。第二种,当变更紧急来不及规划时可以先到机房实施然后再把变更结果补录到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系统。

通过可视化工具管理带来的好处是:第一,可视化、电子化的记录工具代替传统的纸质记录方式是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必经之路;第二,可视化记录工具方便查看复杂的链路信息,非专业网络运维管理人员也能看的懂;第三;当故障出现时能够快速查询故障原因并且快速定位故障和处理故障;第四,方便保存,同时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成本。如果是上面提到的第一种变更情况不仅可以减少人员频繁进出机房同时规划者能永远掌握机房准确信息。那么,如果是第二种先干活在补录,把可视化系统单纯的作为记录工具,代替原来的纸质方式记录也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一步,当所有重要信息记录都准确之后再去扩展其他功能。

下面我们再来谈一谈有关综合布线系统的日常维护

传统综合布线系统的日常维护:

日常维护是指综合布线系统在正常运行期间,定期进行保养及检查。根据配线台账数据(这里指的是纸质的excel表格台账)检查机房内双绞线、面板、配线架、跳线上的标签是否与台账一致,根据实际情况对所变更的台账或者标签进行更改,同时将脱落的标签补全,将粘连不牢的标签固定好,更换有损伤的标签。检查线缆是否捆扎整齐,有无随意乱拉的飞线、跳线等,对不用的线路及废线、弃线应该及时进行清理。

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平台管理:

通过移动端扫描设备或者线缆上的二维码就可以查看到我们想要了解的信息,而不是再拿着EXCEL表格一点点的去机房现场核对,首先表格的信息不一定全部是准确的,其次,人工核对难免还是会有遗漏和出错的地方。

::: hljs-center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