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91年,浦安修临终前给杨尚昆写信:希望您亲自审查彭老总的传记

作者:趣史研究社

老一辈革命家身上都顶着各种各样的光环,但他们的婚姻生活往往一言难尽,有些是因为战争年代的阴差阳错,有些是建国以后的特殊历史所致。

彭德怀和第二任夫人浦安修就是这样一对,他们一度是同志们羡慕的神仙眷侣,后来不得不分开。

她用自己的后半生来弥补这段感情,还在临终前写了一封信,希望杨尚昆能够亲自审查彭总的传记。

1991年,浦安修临终前给杨尚昆写信:希望您亲自审查彭老总的传记

杨尚昆

为彭德怀而活着

1978年,中央拨乱反正,在为彭德怀平反后,主要领导同志认为浦安修与彭德怀是有真感情的,是在外部压力下被迫离婚的,所以仍然认定她是彭德怀同志的夫人。

浦安修也很有原则,从来不在公开场合说自己是彭德怀的夫人,尽一切可能帮助相关干部群众恢复名誉,最后她还把彭德怀的遗产一分不剩地分给彭德怀的旁系亲属。

这时,张闻天的夫人刘英为了让这位老姐妹振作起来,说既然你们的感情还在,不如做些有用的工作,整理一下彭总的生平事迹,让人们能够弄清是非曲直,对他也算有个交代。

于是浦安修找到杨尚昆,希望能够得到帮助,中央军委非常重视,专门成立了编写组。

1991年,浦安修临终前给杨尚昆写信:希望您亲自审查彭老总的传记

彭德怀夫妇

浦安修和编写组成员一起搜集文献资料和彭总生前留下的文章,不但要进行大量文字工作,而且为了精益求精,她不顾年事已高,亲自跋山涉水重走长征路。

尤其是涉及彭总的军事活动,一路上查访档案,拜访群众,力求完整客观地反映彭德怀的生平全貌。

长时间的劳累让她的眼睛又肿又痛,医生告诉她如果再不休息治疗的话,就有双目失明的危险,可浦安修心意已决,表示一定要把彭德怀的传记写好,这样才能治好自己一生的心病。

在她的努力下,出版了《彭德怀自述》等书籍,尽管是以个人名义进行的,也足以告慰彭德怀了。

1991年,浦安修临终前给杨尚昆写信:希望您亲自审查彭老总的传记

浦安修

这部自述一经出版,就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这是一部用血和泪凝聚而成的作品,让成千上万的读者能够深入了解彭德怀,实际上也推动了中央编纂的《彭德怀传》的面世。

当时浦安修患上了乳腺癌,不顾病体想要参加《彭德怀传》的编写工作,中央考虑到她的身体情况,又根据回避的原则,请她退出编写组,她服从中央的安排,但仍努力做一些协助的事情。

1990年,浦安修癌症晚期,住进了301医院,经过几个月的治疗也没有好转。

浦安修自知时日无多,就叫来外甥媳妇黄碧华,让她代笔给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杨尚昆写了一份信。

1991年,浦安修临终前给杨尚昆写信:希望您亲自审查彭老总的传记

浦安修

信中说为彭总伟大光荣的一生树碑立传,是自己多年来的心愿,编写组做了大量工作,一部分正在送审,一部分正在修改,非常希望对彭总能有正确的评价,以弘扬正气教育后代。

她在最后以恳请的语气拜托杨尚昆:

“您是最了解彭老总的老战友,我希望彭老总的传记能得到您的亲自审查,但考虑您国事太多,恳请您能加以关照,委托有关组织或指派专人负责传记的审稿工作。重托了!”

写完绝笔的第二天,浦安修就与世长辞了。

1991年,浦安修临终前给杨尚昆写信:希望您亲自审查彭老总的传记

彭德怀(左)

杨尚昆在看到这封信后,也不住地叹息,当场表示自己对这件事责无旁贷。

1997年,《彭德怀传》终于出版了。

浦安修的后半生,其实是在为彭德怀而活,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应该感谢浦安修,她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将彭德怀坎坷而伟大的一生展现在世人面前。

而对她本人来说,这也算是弥补了对彭德怀的亏欠,毕竟曾经的那段感情,让她终身难忘。

1991年,浦安修临终前给杨尚昆写信:希望您亲自审查彭老总的传记

彭德怀

曾经的模范夫妻

浦安修出生于当时江苏省嘉定县的一个书香门第,姐妹三个都考进了北京师范大学。

大姐浦洁修和二姐浦熙修在校期间接受了进步思想,参与了爱国活动,在两位姐姐的带动下,浦安修在北师大附中的时候,就参加了我党领导“一二九”学生运动。

那时她可能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和一位英勇善战的大将走到一起。

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党发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在陕甘宁边区开展民主建设,这吸引了大批进步知识分子的热情,他们千里迢迢来到延安,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浦安修就出现在这批青年之中,因为秀外慧中,她很快就被大家誉为“延安四美”之一。

浦安修与彭德怀的初次见面是在一场排球赛上,当时年过40的彭德怀与原配夫人刘坤模婚姻破裂后,一度心灰意冷,表示自己终身不娶。

1991年,浦安修临终前给杨尚昆写信:希望您亲自审查彭老总的传记

浦安修

包括毛主席在内的很多中央领导人,都关心彭德怀的个人生活,不过彭德怀性情执拗不太好劝,就拜托性格开朗善于做思想工作的李富春留意此事。

不久,李富春主持召开了一个知识分子座谈会,会议的目的也很明确,革命者也是人,帮助干部们牵线搭桥也有利于安心工作嘛。

彭德怀自然也在受邀请之列,茶话会开始后,他一眼就看到那个排球赛上白净苗条的姑娘,于是走过去寒暄起来。

浦安修自报姓名,一旁的李富春也帮忙介绍浦安修的基本情况,彭德怀一听很感兴趣,和她一五一十攀谈了起来。

谈话结束后,他和浦安修握了手,笑着说:“今天很高兴认识你!”

1991年,浦安修临终前给杨尚昆写信:希望您亲自审查彭老总的传记

浦安修与彭德怀

最后在李富春的鼓励下,彭德怀终于下定决心,向浦安修表露衷肠。

别看彭德怀外表硬朗,其实内心是个文艺青年,他给浦安修写了一封情书,一句“我爱你,也爱你的家乡,愿与你同归”,秒杀了多少甜言蜜语。

1938年10月,彭德怀和浦安修在延安举行了简单的婚礼,一些老朋友聚在一起庆贺,滕代远拿出一个月的津贴,买了些猪肉、花生和苹果,虽然条件简陋,也是热热闹闹地高兴了一回。

彭德怀抗日重任在肩,结婚后没几天就返回前线,组织部门为了照顾这对新婚夫妇,把浦安修安排在八路军总部机关工作。但彭德怀以大局为重,告诉浦安修这样影响不好,于是浦安修调到了隔壁的华北局工作。

1991年,浦安修临终前给杨尚昆写信:希望您亲自审查彭老总的传记

浦安修与彭德怀

战争年代生离死别是避免不了的,彭德怀和浦安修也经历过一次有惊无险的事件。

1942年5月,日军对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一支先遣队突然袭击了八路军总部驻地,彭德怀指挥大家突围,因为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部队损失较大,副参谋长左权就是在这次战斗中牺牲的。

事后点名的时候,彭德怀一阵心酸,始终不敢点浦安修的名字,他显然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最后还是警卫员发话要去找浦安修,彭德怀流着眼泪说她肯定是牺牲了。

谁知道过了一阵,浦安修突然出现在面前,原来她和队伍失散后,一直在寻找总部机关的下落,只是好多天没有进食,在总部附近的一间小屋里饿昏了过去。

1991年,浦安修临终前给杨尚昆写信:希望您亲自审查彭老总的传记

浦安修与彭德怀

彭德怀喜出望外,但在众人面前,他还是一板一眼地说:“我还以为你活不成了,彭德怀的老婆可不能被敌人活捉!”

浦安修一时委屈哭了出来,彭德怀赶紧哄她说,谁让你是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的老婆哟。

新中国成立以后,彭德怀担任西北局书记,驻在西安,这才把浦安修接过来过了几天安稳日子。

可是彭德怀却突然“失联”了,浦安修有些焦急,只打一个月后她才知道,原来彭德怀去北京开完会就奔赴朝鲜战场了,为了保密才没有通知家属。

后来还是在洪学智的安排下,浦安修瞒着彭德怀到志司看望他,路上还不小心受了伤,彭德怀又惊又喜,但公私分明,不愿意搞特殊,让浦安修住几天就赶紧回去。

1991年,浦安修临终前给杨尚昆写信:希望您亲自审查彭老总的传记

彭德怀

庐山上的风暴

1957年,浦安修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生活过得充实而美好,可就在1959年暑假时,她收拾行李准备去庐山找彭德怀团聚,没想到一场风暴平地而起,彻底打破了这份来之不易的宁静。

浦安修临行前给彭德怀打电话,本来高高兴兴的,却听到彭德怀以低沉的语调劝她不要来。浦安修不明所以,还是坚持来到庐山,她长期在后方工作,缺乏斗争的历练,一时间六神无主,整日以泪洗面。

1991年,浦安修临终前给杨尚昆写信:希望您亲自审查彭老总的传记

浦安修与彭德怀

庐山会议结束后,彭德怀搬到北京西郊的挂甲屯居住和劳动。

在这段艰难的岁月,浦安修和彭德怀的感情出现了裂痕,另外浦安修因为彭德怀的牵连,被免去了北京师范大学的职务,更让两人之间的裂痕越来越大,她开始慢慢疏远,把家里的生活用品一点点搬走,最后连家也很少回了。

彭德怀看在眼里,当然明白她的意思,拖下去也没有意义,于是趁着见面的机会,拿出一个梨切成两半,对她说:“你要想分离,咱们就分梨。”

浦安修思考片刻,把梨吃了下去,随后向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提出想和彭德怀离婚的想法。

1991年,浦安修临终前给杨尚昆写信:希望您亲自审查彭老总的传记

彭德怀一家

杨尚昆是彭德怀的老战友,不忍看到劳燕分飞,回复浦安修说可以划清界线,但不一定要离婚。这次便没有离成,两人处于分居状态。

当彭德怀直肠癌晚期,在医院奄奄一息时,浦安修害怕节外生枝,最终也没见彭德怀最后一面。

这是她一生的遗憾,所以在经历过沧桑巨变之后,她心怀内疚,不顾自己体弱多病,克服种种困难也要为彭德怀树碑立传,彭总泉下有知也可以瞑目了。

参考资料

《彭德怀自述》.人民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