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头豹联合沙利文发布《2022年中国智能视频会议协作市场报告》

作者:头豹

头豹研究院联合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简称“沙利文”)对中国智能视频会议协作市场进行了深入调研,联合发布《2022年中国智能视频会议协作市场报告》,以传统智能视频会议协作与新兴视频会议协作为核心研究对象。

本报告在《2021年中国智能视频会议协作市场报告》的基础上,从市场动向、需求特点等维度进行信息更新并深度剖析,并围绕技术发展、需求演化等维度,研判市场竞争格局及市场发展前景。

智能视频会议协作是以视频会议为核心的企业通讯一站式服务解决方案,可划分为传统与新兴两大类,其中依托于云的新兴视频会议协作解决方案将是最重要的发展方向

智能视频会议协作的基础能力是通过运用现有通讯网络和数字信号压缩技术,将音、视频、数据信号集成处理并实时发送至远端,实现即时、可视、交互的信息沟通,进而促进点对点、点对多、多对多的各行业用户信息沟通、协作及提高决策效率。

根据产品形态及交付形式,智能视频会议协作市场可被简要划分为传统视频会议协作及新兴视频会议协作。传统视频会议协作是指基于MCU架构、以硬件设备及专线传输为核心,基于嵌入式架构向客户提供视频会议服务;新兴视频会议协作是指基于云计算架构,以人工智能等功能为核心,基于SaaS模式向客户提供视频会议服务。

头豹联合沙利文发布《2022年中国智能视频会议协作市场报告》

传统视频会议协作系统凭借其在安全性方面的绝对优势,以及产品高品质、高定制等特性,在公检法等政府用户领域享有稳定的市场。新冠疫情加速了企业级用户视频会议需求的爆发,依托于云计算的新兴视频会议协作系统凭借部署灵活、性价比高等优势迅速打开中小企业市场;2022年上半年疫情反复巩固企业需求,新兴视频会议协作不断渗透的趋势已经明晰。虽则疫情后需求存在回落的现象,但在企业数字经济进入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新阶段的背景之下,企业级用户的视频会议协作需求将持续增长,依托于云的视频会议解决方案也将是最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头豹联合沙利文发布《2022年中国智能视频会议协作市场报告》

“云+端”一体化解决方案有望成为厂商有效破局手段。预计于2026年,中国智能视频会议协作行业规模将达到160.3亿元。传统视频会议协作受限于其目标市场,以存量主导,市场增量需求趋近饱和。以华为为代表的传统视频会议厂商未来有望凭借客户资源及产业链整合优势构建“云+端+屏” 一体化协同智能会议室解决方案,实现传统市场向新兴市场的自然延展;以腾讯为首的企业协同办公平台式厂商有望通过“云端一体” 的解决方案实现业务层面的突破。

元宇宙的兴起有望提升视频会议协作临场感及沉浸感。元宇宙的兴起为视频会议协作大幅提升体验感提供了新的机会——虚拟现实与视频会议协作的融合。比如使用自己的一个“化身”(数字人)参会发言,搭配身体语言和微表情来传递信息;还可通过搭配AR/VR设备,进入“虚拟会议室”。未来元宇宙将进入视频会议协作应用生态构建阶段,以强交互、深入渗透为特点,虚拟现实全景社交将成为虚拟现实终极应用形态之一。

中国智能视频会议协作用户可主要划分为政府和企业级两类,企业级用户出于价值及成本需求,未来更偏向于选择云视频会议协作产品

传统视频会议协作方案以硬件MCU及专线传输为组成,核心的目标受众为政府类用户,即公、检、法、司等政法机构及大型央国企;以云计算为底层架构的新兴视频会议协作系统的目标用户为常规企业级用户,尤其是中小企业。

政府级用户功能需求强烈,价格敏感度低,更适合传统视频会议协作产品,而新兴视频会议协作系统有望在非敏感部门业务应用中实现部分场景替代。企业级用户中,新兴视频会议凭借体验感好且价格低的竞争优势,向中小企业用户持续渗透;头部企业目前偏向传统视频会议协作产品,但出于价值需求,未来转向云视频会议协作产品的可能性较大。

头豹联合沙利文发布《2022年中国智能视频会议协作市场报告》

未来市场将针对纵深垂直化场景差异化生长。政务、金融、教育、医疗、制造等行业对智能会议协作的需求特点不尽相同。以政务行业为例,中国政务市场中,机密场景占85%以上,其中主要包括应急指挥、工作汇报、远程调度、远程审讯等场景,基于专网的传统视频会议产品更能够契合政务要求以及市场需求。作为对传统视频会议产品的补充,云视频会议在非涉密业务中渗透率将提高。

头豹联合沙利文发布《2022年中国智能视频会议协作市场报告》

传统视频会议协作厂商以“硬件+解决方案”为主要模式;新兴视频会议协作厂商包含平台型和SaaS型两大类,生态是决定未来发展的关键

安全性与价效比是两类视频会议协作最主要的差异。传统视频会议协作解决方案系统主要依托于硬件MCU及专线,两者分别负责视频信息流处理交换与信息传输,本地化部署以及专线传输的方式意味着传统视频会议协作解决方案在安全性上相较于新兴视频会议协作解决方案有着先天的优势。而新兴视频会议协作性价比更优,其年均使用成本不及传统型视频会议厂商的1/10。

头豹联合沙利文发布《2022年中国智能视频会议协作市场报告》

传统视频会议协作厂商以“硬件+解决方案”为主要模式。传统视频会议协作厂商通常以硬件叠加整体会议室解决方案的方式满足下游客户需求。其中硬件包含MCU会控产品、视讯终端、各类显示设备等硬件,具有高价格、高毛利等特性。在市场集中度较高且需求较为稳定的情况下,传统视频会议协作厂商也开始推出轻量化的一体式视讯终端设备、“云化MCU”等概念,或以“云+端”的一体化解决方案,积极向新兴视频会议协作市场布局。

营销系统、业务流融合及产业自研是三大竞争壁垒。政法及大型央国企视频会议市场高度依赖客户资源,构建完善的营销系统并长期维护稳定的客户关系是重要的竞争壁垒。传统视频会议厂商需针对客户系统融合需求及定制开发需求将智能视频会议协作方案与客户垂直行业的业务流相结合,形成在项目竞标过程中技术门槛。除此之外,基于政府级用户对视频会议信息安全性及客户业务流融合的需求,产业链自研及整合能力是该类市场关键的准入门槛,也是底层支撑的竞争核心。

头豹联合沙利文发布《2022年中国智能视频会议协作市场报告》

新兴视频会议协作厂商包含平台型和SaaS型两大类,生态是决定未来发展的关键。平台型厂商主要由互联网及ICT巨头构成,立足于云视频会议“平台”的研发与建设;SaaS厂商主要包括云视频会议SaaS厂商,立足云视频会议“产品”的开发与推广。平台型厂商依托于自身的公有云资源,以低价甚至免费的策略吸引中小型企业客户,将用户向企业微信、钉钉、飞书等协同办公平台导入,以云资源租赁及办公协作套件的方式向用户收取费用。平台将是未来云办公主流形态,即将所有办公协同功能及对应软件整合到单一平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未来生态能力将直接决定新兴视频会议协作厂商的产品竞争力。

价策略、平台生态、服务能力和硬件布局。对于平台型厂商而言,对云视频会议产品基本无直接盈利要求,其定价策略、平台生态两大维度可以降维打击SaaS厂商,占据新兴市场主导地位。SaaS厂商则有可能凭借其定制化服务能力实现破局。平台型厂商和SaaS厂商的发展机遇,一方面在于巩固和强化其原有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在于视频会议协作方案配套硬件生态的布局。平台型厂商和SaaS厂商均可通过拓展硬件方面的布局,提供“云+端”一体化解决方案,提升厂商定制化能力,拓宽用户池,冲出竞争重围。

周期性设备更换、系统性市场出清、突发性需求将为传统型视频会议协作厂商带来发展机遇;未来新兴视频会议协作厂商的发展将趋于平台化、场景化、定制化和一体化

沙利文联合头豹联合设定增长指数、创新指数两大项评审维度,对中国本土供应商智能视频会议协作竞争力进行多因素分层次评估。增长指数衡量竞争主体智能视频会议协作产品性能、服务能力、市场综合表现等维度的竞争力,创新指数衡量竞争主体在智能视频会议协作的技术创新、产业协作等维度的能力。综合评估下,在现阶段华为、中兴通讯、会畅通讯、苏州科达以及亿联网络入围中国智能视频会议协作市场领袖梯队。

华为:华为在传统视频会议协作领域拥有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且华为云WeLink在产品设计之初就将信息安全置于首位,通过业内唯一的芯、端、管、云全链路防护体系,打造广泛适应、全面兼容的全联接安全加密体系。目前,WeLink已获得国家安全体系认证等50多项国内外最高等级安全认证,拥有业界最高级别的安全认证和服务能力。

中兴通讯:中兴融合云平台集成云会议、云协作等多元服务模式,基于PaaS云网边端架构、打造全网络、全连接、全生态的融合云会议方案,适用于政府、行业及企业用户。同时,中兴为业界首家5G视频会议商用厂商,具备超强媒体处理能力和兼容能力、支持双路4K并行传送,单台MCU M9000支持高达1280路4K终端并发接入。

会畅通讯:会畅超视云平台和解决方案入围2021年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解决方案,而自 2022年以来,公司积极横向拓展客户群,深入合作政府级用户。公司携手中国联通合力打造“人大云听会”支持用户线上听会,并为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提供跨国/地区互动与同步直播,目前已独家中标国家视频会议骨干网。

苏州科达:苏州科达深耕专线传统视频会议协作政府、大政法行业客户市场,涵盖公安、检察院等,依靠直销模式,长时间对政法、大型央国企客户资源绑定与维护,持续巩固客户资源壁垒。同时由于标的客户价格敏感度较低,偏好4K清晰、高保真、沉浸性视频会议产品,整体支付意愿及支付能力佳,利润空间大,毛利润70%-80%之间。

亿联网络:亿联网络以SIP业务起步,在辅流优化算法、语音增强、声源定位等音视频技术上具备优势,以保障不同会议场景下语音清晰,持续推进其VCS业务市场拓宽。同时亿联拥有200人的研发团队,坚持核心技术自研,从系统底层算法到芯片算法,从智能终端到云服务平台完全自研开发,持续完善SVC架构,巩固行业口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