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污水塘”变“百鸟湖”黑龙江又多一观鸟地

作者:MtimeTime.com
“污水塘”变“百鸟湖”黑龙江又多一观鸟地

工作人员实时监控东部白鹳的生活状况。蒋辉照片

新华社齐齐哈尔4月26日电(记者姜辉)龙江4月,万树咀,一阵清风掠过,惊动了湖面无数的鸟儿。它靠近城市,距离候鸟蜂拥而至的齐齐哈尔南站不到5公里,不乏东方白鹳,绿头鸭等稀有濒危物种的国家级保护动物。然而,十年前,这是一个污水池,污水流淌,每个人的鼻子都被遮住了。

“污水塘”变“百鸟湖”黑龙江又多一观鸟地

一群红喙鸥在水面上飞翔。鲁邦照片

日前,记者一行人从齐齐哈尔南站下车,向西南方向行驶,不到10分钟,一个大池塘进眼,岸边草不时惊动一片鸟儿。

"根据东北林业大学发布的报告和我们的景区观察,这里现在有204种鸟类,数量已经超过10万只,其中国家保护的动物如东方白鹳、绿头鸭等,这里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百鸟湖'。据景区负责人王振涛介绍,全球统计绿头鸭现在不超过1000只,过去都是在这里短暂停留的过境,我们发现今年有20多对已经定居在巢穴。这里有很多鸟类,如凤凰,白鹳,格拉斯霍,苍鹭等。在北方,想要看到大簇的鸟儿并不容易,但在"百鸟湖"中,鸟群特别多。

“污水塘”变“百鸟湖”黑龙江又多一观鸟地

蜻蜓在树上筑巢。鲁邦照片

为了观鸟,记者一行人乘船来到湖边。"向前看,那一棵树是我们鸟类的人造巢穴,有些鸟类已经定居在其中。王振涛说,目前,"百鸟湖"面积80%为池塘、湖泊、沼泽等各类湿地,鸟类无处不在。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保护学院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期间完成的监测报告显示,该研究所通过定期观察共记录了15只鸟类,33种和104种83,177只鸟类。其中,国家级保护动物共有东方白鹳1种,二级保护动物有白鹳、黑颈、红颈、红颈、红、普通有5种鸭子、黑喙鸥、凤尾鱼、斑鸭、红头鸭、大白鹳、苍鹭等珍稀鸟类。本地区食物丰富,人为干扰少,鸟类种类多,数量多。本区域共有分布在东北的5种,拥有东方白鹳344只,具有很高的科学和社会价值。

在"鸟湖"景区的办公室里,电脑屏幕实时显示鸟巢中东方白鹳的状态。"我们在'鸟湖'的7个区域安装了监测系统,可以全天24小时监测东方白鹳等珍稀鸟类的习性,没有死胡同,不仅保护了鸟类的安全,而且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王振涛告诉记者,10年前,这里的"鸟湖"是亚洲最大的污水处理氧化池,是1970年代齐齐哈尔市政府人工建造的,污水流过,臭天,行人都在四处走动。"我是齐齐哈尔人,玩小知道这个氧化池,后来我成立了一家环保科技公司,从2008年开始在氧化池中使用真菌试验,到2011年,处理结果开始结出硕果。

在谈到爱鸟的初衷时,王振涛告诉记者,2011年6月,他和爱人来到了氧化池。"我们看到一对非常红眼睛,非常漂亮的鸟,后来我们知道它被称为黑颈蜻蜓。一只鸟的背上有四只小鸟,另一只鸟一直从嘴到嘴进食。我想,这也是大自然的生活,这个6口之家非常和谐快乐,然后像鸟儿一样,从那时起我就组织公司员工沿湖巡逻,禁止鸟类,鸟类。这也是这些年来将能量投入这个氧化池的根本原因。

“污水塘”变“百鸟湖”黑龙江又多一观鸟地

蜻蜓在水中嬉戏。鲁邦照片

"我们的下一步是加强对鸟类生存环境的管理,主要是改善水质,实现良性循环。在鸟类的这一地区,我们明年将继续为东部白鹳建造人工巢穴,为绿头鸭建立特定的活动区域,并允许更多濒临灭绝的鸟类在我们的湖中定居。王振涛说,未来"百鸟湖"的鸟类会越来越多,他可能会用自己10年摸索出的"百鸟湖"管理经验,将鸟类保护经验带到全国,甚至将濒危物种的保护经验带给世界。(完整)

来源:中国新闻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