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曹操本是一代枭雄,为何在朝堂也要小心翼翼?都怪士族势力太强悍

作者:浩然文史

#头条中国史#

曹操本是一代枭雄,为何在朝堂也要小心翼翼?都怪士族势力太强悍

曹操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一个人物,他不像刘备那样宽厚,也没有诸葛亮那般“智多近乎妖”,相反,曹操最为人熟知的一面即是他的霸气与不可一世,时人将曹操称作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这一点也没有夸张。但今人对曹操的了解大多出自《三国演义》,对真实历史中的曹操却了解甚少,更不知道即使如曹操这般的“枭雄”,在朝堂上因为士族势力有时也要小心翼翼,以免遭受指责,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曹操以及对他意义非凡的士族势力吧。

一、曹操早年发展历程

曹操字孟德,出身于东汉末年比较受宠的一个宦官家庭。宦官没有生育能力,曹操父亲曹嵩是被过继到曹家的,这固然使得曹操被迫改换门庭,但也为曹操日后的发展提供了比较好的平台。由于曹操的特殊出身,他在20岁时便得到地方州郡的举荐而进入仕途,此后他又在宦官集团的帮扶下不断升迁。

公元184年,黄巾军发动起义,但此时的东汉王朝已是强弩之末,在派出中央军的同时,号召各地郡守自行组织军队平叛,这为地方势力的崛起以及此后地方尾大不掉局势的形成埋下了伏笔。

曹操本是一代枭雄,为何在朝堂也要小心翼翼?都怪士族势力太强悍

黄巾军起义

在平叛黄巾军的过程中,曹操表现相当出色,在官场上崭露头角,年纪轻轻就担任了济南国国相。曹操认识到宦官势力已然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便帮扶朝中官员铲除宦官集团,后又起兵讨伐奸臣董卓。在战争中,曹操势力不断壮大,他先后击败董卓、袁绍袁术兄弟、吕布等各方势力,完成了一统北方的大业。

二、汉魏时代的世家大族

我们常说隋唐时代的科举制使寒门子弟得以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句话在赞扬科举制的同时,也折射出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在隋唐之前,中国的人才制度其实阻碍了寒门子弟的发展,他们的晋身机会太少了。无论是西汉时期创设的举孝廉制度还是自三国时期开始的九品中正制,都是通过推选产生“人才”。这种推选可不是什么民主选举,尊重民意,而是与血缘、家族绑定。一个人若是出身豪门,只要他不是过于差劲,就能一生享尽荣华富贵。袁绍出身“四世三公”之家,就意味着袁家可以让袁家子弟世代享受荣华富贵。

曹操本是一代枭雄,为何在朝堂也要小心翼翼?都怪士族势力太强悍

出身四世三公之家的袁绍

如果说在大汉帝国的强盛时期,中央与地方政府还能依托强大的政治与武装威慑能力,使各地望族对其臣服,那么当乱世来临之时,世家大族完全就可以脱离中央政府而自立。自东汉末年以来,战乱不断,加之朝廷赋税沉重,农民不得不依附于当地的世家大族,因此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十分独特的“庄园制度”。世家大族往往都有大片土地和庄园,自给自足,逃税农民在庄园里为大族耕种劳作,虽然辛苦但却可以不用再向朝廷纳税,日子能勉强过下去。

上边已经说了,世家大族通过当时的选举制度与自身影响力,可以在政治上把持朝政,而庄园又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免费劳动力与经济资源。为了保障自身安全,许多世家大族还会建立一支武装力量。世家大族在政治、经济甚至是军事层面都开始掌握大量资源,独立性越来越高,话语权也越来越大。

曹操本是一代枭雄,为何在朝堂也要小心翼翼?都怪士族势力太强悍

今天保留下来的大家族的宅院

三、世家大族与曹操的霸业

如果仅凭读《三国演义》,读者肯定以为曹操仅凭借着自身智慧与麾下人才的英勇善战就一统北方天下,但实际并没有这样简单。《三国演义》在突出故事流畅性与可读性的同时,也有意无意地对东汉魏晋复杂的社会状况进行删减。在历史上,曹操之所以能够一统北方而成为一代枭雄,除他自身素质过硬外,与当时世家大族以及士大夫的支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曹操出身豪门之家,在20岁便进入官场,并得到“火箭”般的升迁速度。正因如此,曹操清楚地意识到要想击败比他出身更好、实力更为强大的袁绍等人,仅凭武力征伐是很难彻底做到的。要想取得根本性胜利,被各方势力信服,唯有获得士族的支持。曹操起兵后,特别注意笼络各地士族。中牟(在今河南郑州)任家势力十分强大,曹操便将自己的堂妹嫁给出身任家的任峻,两家结为秦晋之好,任家自此成为曹操集团的重要助力。

曹操本是一代枭雄,为何在朝堂也要小心翼翼?都怪士族势力太强悍

颍川荀氏的代表人物荀彧

曹操在年轻时便得到了像桥玄、许劭等名士的称赞,这些人无不是出身士族的重要人物,在社会上影响极大。后来曹操又得到袁绍的提携,袁氏家族的力量就更强大了。曹操还设法通过荀彧与颍川荀氏建立起了联系,颍川荀氏毫不亚于袁氏。由于荀彧的关系,荀氏家族为曹操集团提供了众多人才。荀攸也是荀氏家族的成员,甚至后来的司马懿都是在荀彧的推荐下才进入曹氏集团。

总而言之,曹操之所以可以战胜北方诸多豪强大族,除了他个人出众的能力外,更在于曹操意识到世家大族的重要性,并有意拉拢并与之结盟。正是在世家大族的帮扶下,曹操得以平定北方。

曹操本是一代枭雄,为何在朝堂也要小心翼翼?都怪士族势力太强悍

倪大红版司马懿

文史君说:

曹操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结果,他也没有“开挂”式的男主光环。曹操之所以能够击败比他出身更好、势力更强的诸多势力集团,与他对社会的清醒认知有密切联系。正因为曹操出身大族,所以他比谁都认识到与大族合作的重要性,但同样出身豪门的袁绍却忽视了这些。因此曹操得以在各方大族间纵横捭阖,取得多方信任,并以此彻底击败各方势力,一统北方天下。

参考文献

1、王仲荦:《曹操》,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年。

2、徐扬杰:《中国家族制度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

(作者:浩然文史·小太阳)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团队文史科普自媒体,全网主流平台文史类优质作者。让专业的历史更有趣,让有趣的内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同名公众号(id:haoranwenshi)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