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鹿门山,一座被孟浩然诗化了的山

作者:唐诗宋词古诗词
鹿门山,一座被孟浩然诗化了的山

文 / 初酿

距离湖北襄阳市东南约15公里处,有一座峻峭挺拔、风景优美的山,名叫鹿门山。

传说汉光武帝刘秀曾来此巡游,夜里梦见两只梅花鹿,巧的是,他的侍卫习郁也做了同样的梦。刘秀觉得这是上天的启示,于是命习郁在山上修建一座寺庙,庙前有石碑,碑上刻着梦中所见的两只梅花鹿。当地百姓称这座寺庙为鹿门寺,这座山就被称为了鹿门山。

东汉末年,名士庞德公,不慕名利,数次拒绝刘表的邀请。后来,他携妻儿来到鹿门山,看到此处环境清幽,林木苍翠,遂隐居于此,以采药为生,终身没再出山。

盛唐时,襄阳出了一位文思斐然的才子,他就是孟浩然。一日,年轻的孟浩然读到庞德公的故事,发现庞德公隐居的鹿门山竟然与自己近在咫尺。于是,他多次携友来游,后就长居于此。

清隽的山林,澄澈的泉水,浸润着诗人的心,让他的才思更为敏捷,诗文更加隽永。

在山间的小路上,时常会看到那个风姿倜傥的身影,或三五好友结伴而行,口中互诵着诗文;或独自一人徜徉溪边,一袭青衫一卷诗书,就是一个浪漫的午后。

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

沙禽近方识,浦树遥莫辨。

渐至鹿门山,山明翠微浅。

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

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

金涧饵芝朮,石床卧苔藓。

纷吾感耆旧,结揽事攀践。

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

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

探讨意未穷,回艇夕阳晚。

——《登鹿门山怀古》

晨曦初现,沙禽、浦树都还笼罩在一片薄雾之中,只能走近了才能一睹芳容。山上岩石林立,溪水宛转,犹如画境一般。

踏着晨露,孟浩然和友人一起登山访古,访寻古圣先贤留下的踪迹。这里曾经是庞德公的栖身之所,虽然他早已作古,可隐士遗迹尚存。他的风骨气度,就像山间的清泉,长流不息。

青山绿水的风姿,诗词文赋的内涵,还有早已化为烟云的那些圣贤,在他们口中仿佛都有了生命和活力。可是,游兴还未消减,日光却早已西斜,伴着最后一缕夕阳,他们意犹未尽地乘舟回转。

孟浩然,有着与生俱来的淡雅和悠然。让人不禁想起年轻的李清照,“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同样的清新怡然,也同样的意犹未尽。

鹿门山,一座被孟浩然诗化了的山

隐居鹿门山的孟浩然,就像回归田园的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将整个身心融于大自然之中。远离红尘喧嚣,居于山水之间,静听溪水潺潺、鸟鸣幽幽,卧看云舒云卷、日转星移。

孟浩然在鹿门山的山腰处修建了一所茅屋,草屋竹篱,周围古树参天,溪流环绕。门口一条隐于灌木杂草中的小径,蜿蜒可行。极目眺望,可见山下隐现的村庄和水汽氤氲的汉江。

昨夜一场春雨,将天地间的一切尘埃洗净,山林花木,都有着夺目的清新。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去,诗人就被一阵清脆的鸟鸣惊醒,他伸伸懒腰,走出茅屋。

虽然一夜风轻雨细,但是依然吹落了一院子的花瓣,带着露珠,泛着晶莹的亮光。孟浩然不觉看得呆住了,如此美景,怎能无诗,于是就有了现在人人都会背诵的《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风雨打落了多少春花?也许只有诗人才会有如此细腻的情思。而也只有生性淡泊,不被名利束缚的诗人,才会有如此闲逸的心情。细雨、落花在他们眼中都独具一份魅力,别有一种韵味。

鹿门山,一座被孟浩然诗化了的山

读书之余,孟浩然也经常与友人相聚。他们相聚在丰收的田园,绿树青山,诗酒桑麻,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无一丝违和之感。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过故人庄》

或许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庄,但在孟浩然的笔下,绿树环绕,青山横斜,就像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他和友人临窗而坐,推杯换盏,谈论着桑麻。酒酣之际,推开窗棂,看着外面绿意盎然的菜圃,相约着重阳时一起去看菊花。

这不是一首诗,而是两个志趣相投的知己,娓娓地诉说着家常话。

隐于深山的孟浩然最终还是走出了大山,去红尘阡陌中徘徊了数年。但他发现那里的确不是他想要的世界,于是他又回到了此地。

鹿门山,一座被孟浩然诗化了的山

孟浩然,依旧是那个洒脱不羁的孟浩然,不为名利羁绊,不慕世间繁华。可是他的诗文中还是多了一点红尘烟火,透出一份沧桑之感。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夜归鹿门山歌》

鹿门山,因孟浩然而闻名;孟浩然,也因鹿门山而得到了心灵的升华。笑了,鹿门山就是上天赐予他的宣纸,掐一朵野花,掬一捧溪水,都是诗,都是文;累了,鹿门山就是他栖息的港湾,清凉的竹风,清澈的山泉,为他吹落一身风尘,洗净满身疲惫。

鹿门山,一座被孟浩然诗化了的山

鹿门山与孟浩然,也常常成为诗文中的主题。白居易“南望鹿门山,霭若有余芳”;施肩吾“鹿门才子不再生,怪景幽奇无管属”;陈羽“孟子死来江树老,烟霞犹在鹿门山”。

一首首诗词,描绘着人们对鹿门才子孟浩然的思念和敬仰。因孟浩然,鹿门山也开始在众诗人的笔下流传。鹿门山,就是一座被孟浩然诗化了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