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被低估的开国少将,王震等8人联名为他争军衔,罗帅主动认错

作者:方家说史

大授衔时,徐立清将军主动让衔的事迹成为美谈流传至今,当时有主动让衔的,也有少数将领觉得自己军衔低了,更令人没想到的是,竟然出现了王震、萧克、甘泗淇等8人联名为一位少将争军衔的事。

被低估的开国少将,王震等8人联名为他争军衔,罗帅主动认错

是谁有这么大面子,能让王震等8位老将为他争军衔呢?此人就是谭友林,在开国将帅里面谭友林的名气似乎不大,甚至还不如少将钟伟的名气大,那么王震等8人为什么会觉得他的军衔被低估了呢?

这就得从谭友林的特殊经历说起,谭友林是湖北江陵人,1930年,14岁的谭友林就参加红军了,先后担任过通讯员、宣传员和红3军的军部警卫员等职,到1935年2月成为了红6师第17团政委。

虽然他当上团长的时间晚,但是他是1935年秋就当上了红2军团第5师政委,是当时红军里最年轻的师政委,才19岁,殊不知他这个师政委是拿命拼来的,1935年4月,时任第17团政委的谭友林在塔卧地区与敌人激战。

被低估的开国少将,王震等8人联名为他争军衔,罗帅主动认错

敌人被红军包围后在做困兽之斗,敌人提出团政委谭友林出面进行谈判,为了减 少伤亡,明知是敌人陷阱的谭友林毅然站了出来,果然被敌人打冷枪了,幸运的是只打中了一条胳膊。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一次受伤差点要了谭友林的命,由于当时治疗条件差,在他右臂中的子弹一直没有办法取出来,导致感染,后来在周恩来的安排下,谭友林乔装成青年学生到西安治疗,才取出了子弹。

由此可见在红军时期就是师长的谭友林,其军衔可以高一点,在抗战时期谭友林先是在新四军任职,担任过支队团长和第6支队第3纵队政委,1940年7月出任八路军第4纵队第6旅旅长等职。

被低估的开国少将,王震等8人联名为他争军衔,罗帅主动认错

抗战胜利之初谭友林被调往东北,是支援东北的干部之一,担任过旅长和军分区司令等职,1947年8月成为了东北民主联军独立第2师政委,参加了东北战场上的诸多战役和南下的战斗。

1949年4月,谭友林出任第39军副军长,抗美援朝的时候他仍是志愿军第39军副军长,他率部参加了著名的云山战役,对手是美军骑兵第1师,根据第39军军史记载,战役中第39军歼灭美军和南韩敌军共4046人。

战后彭老总高度评价了第39军,称赞“39军打得好!”之后谭友林回到国内,1951年6月,谭友林被任命为东北军区公安部队副司令,1955年8月转正为司令员,这年授衔时他被授予少将衔。

被低估的开国少将,王震等8人联名为他争军衔,罗帅主动认错

得知他被授予少将衔后,谭友林的老战友,王震、萧克、李达、甘泗淇、贺炳光、余秋里、王尚荣和杨秀山等8人联名给总政治部写信,这封联名信得到了时任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的高度重视。

之后罗荣桓主动找到谭友林,表示自己工作做得不够细致,谭友林对此并不在意,他说:“和我同期参加革命的战友都牺牲了,我现在有家有儿女,还当了将军,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被低估的开国少将,王震等8人联名为他争军衔,罗帅主动认错

谭友林将军的胸怀令人钦佩,他婉拒了罗帅的好意,此后谭友林发展得不错,1983年10月他出任兰州军区政委,是大军区级别的将领,一直到2006年5月22日病逝,享年9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