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44年,晋察冀军区的至暗时刻,任远在日军狱中:同志请勒死我

作者:亦唐历史

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他是出身贫苦的农民子弟,靠着勤奋好学获得了改变命运之契机,入团入党投身革命,成为了一名隐匿于黑暗中的英雄。他又是日军狱中的绝望囚徒,面对严刑拷打咬紧牙关,在至暗时刻下心中光明。

最终迫于无奈他向战友请愿,并随即说出了那震撼人心的六个字:同志,请勒死我。

他就是任远,取自任重而道远之意,那么究竟是怎样的局面,会令这位坚定不移的战士一心求死,之后的他又是何等结局呢?

1944年,晋察冀军区的至暗时刻,任远在日军狱中:同志请勒死我

知识改变命运,毅然投身革命

任远本名马嘉善,1919年出生于陕西省绥德县的一户农民家庭,算上他,家里已经有七个孩子,这给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其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贫农,没什么钱更没什么文化,为了养家糊口只得更加努力,四处务工贴补家用。

出生在这般家庭之中,任远能够接受教育的机会堪称渺茫,但所幸苍天眷顾,自幼时起,他便展现出了超强的学习天赋。因为没钱上学,任远只能在村口的私塾旁偷偷听课,一来二去之下学习成绩竟比屋内的同学还要好。

教书先生啧啧称奇,连忙找到任远父母,主动提出了减免学费希望别让天才埋没,而老两口见儿子如此出息,最终也是咬了咬牙,掏空了家底将其推上了求学之路。

当然,此时的任远父母还不清楚,正是这一举动,将会造就一个怎样的传奇,他们只知道,接下来的日子里要多找几份零工,少吃几顿肉,尽可能的不会放弃。

所幸,任远没有让父母的努力付之东流,他拼命地汲取知识学习文化,没过几年便以全县顶尖的成绩考上了陕西省立师范学校。

1944年,晋察冀军区的至暗时刻,任远在日军狱中:同志请勒死我

这在古时候就相当于考上了进士,毕业后不说官运亨通,也能做一名先生获得不菲的佣金。家乡父老欢欣雀跃,但显然,任远的志向不止于此,在学校内他从未想着前途,只想着能奉献微薄之力改变中国之危局。

故而在接触到共产主义思想后,任远被深深吸引,他清楚这就是中国的救赎之路,也明白这才是他今生唯一的事业。

就这样,任远先后入团入党,开始了一边学习一边参加运动的革命之路。任远的天赋很高,对我党的理念研究得也比他人深入,于是没过许久,延安方面便注意到了这位新人,组织上特批给到了他远赴延安深造的机会,而他也没让首长失望,不光文化知识过关,还表现出了超强的侦查保卫天赋。

本着因材施教的理念,组织上将任远安排进入了抗大学习,学成后恰逢抗日战争全面打响,又将其调往了晋察冀军区实习。

在军区内,任远的勤奋刻苦一览无余,每一项工作他都竭尽全力完成,每一个情报他也都会用生命去捍卫。好钢就该用在刀刃上,因而在亲眼目睹了任远的能力后,党组织也是彻底放心,他们交给了任远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前往河北东部,也就是靠近东北三省之地刺探日占领区的虚实。

1944年,晋察冀军区的至暗时刻,任远在日军狱中:同志请勒死我

这一任务不可谓不艰巨,彼时的东三省在日军的经营下宛如铁板一块,日伪部队在此地犬牙交错,还有国民党军统、中统不知敌友,想要从这里获取有效的情报宛如虎口拔牙。

我党不少情报人员都在此地牺牲,因而对于任远来说,说是丝毫不惧是假的,他也是人他也会怕,不过思虑再三后,最终革命的信仰还是战胜了恐惧,他接下了任务星夜兼程赶赴冀东,开始了正式的敌后之旅。

刚到冀东时,任远便被这里的复杂局势吓了一跳,在其接头地点之旁便是日本关东军的驻地,可以说只要稍不小心就会性命堪忧。可任远却并没有退缩,他想着来都来了,即便是虎口自己也要拔一颗牙下来。

本着这样的意志,任远成功潜入了敌后,他巧妙地运用了在抗大所学的知识,以及自己摸索出的规律,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搜集到了大量的情报。例如军事部署、当地的民意民情,不仅如此,之后他又联合了大量本地不愿沦为亡国奴的东北军民,在敌人腹地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不单为东三省未来的解放奠定了基础,还打乱了数次日军的进攻规划。

如此壮举,任远可谓是居功至伟,使得就连向来沉稳的聂荣臻聂帅都佩服不已。

彼时已经是1944年,日寇已经如同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多久,因此任远也是按照上级的命令回到了晋察冀军区稍做休息。久违的平和令任远倍感欣慰,然,就在他稍稍放松之际,一场巨大的危机却正在悄然酝酿。

1944年,晋察冀军区的至暗时刻,任远在日军狱中:同志请勒死我

重重包围不幸被俘

1944年10月16日,冀热边特委各个机关单位发起了一场会议,包括任远在内共有近八百名我党大小干部参加,为的正是研究并开展为当地百姓减租减息的各项问题。

会议上大家踊跃发言,眼看计划的雏形就要建立,然而就在这时意外却突然发生,村外枪声四起,一支五千余人的日军师团俨然对我方呈现出了包围之势。

这是怎么一回事?原来,是此前一位运送情报的干部被敌人发现,他本人虽然英勇赴死,身上的情报却意外被日军破译,这才酿成了这次危机。

不过现在却不是纠结责任之时,该怎样突出重围才是重中之重,可敌我力量相差悬殊,日军五千余精锐部队,我军算上文职干部也才只有区区几百余人,敌人以逸待劳早已设下了埋伏“静候佳音”,我军却只能摸黑前行。

这哪里是突围分明就是送死,因而无奈之下众党员干部只得选择分头分时突围,能跑一个算一个,争取为革命留下火种。

这一决定效果是显著的,本来的死局被我军打破,最终有百余人逃出了敌人精心布置的包围圈,只不过另外的五百余人就没那么幸运了,其中430人当场牺牲,150人不幸被俘,而任远亦是其中之一。

1944年,晋察冀军区的至暗时刻,任远在日军狱中:同志请勒死我

得知此消息后,党中央痛心无比,聂荣臻元帅更是当场落泪称:这一战是我华北军区损失最大的一次。

然而事已至此多说无益,该怎样避免之后情报泄露所带来的损失才是关键,倒不是组织上不信任这些被俘人员,实在是他们掌握的信息太过重要,一旦泄露那么整个晋察冀军区,乃至全国的我党组织都将迎来灭顶之灾。

尤其是任远,作为当地地下情报组织的关键人物,他的手中不单掌握着大量我军已知的敌军情报,还有多个电台的联络代码,若是他选择了叛变,那好不容易搬回的局势就将再度反复。

当然,我军知晓这一点日军也同样心知肚明,他们通过叛徒的供述知晓,只要拿到任远藏匿的密码本,就可以把八路军的情报网络连根拔起。

那么面对如此危局,任远会作何选择呢?

首先,任远便想到了杀身成仁。

当重伤的任远醒来时,已经来到了日军的监狱,在这暗无天日的环境中,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自杀,因为他虽然坚定不移,却不敢保证日军会使出什么肮脏的手段逼供,与其被动接受严刑拷打,还不如一死了之。

1944年,晋察冀军区的至暗时刻,任远在日军狱中:同志请勒死我

可该怎么死呢?自己重伤不能移动,身边的尖锐物品早就被日军拿走,他的一举一动也尽在日军的掌控之中,真是自杀比活着都难。所幸就在这时看着不远处的水桶,他心生一计,那就是水中毒。

大家或许不知道,其实大量喝水也是能够致人死亡的,尤其是在重伤时,大量水分涌入身体,导致血液被稀释死的只能更快。

说干就干,任远开始不间断地表示口渴,朝看守要了一桶又一桶的白水,紧接着便是一顿狂饮。然而遗憾的是,任远的举动却被日军发现了端倪,一名精通人体构造的军官立刻猜到了任远的目的,他不光命人将水桶拿走,还严格控制起了任远的饮食,以防他再度自杀。

计划失败了,同时任远也迎来了敌人更加残酷的折磨,各种大刑用了个遍,区区几日他便已经不似人形。可即便如此任远也依旧咬紧牙关没有透露半分,见到日伪特务,他甚至还用尽了全身力气破口大骂,骂得要多难听有多难听,为的就是令敌人恼羞成怒,从而给自己一个痛快。

可让任远没想到的是,面对自己的“污言秽语”,这群畜生非但没有生气,反倒还越发优待,不单派名医治疗他的伤势,还派来了一名中国人悉心照顾。

任远绝望了,他知道敌人这是笃定了自己是个大官,想要慢慢磨,只要不叛变,他将迎来的就是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1944年,晋察冀军区的至暗时刻,任远在日军狱中:同志请勒死我

无奈,任远只得选择绝食,每天饭不吃水不喝,就连那位被派来的同志他都爱答不理。还是直到几天后,一次偶然间的抬头,任远这才认出了那人的身份,此人名叫李永,和他一样也是地下情报人员,并且幸运的是,李永的身份没有暴露,敌人一直认为他只是个基层战士。

任远喜出望外也再度燃起了希望,不过这希望却不是逃出去,而是他想让李永动手,了结自己的性命。

“同志,请勒死我”

这便是开头时任远一心求死的原因所在,的确与其继续饱受折磨,死在自己同志的手里确实是上上之选,可令他感到意外的是,犹豫片刻后,李永却选择了拒绝,他含着泪说道:

“同志,并非没有其他选择,就算没有,面对革命战友我真的下不了这个手...”

见李永如此,任远也是暗暗叹气,不过转念一想,他却从对方的话中受到启发,随即想到了一个绝妙的选择——诈降

1944年,晋察冀军区的至暗时刻,任远在日军狱中:同志请勒死我

绝地求生,挽回败局

为何选择诈降呢?日军真的会相信吗?其实这一点任远也不知道,他只知道自己不能就这么死了,就算是死,也要在临死之前最后再“坑”敌人一次。

任远的计划是这样的,他知道如果是直接选择投降,日军必然不会相信,所以他便决定潜移默化地让日军看出自己的“软弱”。

任远开始效仿古人,做出了投降前必做的举动,他先是要求日军为自己更换监狱、提高饮食、衣着待遇,随后眼看敌人认定自己即将投敌,又犹犹豫豫的说出了一些无关痛痒的情报,例如我党地下人员的潜伏地点、我党地下机构的组织构成等等。

这些情报,任远说的都是八分真两分假,地点、构成都是真的,可日军却不知道,早在一年前这些驻地便已经尽数荒废,待到他们赶到现场实施抓捕时,不单会无功而返,还能让组织上有所察觉,知道他并未叛变而是在继续努力。

可问题来了,待发现被耍后,难道敌人不会气急败坏吗?

1944年,晋察冀军区的至暗时刻,任远在日军狱中:同志请勒死我

当然会,而这也正是任远计划的一部分,当日军问起情报为何有误时,他直接表示之前是还没做好心理准备,但现在可以告诉你们一个天大的秘密,任远故作犹豫半晌后才说道:

“山海关警备团团长张爱仁你们知道吧,他就是我的诚意,此人正是我党在日伪军内部身份最高的间谍。”

那么这个张爱仁又是何许人也呢?原来就在一年前,他真的向我军表达过投奔之意,表示愿意和我党合作,以求战后能够谋求个一官半职。

我党自然是欢迎弃暗投明者的,于是时任晋察冀军区第十三军分区司令员、政治委员的李运昌将军便与其达成了协议:由张爱仁为我党提供弹药、物资,而我军则负责接应其麾下的伪军起义。

起初,计划进行得十分顺利,张爱仁竟真的给我军送来了大批的物资,可谁成想就在起义的关键时刻,我军情报人员却发现,这竟然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阴谋!

哪有什么起义,在双方约定好的地点赫然驻扎着大批的日军精锐,可以说若是我军没有事先察觉,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1944年,晋察冀军区的至暗时刻,任远在日军狱中:同志请勒死我

这下子张爱仁可把我军得罪大发了,正因如此任远这才会想到将他供出去。任远考虑到之前日军任务失败后,肯定怀疑过内部是否存在奸细,而张爱仁又真的和我军有过联络,说他是奸细,就算日军不信也肯定会思量思量。

故而为了确保敌人上钩,任远说完张爱仁的名字后,随即就像模像样地编起了故事,他表示张爱仁其实在很早之时就接连投靠了国军和我党,他一直在二者中间纠结,还是直到上次埋伏才坚定了信念,不信的话可以仔细想想,去年的包围计划天衣无缝,为何我军在最后一刻却选择撤离呢?还不是张爱仁为何获取上司的信任,又不愿意得罪我军?

听闻此话,日军各个将领茅塞顿开,于是当即他们便派人抓捕了张爱仁,不仅对其进行了一顿严刑拷打,最终即便没有确定他间谍的身份,也还是将其发配到了矿上贬为了一名劳工。

张爱仁倒台,任远在日军心目中的地位自然是水涨船高,而在日军的信任下,任远也是再度出击,他先后供出了多份假情报,先是让多名伪军头目被敌人冤杀,更是让我军的情报系统数次摆脱危机。

几次三番下来,任远已经成了敌人内部的“香饽饽”,日军高层将他立为了“榜样”,为此还特地解除了软禁,为他准备了豪宅豪车以示鼓励。

1944年,晋察冀军区的至暗时刻,任远在日军狱中:同志请勒死我

任远终于感受到了久违的自由,不过现在却并不是放松的时候,如何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返回根据地仍然是困扰着他的关键问题。

该怎样与组织上取得联系呢?任远陷入了沉思,可还没等他做出行动,组织上却率先上门,一位地下工作者历尽千辛万苦,这才终于买通了守卫见到了任远,同志相见二人紧紧相拥哭作一团。

情绪稍缓后,任远当即汇报起了这一年多来的工作,但那名同志却打断了他并说道:

“莫管其他,咱先回家...”

就这样,任远终于回到了日思夜想的组织,聂荣臻元帅亲自为他接风洗尘,酒过三巡这才问起了发生何事,听闻任远诈降并接连干掉了多个伪军官员后,纵使是久经沙场的聂帅都不由的竖起了大拇指。

抗日战争结束后,按理来说以任远的资历完全可以“重见天日”,来到明面上享受人民的崇拜,然,他却拒绝了这份荣耀。

1944年,晋察冀军区的至暗时刻,任远在日军狱中:同志请勒死我

在短暂休息后,任远毅然决然地回归了“老本行”,于解放战争期间来到北平,继续着特情工作。

在任远的帮助下,大量北平当地的特务机关被连根拔起,数百名特务被他亲自逮捕,可以说北平解放后社会秩序能够维持稳定,他任远功不可没。

新中国成立后,任远也是片刻未闲,他在党中央的亲自委派下,就职于铁道部公安局,在毛主席等人出国访问时同样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此之后,任远便一直从事着秘密工作,为党为人民奉献了终生,可令人感到遗憾的是,直到2019年,任远于北京逝世前,他的身份也始终是个秘密,他也一直是一位隐藏在黑暗中,不被人民所知的老英雄。

十余岁入党参军,八十余载奉献热血,一路上披荆斩棘,人生中几度绝地求生,任远的一生堪称是传奇,而他的故事也正好印证了那句最近十分流行的歌词: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让我们向任远同志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