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生于酋长之家,学拿破仑称帝,戴700万皇冠,娶中国服务生为妃

作者:Wuhaohao
他生于酋长之家,学拿破仑称帝,戴700万皇冠,娶中国服务生为妃

1960年代末,那时的他是47岁的中非共和国总统,位高权重、不可一世;而18岁的她则是一位貌美如花的中国台湾普通女孩。一见钟情后,他很快地将她纳为他“后宫三千佳丽”中之一员,使其成为他众多妻妾中唯一一位“中国爱妃”。

可是,这位“中国爱妃”在获得了一段时间的百般恩宠并为他生下两个女儿后,却于1976年,在台湾驻中非“大使馆”人员的策划和帮助下,抛下亲生的混血孩子和奢华的“皇宫”贵妇生活,只身回到了台湾,从此以后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再也没有与她的这位非洲郎君见面……

他生于酋长之家,学拿破仑称帝,戴700万皇冠,娶中国服务生为妃

中非霸主与中国的“缘分”

今天我们要讲述的这段故事的男主角,曾经是一位中部非洲大地上恶名远扬的霸主和暴君,虽然他倒行逆施的人生“舞台”距离中国十分遥远,但其实他与中国之间还颇有几丝“缘分”。

他是让·贝德尔·博卡萨,作为当时的中非共和国总统,他曾在1976年11月15日率领大队人马来中国进行了为时七天的访问。

在他访华期间,大陆当时的驻中非大使李石先生一直陪同着他,尔后,李石先生又返回中非继续担任大使工作,由于这些原因,所以李石先生有机会多次进出博卡萨在中非首都等地的皇宫,与博卡萨之间有多次近距离的接触。

他生于酋长之家,学拿破仑称帝,戴700万皇冠,娶中国服务生为妃

在1970年代末期的一次晚宴上,博卡萨闲聊之中询问起李石先生的家庭情况,李石先生就随便也问起博卡萨:“您有多少子女?”

博卡萨用狡黠的眼光看着李石先生,颇有些洋洋得意地说:“29个,不,现在是30个,这是有记录的”。

并且,他还更加傲娇地告诉李石先生,他拥有16个不同国籍的妻子,其中还不包括一位已经离走了的来自中国台湾的妻子!

他生于酋长之家,学拿破仑称帝,戴700万皇冠,娶中国服务生为妃

虽然李石先生对非洲大陆的一夫多妻制已经有所了解,也不禁感到吃惊——这么多的妻子!这么多的孩子!而且居然还分为“登记在册”的与数量不可知的、因露水情缘而生下的“无案可查的子嗣”!

正当李石先生有点要惊掉下巴时,只见博卡萨命令人将一个尚在咿呀学语中的两岁女孩抱了过来,他一边逗弄着这小女孩,一边指着孩子告诉李石先生:“你看,这就是那位台湾妻子给我留下的。”

原来这位中非的霸主,还与咱们中国有这样的“缘分”——他曾经迎娶过一位台湾美女为妻!

如果从国家与地区之间政治利益的角度看,这桩跨国婚姻,不过就是当时台湾方面为了逢迎讨好这位中非霸主而积极撮合的一桩顺水人情的“好事”。

他生于酋长之家,学拿破仑称帝,戴700万皇冠,娶中国服务生为妃

想当初,大陆原本已经于1964年9月与中非共和国之间签署了建交公报,并于1965年互派大使,可谁知道,博卡萨于1966年通过发动军事政变上台后,就宣布与大陆断交。

后来,博卡萨为了争取大陆的援助,才又转而通过急急忙忙访华等方式重新与大陆建交。

而对于当初的台湾方面为了讨好博卡萨,所以也就乐得投其所好,把这位被暴君看中的18岁的林碧春“双手奉上”,以期进一步维系与博卡萨政府之间的关系。

他生于酋长之家,学拿破仑称帝,戴700万皇冠,娶中国服务生为妃

若从这位台湾年轻美女林碧春的角度看,这毕竟是一桩婚姻,是一桩决定了她未来命运的人生大事。

所以,就微观个体角度而论,若将他俩之间情爱故事的细节展开,那么这场艳遇里一定少不了“一见钟情”、“海誓山盟”和“郎情妾意”的真情假意,也少不了吃瓜群众津津乐道的香艳桥段。

林碧春是在著名的台湾圆山大饭店邂逅这位中非霸主的。

他生于酋长之家,学拿破仑称帝,戴700万皇冠,娶中国服务生为妃

圆山大饭店

那是1968年,时年47岁上位总统宝座不久的博卡萨应蒋介石之邀到台湾进行政治访问,下榻在专门用于接待外国元首的圆山大饭店,而美丽动人、巧笑靥兮的林碧春当时恰好是该饭店的当值服务生。

博卡萨对林碧春一见倾心,旋即展开了热烈的追求,并竟然直接委托国民政府上门提亲。

如此一来,原本还在犹豫中的林碧春很快就答应了博卡萨的追求,答应跟着他远赴中非,成婚生子。

他生于酋长之家,学拿破仑称帝,戴700万皇冠,娶中国服务生为妃

当时台湾的服务员

林碧春远嫁非洲,与当年昭君出塞的故事之间是否有“雷同”之处不敢说,但至少,她当初可不是出于为“国”献身的动机。

作为一介身份十分平庸普通的女孩,她当初之所以接受这桩跨国婚姻,主要还是梦想着能够一跃成为一国之母,跟着贵为总统的夫君享受富贵荣耀的日子。

然而这段婚姻带给她的,却是日后噩梦般的、不得不“逃出非洲”的日子。

他生于酋长之家,学拿破仑称帝,戴700万皇冠,娶中国服务生为妃

一介武夫的帝王梦

林碧春嫁给中非总统博卡萨后,按理说应该过着神仙般的贵妇日子,可是为何后来又不得不抛下孩子离开非洲回到了台湾呢?

身为“爱妃”的林碧春,其个人际遇当然与她所嫁的这位夫君的人品有着莫大的关系,而她的这位夫君,经历了从顽童到士兵、军官、总统、皇帝、直至阶下囚的六部曲般的起伏人生。

要想知道博卡萨为何会使他的台湾妻子离他而去,就得追根溯源,从他的“发家史”说起。

他生于酋长之家,学拿破仑称帝,戴700万皇冠,娶中国服务生为妃

1921年,博卡萨出生在中非一个富裕的酋长家庭,那时的中非尚未独立,还是一个法属殖民地。博卡萨的父亲因为不服从法国殖民者的命令而被法国人残忍地杀害,他的母亲也随后含恨自杀。

年幼的博卡萨沦为了孤儿,好在有祖父和亲戚抚养他,让他仍然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

还是一个孩童时,他就已经展示出一个喜欢逞凶斗狠而又天资聪明的孩子的各种本领。

他生于酋长之家,学拿破仑称帝,戴700万皇冠,娶中国服务生为妃

他的祖父也许是看准了博卡萨天不怕地不怕和绝不认输的性格,觉得他是一块当兵的好材料,所以就在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强迫他进入法国军队当兵。

虽然法国与他有着杀父之仇,而且一开始他也很抗拒去法国军队服役,但是不久他就发现法国军队里南征北战的生活挺适合他的,他不仅很快适应了军队生活,还在二战中表现得骁勇善战,屡建战功。

因此,他获得了法国当局授予的各种名目繁多的荣誉奖章和奖励,并在二战结束后由普通一兵晋升为上尉。

他生于酋长之家,学拿破仑称帝,戴700万皇冠,娶中国服务生为妃

那个时期的法国人

多年的法国军旅生涯,让他对法国产生了“亲近感”,从心理上对“法国爸爸”有着强烈的依赖,逐渐形成了亲法媚法的心理——这真是“认贼作父”。

但是,他从小的聪明劲儿和长期的军旅生涯,并没有让他的文化底蕴和修养有多少提升,在很大程度上,他的行事风格就是一介武夫。

他生于酋长之家,学拿破仑称帝,戴700万皇冠,娶中国服务生为妃

李石先生就细心地观察到博卡萨“没文化”的两个可笑的细节:

在1976年11月博卡萨作为总统访华的过程中,他对大陆领导人就国际政治局势和非洲问题 的交谈话题表现出兴趣阙阙的样子,几乎谈不出任何个人的见解和观点。

后来,李石先生还在博卡萨本人的引领下参观过他寝宫里的书房,从他书房里一股扑面而来的霉味以及布满灰尘的书籍来观察,这真是一位不爱读书的君王啊……

博卡萨对法国历史英雄拿破仑也无限崇拜,视其为自己的人生偶像。

他生于酋长之家,学拿破仑称帝,戴700万皇冠,娶中国服务生为妃

拿破仑

按理说,一个从小就接受法国军事教育,并在法国军队中成长起来的人,对拿破仑有崇拜之情不足为怪,但是博卡萨内心深处真正羡慕和向往的是拿破仑当年不可一世的权势和称王称帝的豪气,而不是其真正的英明神武。

以拿破仑的“最大崇拜者”自居的博卡萨,执念般地认定了两个“凡是”:

凡拿破仑喜欢的,他都喜欢,其内心戏的潜台词是:物质上的穷奢极欲;

凡拿破仑做过的事,他都要照做一遍,其内心的潜台词是:复辟当皇帝,过一把帝王瘾!

他生于酋长之家,学拿破仑称帝,戴700万皇冠,娶中国服务生为妃

当皇帝的野心就这样恶性膨胀般地深深地根植在一介武夫博卡萨的心里了,他心心念念非得实现这个“帝王梦”不可。他的这些潜滋暗长的心理,为他日后回到中非倒行逆施地复辟帝制埋下了伏笔。

随着1960年中非摆脱殖民统治建立了独立的中非共和国,博卡萨也被法国当局派回了中非,成为中非共和国军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就这样,从博卡萨1960年返回中非这片土地到他于1966年通过军事政变上台成为总统,而后还自封为终生总统和大元帅,他在仕途上一路顺风顺水,高歌猛进,逐渐登上了中非共和国权力的巅峰,一时间风光无限。

可是,他内心仍然不满足,因为,心中那挥之不去的“皇帝梦”尚未实现啊……

他生于酋长之家,学拿破仑称帝,戴700万皇冠,娶中国服务生为妃

登基:前戏与大典

最能够代表博卡萨愚蠢荒诞和贪婪无耻的心理与行为的事例,当数他精心地自编、自导、自演乃至自赏的“登基前戏”与加冕大典。

1976年初,贵为一国总统的博卡萨突然一连几天人间蒸发般地失踪了,这让他手下的官员们大惑不解,只得在博卡萨的一位心腹女总理的率领下四处寻找消失了的总统大人。

当一众高官终于在丛林中的一处隐秘的地方找到博卡萨时,他们都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

果然是 “事出反常必有妖”!

他生于酋长之家,学拿破仑称帝,戴700万皇冠,娶中国服务生为妃

只见博卡萨全身一丝不挂地跪在地上,不停地仰天祷告着:“神,保佑我早日当皇帝!”

博卡萨之所以要自导自演这出滑稽可笑的“登基前戏”,其目的有二:

一来,是向他的部下们含蓄且坚定地吐露自己朝思夜想的“帝王梦”

——这个梦太大、太野、太倒行逆施、太逆历史潮流而动,他自己没底气贸然说出来,所以必须设置这样一个神神秘秘的搞怪场景,才方便他酒壮怂人胆般地理直气壮吐露“真情”;

他生于酋长之家,学拿破仑称帝,戴700万皇冠,娶中国服务生为妃

二来,这也是测试部下对他的忠诚度的一块试金石

——若对他称帝的梦想有任何阻挠或质疑者,都证明了对他的不忠,对于这样的部下,博卡萨会毫不留情地显示出他凶残的本性:绝不轻饶!

凡是对他称帝表示反对不满甚至疑虑者,都遭到了被撤职、被逮捕、被绑架失踪等厄运……

这场“前戏”,充分暴露了博卡萨内心的空虚和底气不足。

他生于酋长之家,学拿破仑称帝,戴700万皇冠,娶中国服务生为妃

接下来,就是正式的登基大典。

1976年12月5日,博卡萨冒天下之大不韪,颁布法令宣布改共和为君主立宪制,并自封为博卡萨皇帝一世。

也即,他不当总统改当皇帝了,终于圆了梦寐以求的皇帝梦。

可是,在他那颗被虚荣与权力欲望塞满了的心里,他认为,当皇帝怎么免得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加冕大典呢?

为此,他又整整策划和准备了一年。

他生于酋长之家,学拿破仑称帝,戴700万皇冠,娶中国服务生为妃

一年后的1977年12月4日,博卡萨在西非首都举行了登基大典,其豪华和隆重程度,堪比当初拿破仑的登基大典。

这里,就无需再赘述早已被西方媒体渲染和描绘过的这场穷奢极欲的登基大典的各种奢华场面了,可以记住两个数字:700万美元和3500万美元。

他生于酋长之家,学拿破仑称帝,戴700万皇冠,娶中国服务生为妃

700万美元是他为登基大典专门在法国定制的皇冠的价值,该皇冠上有多达6000颗闪闪发光的钻石;3500万美元,是这场大典的总花费,因为除了奢华的皇冠,还有从法国等世界各个发达国家搞过来的、典礼上需要向宾客们炫耀的各种奢华物件。

还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对博卡萨这场登基大典的总体感观:土得掉渣,鲜廉无耻!

你也许会疑惑,为了这场大典,他几乎把法国这个全球奢侈品第一大国的那些令人羡慕、金光闪闪的奢侈品都纷纷网罗了过来,为啥还说他“土”呢?

他生于酋长之家,学拿破仑称帝,戴700万皇冠,娶中国服务生为妃

因为首先,这不符合民族精神。

就算是当皇帝,毕竟是当一个已经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的皇帝,何必还非要一副奴才像地跪舔当初的宗主国的奢侈品呢? 要知道,就连为典礼当天的晚宴所准备的各种餐具都是从法国定制的,上面都印着“法国制造”的字样。

其次,财不配德。

博卡萨只是东施效颦般地模仿了他心中的“大神”拿破仑的“形”,但他完全不具备一丁点儿拿破仑的“精气神韵”。

其结果就是,也许人们第一眼会被博卡萨的这些奢侈品所散发出的炫目的奢华感所折服,但只要稍微细加品味,就会觉得倒胃口。

他生于酋长之家,学拿破仑称帝,戴700万皇冠,娶中国服务生为妃

有人说,这是一场最奢华,但也是最腐朽的大典。

“腐朽”二字,真是再贴切不过的形容了!

至于“鲜廉寡耻”,则是他这场奢华大典与当时西非的国力之间巨大的差距对比让人感到的一种愤怒的表述。为这场大典,他厚颜无耻地凌驾于全国财力之上,掏空了国库,花掉了相当于1977年中非全国GDP的一半的钱财,根本不管人民的死活。

身为这样一个男人的“爱妃”,林碧春难道就真没跟着他过上一天穷奢极欲的“好日子”?

他生于酋长之家,学拿破仑称帝,戴700万皇冠,娶中国服务生为妃

失宠 VS 亡命天涯

跟着这样一位挥金如土的“土皇帝”过日子,林碧春自然是享受过一段奢侈豪华的“幸福”时光的。

趁着新鲜劲儿,博卡萨对林碧春这样一位从异国他乡网罗而来的美女表现出了很大的热情和恩宠。

他给她建造了富丽堂皇的宫殿,还把她的家人从台湾接到中非,让这些来自台湾的“亲戚”成为享受荣华富贵的皇亲国戚。

林碧春被博卡萨的恩宠所打动,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博卡萨身上,还为他生下了两个女儿。

他生于酋长之家,学拿破仑称帝,戴700万皇冠,娶中国服务生为妃

可是,用脚趾都可以想到的是,像博卡萨这样一个以“收集”世界各地美女为乐的好色之徒,岂是一个专情的男子?

他对所网罗的任何美女,只要是新鲜劲头一过,那么,始乱终弃就是一套熟极而流的操作手法。

早年间,他被法国军队派往越南服役时,就与一位越南女子结合,还生下了一位女儿,可是他离开越南时还是将这对妻女抛却了……

这次,取代林碧春、成为博卡萨新宠的是一位罗马尼亚籍的金发美女。

他生于酋长之家,学拿破仑称帝,戴700万皇冠,娶中国服务生为妃

据说,这位金发女郎是前苏联投其所好“安排”给他的,一时成为他心尖儿上的新宠,连出国访问也带着她。

当然,这位罗马尼亚籍“妃子”被他玩弄不久后也遭冷落,后来只得被遣送回国。

失宠之后的林碧春被博卡萨被变相软禁,还经常遭受拳打脚踢,甚至,博卡萨还无耻地向她提出将其台湾的妹妹送来“姐妹侍一夫”的蛮横要求。

他生于酋长之家,学拿破仑称帝,戴700万皇冠,娶中国服务生为妃

1976年,忍无可忍的林碧春在国民政府的暗中帮助下,设法逃回了台湾省,至死也未再见博卡萨一面。

人们为“虎口脱险”的林碧春感到庆幸,因为,她所遭受的来自博卡萨的无情和暴虐,其程度比起博卡萨对中非人民所施加的暴虐而言,简直是小菜一碟。

拥有“世界级暴君”和“烤食人肉的皇帝”等恶名的博卡萨,其凶残暴虐的程度,令人发指,早就被西方媒体所报道和揭露。

他生于酋长之家,学拿破仑称帝,戴700万皇冠,娶中国服务生为妃

1979年初,也就是他即将垮台前不久,他还一手制造出了震惊全世界的“虐杀学童”惨案,当时他亲自到监狱监斩,残忍地虐杀了100多名学童……

博卡萨长达13年多的暴君式统治和倒行逆施的复辟行径,终于激起了人民的奋起反抗,1979年9月20日,趁博卡萨出访利比亚之际,之前惨遭博卡萨夺权的前总统达科发起了政变,将博卡萨从皇帝宝座上狠狠地摔了下来。

中非帝国也随之轰然倒塌,这片土地从此又恢复了共和制。

他生于酋长之家,学拿破仑称帝,戴700万皇冠,娶中国服务生为妃

而博卡萨呢,却只落得了一个丧家之犬的悲催命运。

被赶下台后,博卡萨在国外东躲西藏地流浪多年不敢回国,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尽管博卡萨如此媚法,但是当他被自己国家的人民赶下台、想去法国避难时,可是却遭到了他的“法国爸爸”的坚决拒绝。

最后,法国人似乎还是发了一丝慈悲,给了这只丧家之犬一个带点法国味道的避难之处:让他在有着“西非小巴黎”之称的阿比让暂时居住避难了一段时间……

最后,在1996年11月3日,博卡萨因突发心脏病猝死于中非政府的监狱里,结束了其恶贯满盈的一生。

参考文献

[1] 侯俭,博卡萨:20世纪的中非食人皇帝 <期刊>《文史博览》

[2] 刘梦熊,中非前暴君博卡萨<期刊>《文史天地》

[3] 李石,博卡萨称帝前后的所见所闻(一)<期刊>《世界知识》

[4] 李石,博卡萨称帝前后的所见所闻(二)<期刊>《世界知识》

[5] 李石,博卡萨称帝前后的所见所闻(三)<期刊>《世界知识》

[6] 李石,博卡萨称帝前后的所见所闻(四)<期刊>《世界知识》

[7]夏永安,感受非洲──中国前驻中非大使的回忆<期刊>《21世纪》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