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这场草原上的“狂欢节”,快来赴约

作者:凤凰卫视

在中国,每到了七八月的时节,

内蒙一带都很热闹。

这时候草木丰茂、牲畜肥壮,

更重要的是,

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要开始了。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一个传统节日,“那达慕”在蒙语中是“娱乐”、“游戏”的意思,据说最早是成吉思汗为检阅部队和庆功而举办的盛会,至今已经传承近千年。

这场草原上的“狂欢节”,

举行哪些特色活动?

千百年来,

这些特色活动是怎样被传承和发展的?

它们又传递了蒙古族人怎样的生活方式,

对自然的何种态度?

这场草原上的“狂欢节”,快来赴约

我叫尤兰达,来自德国。今天,就跟我一起亲自来到那达慕大会的现场看一看吧。

01

传承:一匹马与一张弓

这场草原上的“狂欢节”,快来赴约

盛会于早上九点正式开始,但实际上在太阳升起前就已揭开序幕。

这场草原上的“狂欢节”,快来赴约

这是一场传统的蒙古赛马比赛,参赛者大多是孩子。他们骑着马朝南面的圣山奔跑,10公里的距离,不需要马鞍,只身坐在马背上,靠的是和马的默契配合。我觉得太不可思议了,他们还那么小。那个穿披风的孩子,在我看来像个超级英雄。

这场草原上的“狂欢节”,快来赴约

蒙古人被称作“马背上的民族”,和马的感情融在蒙古人的血液里。马对他们来说不只是重要的交通工具,更是有灵性的忠实伙伴。

这场草原上的“狂欢节”,快来赴约
这场草原上的“狂欢节”,快来赴约

九点过,我来到了那达慕大会的会场。除了赛马外,族人还会进行摔跤、射箭等活动。在呼伦贝尔的新巴尔虎右旗,巴尔虎通克射箭比赛正在进行中。

这场草原上的“狂欢节”,快来赴约

在这里我遇见一位射箭高手斯乐苏荣,他给我介绍了巴尔虎通克——这个像蛋糕一样的箭靶,还有射箭的规则。我还惊讶地了解到,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巴尔虎传统角弓制作技艺传承人。我觉得很有趣,想和他继续聊聊。

这场草原上的“狂欢节”,快来赴约

斯乐苏荣成长于草原,本是一名木匠,但因从小受家人影响,爱好射箭,在2013年就代表呼伦贝尔市参加了内蒙古自治区的少数民族运动会,获得了一个金牌,三块银牌。

斯乐苏荣:那时一块金牌8万块钱。给我的鼓励和支持还是挺高的。

这场草原上的“狂欢节”,快来赴约

获奖后,看到蒙族传统的角弓制作技艺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几近消失,斯乐苏荣就用一年时间自学了角弓制作技艺,逐渐也把功夫倾注到了弓上。他成了为数不多的传统角弓制作人,坚持用自制的角弓参加国内、国际的比赛。

这场草原上的“狂欢节”,快来赴约

斯乐苏荣的家,摆满了他比赛获得的荣誉

从打造弓胎、制筋、熬胶,到最后的完成,制作一把传统牛角弓,有一百多道工序。一把手工弓的售价,大约在6000元左右。

这场草原上的“狂欢节”,快来赴约

斯乐苏荣的女儿跟他一样喜欢射箭。尽管在城市上学,接触草原的时间变短,但她还是表现出对射箭的兴趣和天赋。

这场草原上的“狂欢节”,快来赴约

斯乐苏荣:她一岁半的时候,我射箭她就喜欢跟着我去,三四岁的时候让她拿那个轻的弓练习,动作就已经挺到位了。现在社会变化快,孩子们的未来让他们自己决定,但我还是希望能更多地回到草原居住。

这场草原上的“狂欢节”,快来赴约

在草原,斯乐苏荣会划出一块射箭场地,甚至举办小型那达慕,教更多蒙古族孩子射箭。

这场草原上的“狂欢节”,快来赴约

02

改良:股份制合作社在草原

那达慕的前身是蒙古族的“祭敖包”。祭敖包这天,方圆几百里的牧民,穿着传统服饰,将自家最好的食物带来献给圣山,祈求风调雨顺、阖家平安。因为世代生息于草原,蒙古族人更懂得保护自然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只有天、地、人三者和谐,人类才得以生存和繁衍。

这场草原上的“狂欢节”,快来赴约

草畜平衡是这里的重要的话题。以前,牧民每家每户使用固定的草场面积,这带来了不少问题。我了解到,这两年开始,一种新的形式——畜牧专业合作社正在被应用。

这场草原上的“狂欢节”,快来赴约

在一个叫芒来的村庄,我遇到了娜喜巴雅尔,她是畜牧专业合作社的第一批成员。

娜喜巴雅尔家以卖牛羊为生,1997年草场划分时,她家分到一万多亩草场,每到换季前,一家人就会用篷车拉着生活必需品,搬迁放牧。

这场草原上的“狂欢节”,快来赴约

娜喜巴雅尔告诉我,羊群需要吃不同的水草,就像人不能只吃米饭,随着时间的推移,牛羊长时间在有限的草场里,羊膘不好,家庭收入难以提高。

2018年,芒来嘎查的牧民,开始思考草场和牲畜整合,共同劳作,建立股份制合作社。

你们最开始的反应是什么?

这场草原上的“狂欢节”,快来赴约
这场草原上的“狂欢节”,快来赴约

开始觉得不行。大家的放牧和轮牧方式不同,各地水草也不同,怎么都觉得行不通。

后来为什么又决定加入合作社呢?

这场草原上的“狂欢节”,快来赴约
这场草原上的“狂欢节”,快来赴约

对于像我们这样,草场面积小的牧户来说,没地方搬迁放牧,租别人的草场又贵,想着加入了合作社可以游牧了。

这场草原上的“狂欢节”,快来赴约
这场草原上的“狂欢节”,快来赴约

2019年,娜西巴雅尔加入合作社,与其他26个牧户,进行了草场和牲畜的整合,如今牛羊可享用的草场增加到了近28万亩,娜喜巴雅尔家的收入,也从卖自家的牛羊,变为合作社发放的工资和年底分红。

娜喜巴雅尔:我们现在看牛,每人一个月有7000块钱工资。合作社之前,一年我们家能挣20万,现在有25万了。像冬天运草、买草料、买饲料都不用操心了,合作社的书记就带着人给送来了。

这场草原上的“狂欢节”,快来赴约

夏季就要过去,娜喜巴雅尔的下一次转场将在9月。到11月,他们还将去往山的南面,迎接零下三十度的寒冬。逐水草而居,不仅为了牛羊肥美,更为了草原长出新绿,孕育下一个丰收。

这场草原上的“狂欢节”,快来赴约
这场草原上的“狂欢节”,快来赴约
这场草原上的“狂欢节”,快来赴约
这场草原上的“狂欢节”,快来赴约

蒙古族人热爱草原和自然,视其为苍天赐予他们的厚爱,他们学习大自然的语言,与万物生灵共呼吸,从草原汲取养分,再用勤劳的双手和虔诚的信仰回馈天地。这里的一切让人感觉放松、舒适和健康,我希望我能带更多的朋友来到这里。

-END-

这场草原上的“狂欢节”,快来赴约

编辑:陈欣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