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美人鱼——儒艮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灭绝的?

作者:天地自然保护团队

儒艮这种被全世界很多国家称为美人鱼的海洋哺乳动物在地球已经生存2000万年以上,儒艮属于脊椎动物海牛目,寿命接近人的长短,长略3米,体重一般在300到500公斤之间,最大甚至接近1000公斤,以海草为食。

中国美人鱼——儒艮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灭绝的?

儒艮——南海鲛人、美人鱼,尾巴有丫型的分叉

儒艮

中国美人鱼——儒艮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灭绝的?

这是海牛,尾巴没有分叉,前肢有趾甲

海牛

儒艮与陆地大象有着共同的祖先,是海洋里唯一只食草的哺乳动物,被称为海中大象,大陆人民称之为南海鲛人,因为它是胎生,乳头长在前肢接近人的位置哺乳幼崽,形似人。儒艮分布很广,除美洲大西洋海域外,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从非洲东海岸到澳大利亚北部沿海,绵延距离长几千公里面积跨度几百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很幸运的是大陆从台湾东海到海南南海部分海域是儒艮的分布区域,其中广西、广东及海南分布带相通并一直绵延到越南湄公河三角洲临近海域,有人认为这个地带的分布儒艮种群是一个相互交流的独立种群,曾经数量庞大。根据1950年代的一个调查,仅仅广西合浦沙田镇附近海域就生活着上千头儒艮,如果加上广西其它地区、广东、海南、台湾及福建地区,中国当时儒艮的数量总数可能有几千头。

中国美人鱼——儒艮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灭绝的?

印太地区儒艮分布图

印太地区儒艮分布图

儒艮在大陆得以长期数量众多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儒艮分布区域的渔民普遍把儒艮视为神兽,几乎没有捕杀与食用,即使误捕也会放生回大海,否则担心有不良报应。但是,从1958年大跃进起这种情况被改变,在极左思潮的鼓动下,社会把崇拜神兽的朴素思想作为封建迷信思想进行批判,当时的基层组织包括公社与大队组织青壮年渔民进行大规模捕捞儒艮与海龟,虽然遭到不少人的反对与抵制,认为捕杀神兽会有不测,但是依然无法阻挡当时的激进行为。

从1958到1962年,短短5年的时间,就有200多头儒艮被捕杀。根据广西水产局资料,在广西合浦地区1958年捕杀14头,1959年捕杀36头,1960年捕杀47头,1961年捕杀51头,1962年捕杀58头,5年间共捕杀216头!渔民通常使用几公里长的拖网进行围剿,在收网的时候一旦发现儒艮就使用标枪投射,直到儒艮被标枪投中,往往鲜红的血液染红大片的海面。有时一次捕获十几头,沙滩上一字排开这些庞然大物,儒艮比较老实本分,基本没有反抗,任人宰割与分食,甚是可怜!

中国美人鱼——儒艮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灭绝的?

渔民组织猎捕儒艮

渔民组织猎捕儒艮

1976年上海博物馆、上海西郊动物园、南宁动物园及珠江电影制片厂等单位为了所谓的科研及拍摄纪录片需要前后共捕获26头儒艮,其中23头宰杀分给社员食用,剩余3头活的包括一对母子儒艮,在捕获的时候母儒艮死死抱住小儒艮不松手,但是由于不了解习性,不知道怎样饲养,三头儒艮很快死亡,就这样26头宝贵的儒艮消失了。另外,1958年12月23日至1959年1月3日,海南省澄迈县东水湾共捕获儒艮23头。

这些都是有据可查的比较严重的猎捕情况,但是对于数千头儒艮的种群,这些猎捕规模只能是伤了元气但并不促使其灭绝!造成儒艮种群大量消减的根本的原因是人们信仰的改变,无序地利用。虽然1963年有关政策禁止捕食儒艮,但是效果非常有限,在成立保护区前的二十多年,儒艮一直在捕获并食用,不准猎捕儒艮的政策根本没有真正严格的执行,导致儒艮种群一直在减少直到中国唯一的儒艮保护区成立。

中国美人鱼——儒艮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灭绝的?

广西合浦1976年猎捕儒艮

广西合浦1976年猎捕儒艮

1986年广西合浦儒艮自然保护区成立,1992年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350平方公里。保护区成立时有不少的儒艮,本以为保护区的成立为保护儒艮迎来新的转机,但是情况却并非如此。仅1978年——1994年保护区炸鱼引起儒艮死亡13头,1997年——2000年死亡3头,估计有数十头儒艮在保护区成立后因为各种人为破坏死亡或捕获,主要是炸鱼、电鱼及拖网造成死亡。1994年统计每天有400艘船1500人次在保护区实施拖网捕鱼!

中国美人鱼——儒艮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灭绝的?

广西合浦自然保护区沙田保护站

广西合浦自然保护区沙田保护站

我们再看看最近几年保护区的情况,2017年保护区开展清冽滩涂霸海养殖行动193次,清冽霸海木桩50多万根,轮胎10000多个,水泥桩3000多根,养鸭场3个,螺场30多个!整个保护区变成一个个圈鱼塘了!另外,保护区海草生长面积在人类的剧烈干扰下大面积减少,从当初的几千公顷下降到某时几乎为零,儒艮几乎找不到吃的,也就是说儒艮即使不被捕捞及电死也会被饿死!这是保护区的情况,这样的保护区与非保护区有何区别?

中国美人鱼——儒艮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灭绝的?

2002年6月法制日报报道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保护区的混乱状况

2002年6月法制日报报道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保护区的混乱状况

中国美人鱼——儒艮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灭绝的?

广西合浦执法人员进入滩涂清理违法占海设施

广西合浦执法人员进入滩涂清理违法占海设施

那我们又看看保护区所在的合浦县的生态情况,2016年根据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报道:记者通过卫星地图进行观察,发现整个合浦县铁山港上百平方公里的面积沿海岸密密麻麻排列着深灰色或者深蓝色的大矿坑有近百个,这些都是放炮采石头的,而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位于北部湾铁山港海域,它东起山口镇英罗港,西至沙田港海域,西临铁山港航道,海岸线全长43 km。原本平缓整齐的海岸线就这样被巨大的矿坑撕裂得面目全非,很多红树林与海床被破坏,海岸生态一片狼藉。好好的一块天赐宝地被人类活生生糟蹋了!

中国美人鱼——儒艮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灭绝的?

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报道合浦铁山港海岸线采矿破坏情况

中国美人鱼——儒艮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灭绝的?

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报道合浦铁山港海岸线采矿破坏情况

中国美人鱼——儒艮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灭绝的?

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报道合浦铁山港海岸线采矿破坏情况

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报道合浦铁山港海岸线采矿破坏情况

这肯定有保护区保护不力的原因,国家投入那么多的资金与人力,结果该保护的物种却没有保护下来,变成徒有虚名的儒艮保护区,真是天大的讽刺与悲哀。而大环境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更是儒艮灭绝的根本原因,在一个没有生态环保意识,无底线追求经济利益的社会,法治与监管的缺失,最终造成一个物种在大陆海域的功能性灭绝,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耻辱与悲剧。

当地群众10多年前的举报

当地群众10多年前的举报

中国美人鱼——儒艮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灭绝的?

儒艮保护区管理中心儒艮标本。陈仕优/摄

儒艮保护区管理中心儒艮标本。陈仕优/摄

据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消息,2021年该保护区进行岸线巡护46次,滩涂巡护51次,海上巡护执法38次;处置非法抽螺案件6起、非法双拖案件9起、非法电拖船1起;开展高压水枪专项执法50次,暂扣作案工具40套,入户教育9起,行政处罚6起;开展滨海湿地清理整治10次,清理木桩2.3万根,围网5200米,霸海轮胎5700只;有效保护了该区域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区正在行动,但是破坏并没有停止,而且保护区一年的海上巡护才38次?平均九天才一次,是不是太少?要做到真正有效的保护,必须加大保护力度,我们认为每天海上巡护两次都不多,建立海上观察哨所实时监控并及时执法才是根本。

中国美人鱼——儒艮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灭绝的?

中国儒艮,您还回来吗?

中国儒艮,您还回来吗?

中国的儒艮走了,也许大都去了天堂,也许游走他乡,也许仅仅远离广西、广东等大陆沿海,也许在中国的某个海域还有游离的个体。无论怎样,这都是我们生态环境史上永久的伤疤与痛处,我们必须引以为戒,铭记在心。如果我们还希望儒艮能够回来,我们只有长期不懈地默默努力,改变儒艮栖息地的生态环境,时时巡护,坚决阻止人类的各种干扰,严打非法捕捞与海洋破坏,恢复成千上万公顷的水草,让儒艮重回故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