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强烈对比:日本要造2万吨巨型盾舰,美国反而开始造“护卫舰”

作者:谷火平

日前,美国和日本同一天发布了建造军舰的新闻,不过这两条新闻却形成了强烈对比。据环球网援引日本时事通讯社的报道,日本防卫省公布了2023年度(令和5年度)概算要求草案,规模再创新高,达到5.59万亿日元(约合2785亿元人民币)。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目前被称为“宙斯盾系统搭载舰”的大型水面战斗舰。

强烈对比:日本要造2万吨巨型盾舰,美国反而开始造“护卫舰”

(日本2.6万吨级“护卫舰”设想图,连朱姆沃尔特这种失败的设计也抄?)

根据日本方面的介绍,这种新式战斗舰长210米,宽40米,排水量和“出云”级航母相当,因此被称为“令和版大和”;而美国海军学会新闻网(USNI News)则在同一天发布消息称,美军第一艘“星座”级护卫舰在意大利芬坎蒂尼造船厂正式开工。

强烈对比:日本要造2万吨巨型盾舰,美国反而开始造“护卫舰”

(星座号护卫舰CG图)

日本海自之所以要建造新的大型“宙斯盾”舰,主要是由于原先计划在日本海方向建设的两座陆基宙斯盾系统由于征地问题而搁浅了,所以日本政府计划再增加建造2艘新式的特大型“宙斯盾”舰来弥补。但是日本海自的野心实在有点大,这次提交的军舰满载排水量几乎相当于“出云”级航母(也就是约2.6万吨!是055满载排水量的2倍),所以才会被戏称为“令和版大和”(大和号是日本,也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建造并服役的最大战列舰)。

强烈对比:日本要造2万吨巨型盾舰,美国反而开始造“护卫舰”

(历史上的“大和”号战列舰)

按照日本的计划,“令和版大和”将会以美制AN/SPY-7型“宙斯盾”相控阵雷达为核心,而SPY-7型雷达是在早期的SPY-1E型S波段雷达升级发展而来,不过从技术上说依然是一款无源相控阵雷达,只是具备升级为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技术能力而已,但是本质上和SPY-1E型雷达大致相似,没有特别的优势。

强烈对比:日本要造2万吨巨型盾舰,美国反而开始造“护卫舰”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展示SPY-7雷达)

“令和版大和”的主要亮点在于其携带的武器,该舰除了携带标准-3、标准-6等防空导弹外,还要携带日本以12式陆基反舰导弹为基础开发的射程达1000公里的远程巡航导弹,并搭载日本陆自的03式中程防空导弹的海军改进版,具备很强的防空、反潜和反舰多用途作战能力。

从技术参数上说,除了航母外,大概只有俄罗斯的“基洛夫”级导弹巡洋舰才能和日本“令和版大和”相提并论。以至于日本媒体都宣称,日本海自申请建造的大型导弹驱逐舰完全是二战时期“大和”号战列舰的翻版,无非是使用导弹替换了原先的超大型火炮,但是基本思想依然没变,所以有人讽刺称新舰有可能面临跟“大和”号一样的命运。

强烈对比:日本要造2万吨巨型盾舰,美国反而开始造“护卫舰”

(大陆网友绘制的FFG(X)星座级护卫舰CG图)

跟日本打算建造“特大号宙斯盾舰”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日本的“干爹”美国却开始造护卫舰:根据美国海军学会新闻网的报道,意大利芬坎蒂尼造船厂正式开始为美军建造“星座”级护卫舰首舰FFG-62星座号。

根据报道,“星座”级虽然是护卫舰,但其满载排水量却高达7500吨,甚至比大陆海军正在批量建造的052D型导弹驱逐舰还要大一点儿。冷战时期,美军曾经建造了51艘“佩里”级护卫舰,这些护卫舰从1994年开始退役,一直到2015年全部退完。美军原本计划用LCS“濒海战斗舰”来替代护卫舰,但最后发现完全行不通,所以美军开发“星座”级护卫舰用于替换LCS,以确保舰队的规模。

强烈对比:日本要造2万吨巨型盾舰,美国反而开始造“护卫舰”

(“星座”的上一代,美制“佩里”级护卫舰,该级舰2015年才全部退役)

据介绍,美军订购了足足20艘“星座”级护卫舰,而首舰“星座”号预计在2026年正式交付美军。而且这种护卫舰满载排水量高达7500吨甚至已经超过了052D驱逐舰,但是该舰的性能却处处透着“廉价”的气息:首先该舰原本按计划是“宙斯盾”舰,但是为了省钱,该舰采用了三面阵列式设计,雷达则使用了美制AN/SPY-6(V3)型,不兼容火控雷达,无法直接引导导弹实施攻击。而且为了节约成本,“星座”级护卫舰都安装了LM2500-30型发动机,但是只装了1台,另外还有4台辅助柴油发动机,燃气轮机连一台备份都没有,而且受发动机总功率的限制,“星座”级护卫舰的最大速度只能跑到26节,还不如大陆的054A型护卫舰,只能勉强跟上航母。

强烈对比:日本要造2万吨巨型盾舰,美国反而开始造“护卫舰”

(“星座”级护卫舰的模型)

“星座”级护卫舰主要武器为一套32单元MK-41型导弹垂直发射系统、1门57毫米主炮、4座四联NSM超音速反舰导弹,以及一套21联装“海拉姆”点防空导弹,和装备64单元垂直发射系统的052D相比虽然火力上弱了点,但也算是具备了完善的多用途作战能力,不算太离谱。

但是该舰的造价高达16亿美元,后续舰艇的建造费用预计也要维持在14亿美元左右。相比之下美军最先进的“伯克3”级驱逐舰的造价也不过18亿美元,如此看来,“星座”级护卫舰确实太贵了……大概也就是财大气粗的美国海军才敢用这么高的价格装备“护卫舰”。

强烈对比:日本要造2万吨巨型盾舰,美国反而开始造“护卫舰”

(“星座”级护卫舰可以看作是意大利在FREMM护卫舰基础上开发而来的美国版本,其特点都是吨位大,但火力并不强)

从美国和日本建造舰艇的变化不难看出,二者似乎都陷入了某种陷阱,日本主要是怀念二战前那个强大的“日本帝国”,所以才希望重新建造“令和版大和”以圆自身“大舰巨炮”的美梦,但是正如大家说的:时代变了!即便是日本造出2.6万吨的巨型驱逐舰,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日本和中俄等国海上力量的对比,反而会让日本更加孤立,更加危险。

而对美国而言,由于LCS濒海战斗舰项目的失败,美国海军现在严重缺乏一款“小型”舰艇来维持舰队规模,这就是“星座”号的由来,但是这款7000多吨的护卫舰实在无法和“小”联系起来,所以美国海军依然掉进了自己对于“高大全”武器追求的陷阱之中。

强烈对比:日本要造2万吨巨型盾舰,美国反而开始造“护卫舰”

(美日同盟是西太平洋地区不安定的根本原因)

总而言之,无论是日本计划建造“令和版大和”还是美国开工建造“星座”级护卫舰,都说明美日两国的海洋战略已经出现了偏差,以至于在武器研发和生产方面越来越步入死胡同,而这种寄希望于某一种武器能够扭转战略局面的幻想,正透露出美日等国在国力日益衰落,国际影响日益萎缩的情况下,其政府内心的焦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