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50年,毛主席下令枪毙一位七旬老太,当地人民高呼:毛主席高明

作者:皮皮一直很强

大陆一直都流传着“双枪老太婆”的传奇故事。可大家对于这个传奇人物的真实身份却很少有人知道,她最后落得个什么下场大家也鲜为人知。

1950年7月,在毛主席的指示下,“双枪老太婆”被枪决在四川,当地人民拍手叫好。她究竟是何许人也,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引得毛主席亲自下令将其枪决呢?

1950年,毛主席下令枪毙一位七旬老太,当地人民高呼:毛主席高明

这位传奇老太婆原名叫赵洪文国,是满族的一个贵族家庭,名字或许看起来非常有文化,实则她是一个文盲,大字不识一箩筐。但就是这么一个文盲,却在抗日战争期间硬生生地打出了一个“双枪老太婆”的名号,还被蒋介石称为“游击队之母”。

赵洪文国家住辽宁省,日本侵略者占领朝鲜半岛后,就以此为跳板,将侵略的步伐迈向了中国东北。赵洪文国首当其冲,遭到了日本侵略者的迫害,而且她也见识到了日本侵占东北后,对东北人民做出的伤天害理的事情,这让她深深的感受到了日寇的本性,她决定不在退缩,开始反抗。

她明白一个人的力量总归是渺小的,她依靠着祖辈留下来的家产和一张巧嘴,开始建立起自己的抗日小队,为了能够学习专业的军事知识,他将自己的儿子赵侗送到牡丹江警察署当警察,为的就是让他系统的学习提高军事素养。

时间很快来到1931年,日本也不在掩饰自己的狼子野心,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驻扎在东北的关东军突袭沈阳,用武力占领东北。

1950年,毛主席下令枪毙一位七旬老太,当地人民高呼:毛主席高明

赵侗所在的警署为了抵抗日军的侵略,自发地组织起了“东北民众自卫军”。赵洪文国为了支持抗日,自发地变卖祖上资产,用于购买枪支弹药支持自卫军。

不仅不如,赵洪文国还带着自己的孩子组织村民组建了抗日游击队。赵侗从警署学成归来后,接任了游击队领袖的职位,领导村民进行抗日活动。

随着他们的活动影响力越来越大,日寇也渐渐地将目光注视到了这只抗日游击队身上。当日寇的大部队袭来时,赵洪文国只能带着家人转移到相对安全的蔚县,而赵侗则留下来继续抗日。

倾巢之下安有完卵,赵洪文国转移到蔚县没几天后,日寇又将战火燃烧到了这里,没办法,他只能继续转移,说好听是转移,实则在那个大环境下,就是逃亡,想要躲避日寇的侵害。就这样日寇一边大肆侵略,赵洪文国一边带着儿女逃亡,终于她明白了一个道理。她将自己的孩子们都叫到身边说:

1950年,毛主席下令枪毙一位七旬老太,当地人民高呼:毛主席高明

“日本侵略者一天不被赶出中国,那么我们中国人,就别想有好日子过。”

接着她对家人说道:“现在我们的老家已经沦陷了,赵侗为了保卫东北也在和日寇进行生死搏斗。我现在这把年纪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我想要抗日,将日寇赶出我们的家园。”

她的丈夫沉思一番后说:“光靠我们两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即便是加上几个孩子,面对势如破竹的日寇,也是螳臂当车,想要真正有一股抗日力量,还是需要将村民组织起来。”

于是,经过一番商议之后。赵洪文国带着自己的家人,一路逃亡,一路宣传日寇在东北犯下的罪行,和现在东北人民的悲惨现状。

最后,她提出“打倒日本帝国,还我东北!”的抗日口号。在群情激奋之下,很多村民都加入了她的抗日队伍。

在组建抗日队伍中也有很多困难,除了日寇的围追堵截之外,更多的是乡亲们的不理解,大家都说她一个老太婆有什么本事,凭什么大家都听她的话。不久后,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来了。

1950年,毛主席下令枪毙一位七旬老太,当地人民高呼:毛主席高明

赵洪文国的裙腰间总是别着两把盒子炮,她能够双手持枪且百发百中。一次,像往常一样,她在一个村庄里宣扬抗日精神,发动群众加入抗日队伍。可大家对她不熟悉,都以为她只是一个只会动嘴皮子的老太婆。纷纷嘲笑她:“你个老太婆,懂什么打仗?”

赵洪文国没有反驳,很快夜幕降临,她要用事实证明自己能不能打仗。她带着村民到了村外的一座小山坡上,远远的三个骑马的日寇哨兵向着他们驶来,只见她唰的一下,拔出藏在腰裙间的两把盒子炮,左右开工,“啪、啪”两声枪响,两个骑兵应声倒地。另外一个骑兵看着同伴倒地后仓皇逃走。

看着她高超的枪法,村民们终于相信了她是能够带领大家抗日的好领袖,就这样200多个村民在众人的宣扬下,加入了她的队伍。

不久后,赵洪文国得知自己的儿子赵侗的游击队被日寇逼入了山区,缺粮缺弹药,为了给儿子筹她孤身前往武汉。

1950年,毛主席下令枪毙一位七旬老太,当地人民高呼:毛主席高明

来到武汉后,所见所闻让这个一心抗日的老太有些灰心,作为当时中国军事实力最强的政权国民党,随处可见他们的官员花天酒地,绝不管百姓的死活。这让她内心十分愤怒,她怒吼着说:

“他们这些人肯定知道前线的战士们浴血奋战,可为什么他们还能心安理得的住在豪华的房子里花天酒地享受佣人的照顾,他们难道真的没有心吗?”

赵洪文国的知名度很高,很多报社都采访了他,1938年9月,香港的《立报》就报道过她和儿子赵侗的抗日事迹。

据《立报》所刊登的信息知道,赵洪文国当时带领抗日小队,伪装成平民营救了当时伪军所看管的一所监狱,被关押的500多人,大多都是被迫害的爱国人士。

当时赵洪文国和他的儿子赵侗所领导的抗日队伍,参加大小战争数百次,共歼灭敌人超过4000人,俘虏2000余人,随着各大报社的争相报道,她“双枪老太婆”的名号和事迹也开始响彻全国。

1939年,赵洪文国和儿子赵侗受到蒋介石的邀请到重庆。国民政府为了表彰他们在抗日中做出的贡献,尊她为“游击队之母”,并受到了蒋介石的热情接待,甚至和她结拜为兄妹。随后,宋美龄在“三八”妇女节发文对她进行赞扬,称她为“全国妇女楷模”“民族的母亲”。

1950年,毛主席下令枪毙一位七旬老太,当地人民高呼:毛主席高明

之后,受到陶行知邀请的赵洪文国在各地进行抗日爱国宣讲,她在大会上讲述了自己的经历,讲述了如何组织游击队,带领游击队打击入日寇。在被问及征兵问题时,她说:

“我知道,每一个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上战场,希望孩子都能平平安安的。但这可能吗?日寇的枪炮、飞机都是不长眼的,与其被屠戮,为何不上前线和日寇真刀真枪拼命?死得更有意义一些呢?”

陶行知感慨到“中国有4500万的老太,如果人人都有赵老太的精神,中国必不会灭亡。”在抗日战争期间,赵洪文国的所作所为,可以算得上是民族英雄,可为何新中国成立后她却落得个枪毙的下场呢?这一切和她的儿子赵侗有着极大的关系。

全面抗战期间,赵侗所率领的国民抗日军加入了聂荣臻所领导的晋察冀军区。为了方便管理,聂帅并没有打乱他的队伍,将他的队伍编入了晋察冀军区第五支队,赵侗被任命为司令员管理这只队伍。

可赵侗却不知感恩戴德,反而是一身匪气,平日里居功自傲,时常不听指挥,而且还一心想要脱离八路军。军区领导多次找人和他做思想工作,没想到他却铁了心。1939年,赵侗到重庆接受了蒋介石的任命。赵侗被蒋介石授少将军衔,率200人北上,表面是抗日,实则是受蒋介石密令,暗中破坏八路军在敌后方的革命根据地。

1950年,毛主席下令枪毙一位七旬老太,当地人民高呼:毛主席高明

1940年,赵侗带着数百人,在石家庄以北的一个地区偶遇八路军。赵侗为人狂妄自大,他仗着蒋介石给自己配备的美式装备,不把八路军放在眼里,主动发起袭击。他不知道的是,当时他所面对的八路军是由贺龙领导的精锐部队,面对赵侗的咄咄逼人,贺龙命令部队进行迂回进攻,将其一举歼灭。

聂帅得知此时后,特别对贺龙表扬到:“你做了一件对的事,不然的话,任由他发展会很麻烦,”

蒋介石知道此事后,为了宣扬自己的大度,特地追授赵侗中将军衔。此外,蒋介石为了挑拨赵洪文国委任她为“晋察冀剿共司令”一职,为的就是配合他打内战。

抗日战争结束后,赵洪文国在蒋介石的怂恿下与共产党部队开战。可是,随着解放战争的全面展开,国民党部队节节败退,赵洪文国所率领的部队也在短短3年里被打得所剩无几。当解放军全面解放华北后,只剩残兵败将的赵洪文国无处可逃,只能跑到四川躲避。

面对赵洪文国的拼死抵抗,共产党部队敬佩她在抗日战争期间所做的贡献,有意招降她。可此时的她已经被蒋介石洗脑,思想顽固,对劝降人员侮辱打骂。

1950年,毛主席下令枪毙一位七旬老太,当地人民高呼:毛主席高明

1949年,全国即将解放,赵洪文国依然死心塌地地追寻蒋介石的步伐,想着在四川发展兵力,将来反攻中原。蒋介石在乘坐飞机撤离大陆时,任命她为西南反共游击军第二路绥靖司令,并对她说:“预祝赵老再立新功,发扬游击队精神。”

接到蒋介石的密令后,赵洪文国又支棱起来,她第一时间赶回广汉,将这个“好消息”告诉手下的领导们。赵洪文国所率领的部队,绝大部分领导的干部都是她的心腹,他们盘踞在达州三河乡一代占山为王。她自封“反共大司令”,企图在四川建立“反共基地”。

除此之位,她还自甘堕落,勾结地方势力,在地方作威作福,她在四川拉拢各地土匪,给他们封官,组成了一只数千人的部队,到处抢地盘。

不久后,赵洪文国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策反了302师,被策反的是一名叫做贾绍谊的团长,他趁着黑夜胁迫师长上山。师长张子完却没有屈服,他乘乱带着警卫跑了出来。在一番追击后,张子完得警卫壮烈牺牲,他本人也是侥幸逃过一劫,他的同胞战友们却没有这么好的运气。

1950年,毛主席下令枪毙一位七旬老太,当地人民高呼:毛主席高明

当晚,赵洪文国带人将302师的军事干部全部枪杀。其中陈文高被绑在石柱上,叛军逼迫他投降,他没有屈服,高呼“毛主席万岁!”叛军见状恼羞成怒,残忍地将他杀害。

此时赵洪文国手下已经有2万之众,手握重兵的她膨胀起来,准备进攻县城,大有将四川收归到自己麾下的意思。

但她不知道的是,随着他们的势力越来越大,所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坏,贺龙已经率三个主力团进入四川进行剿匪。

面对来势汹汹的贺龙部队,16兵团司令董宋珩见形式不对,劝说赵洪文国起义。得到的确是一顿呵斥。

贺龙率领的解放军进入四川后,赵洪文国手下的乌合之众不是一击制敌,很快就被打得落花流水。在三河镇地区,一战就留将她的主力部队打残,并将她的儿子赵忠等匪首给击毙。见势不对的赵洪文国率领残部退回深山,解放军乘胜追击,很快就将这批土匪剿灭,可作为领导人的赵洪文国却久久没有踪迹。

不久后,解放军从抓捕的匪徒口中得知,赵洪文国逃到了红庙子。虽然知道了大概的方位,可是抓捕行动迟迟没有进展,赵洪文国在此多年,加上反侦察能力很强,谁也不知道她藏在哪里。

1950年,毛主席下令枪毙一位七旬老太,当地人民高呼:毛主席高明

原来,赵洪文国逃到红庙子后,找到了一户村民家,威逼利诱让这户居民为她提供躲藏的地方。迫于压力,这户居民将她带藏了起来。

从土匪中间得到消息的解放军很快就对红庙子进行搜查,搜捕人员判断,赵洪文国年纪大,腿脚不便,肯定不会跑远,必定是躲再这里。于是他们封锁道路,一边进行地毯搜索,一边发动群众。

在搜查的过程中,解放军在赵洪文国藏身的村民家中发现一个医药箱,其中有几张赵洪文国的照片,当即率领队伍将这户村民家包围起来进行搜查。果然,解放军在院中的一处高楼中找到了赵洪文国,

几天后,解放军将她押送到成都监禁起来。被俘后,解放军还曾劝说过她投降,她被安置在一户院落里,只要不出门可以随意走动,为了更好地劝她投降,还安排了几名女同志与她同住,希望能够感化她。

可她没有丝毫领情,依旧将蒋介石视为自己的亲人誓死效忠于他不知悔改,对共产党的宽容她当做理所应当,还提出3个条件:

  1. 给我山上部队的人一人发一双鞋;
  2. 给我划一块地盘;
  3. 放我回去。
1950年,毛主席下令枪毙一位七旬老太,当地人民高呼:毛主席高明

如此要求,我军当然不可能答应,并劝说让她写信让山上的匪徒投降,不要负隅顽抗。

赵洪文国被俘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出来,当地被迫害的百姓群情激奋,提出要将她击毙。面对这种情况,当地负责人只好将其上报至中央,最后惊动了毛泽东和周恩来。

周恩来念她在抗日战争做的贡献,提议放她一命,毛泽东看完上报的消息后,却不认同,他说:“不行,赵洪文国必须要被枪决,不过她的亲属如果没有作恶,可以无条件释放。”

毛泽东考虑问题非常全面,虽然考虑到她抗战时期的贡献,但却也不能忽视人民群众的愤怒。赵洪文国在四川期间,造下了许多的惨剧,不仅杀害了我军很多将士,还迫害了许多人民群众,民愤极大。加上被俘后,她的思想依旧顽固,没有悔过,所以决定将她处死。

7月4日,赵洪国文被执行死刑,时年71岁。

当地人民欢呼雀跃,大喊:

“毛主席高明!”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