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重美:乱世中的仁心王子

作者:国骏毅辉

读罢《资治通鉴》大致了解了从战国到五代大概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这段历史既错综复杂,又异彩纷呈。也许是自己选择的版本的原因,中华书局出版的那套繁体文言文版的,读起来很吃力,如果再要深入去理解就更难了,所以读一遍之后,很多情节都记不清了,但是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名字却让我印象深刻,他不是建功立业赫赫有名的秦皇、汉武、唐宗,也不是大奸大恶的赵高、安禄山等人。这个人可以说没有什么成就,在史书中也是一笔带过的人,但就是这一笔带过的人却让我非常钦佩,他的名字就是李重美。

李重美:乱世中的仁心王子
李重美:乱世中的仁心王子

大陆历史上有两个混乱时代,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十国乃是唐朝经过十几年大骚乱,三百年的统一政府倾覆后,先后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最后统一于宋王朝。其实这一时期也是唐室藩镇的延续,因为唐朝灭亡以后,天下称帝称王的人太多,虽然名为天子,其实跟唐朝时的节度使差不多,传统的政治制度得不到完善。其中后唐潞王李从珂(废帝、末帝)在后唐明宗(李亶)去世后,起兵从闵帝(李从厚)手中夺取江山,他是由于受到猜忌而起兵,而他登位后又因为猜忌石敬瑭导致石敬瑭与契丹联手南下攻击,在公元936年兵败,不得已与曹太后、刘皇后、雍王李重美登洛阳玄武楼自焚。唐主(李从珂)的失败自不细说,有他自己的原因(低估契丹),也有时代原因。他的失败,石敬瑭的胜利导致燕云十六州暂时脱离中原王朝大约六百年,这个影响是很大的。

其中关于雍王李重美有两件事值得注意。唐主兵败时,皇后要烧毁宫室,李重美劝谏说:“新天子到来时,一定不会露天居住,以后修建宫室还要劳费民力,死了还要使民众遗下怨恨,有什么用处呢”于是停止了烧毁宫室。(皇后积薪预烧宫室,重美谏曰:新天子至,必不露居,他日重劳民力,死而遗怨,将安用之!乃止)

可见唐主虽短暂据有政权,他的皇子心中确实把百姓当成他的子民,在明知败亡的情况下,也去努力减少百姓的苦难,可以看出雍王李重美的器量。

还有就是北上征讨石敬瑭的大军兵败消息传到洛阳后,人心震恐,居住的人四出逃亡山谷,守关的人请求禁止百姓逃亡,当时雍王作为河南尹守洛阳,说:“国家多难,未能为百姓主,又禁其求生,徒增恶名耳;不若听其自便,事宁自还”,于是令百姓自行选择去处。人心稍微安定。在当时的情况下。雍王的举动虽然对大局产生不了决定性作用。这也恰恰体现雍王的难得。也说明他不是一个庸人。可以说自古以来这种有才学却不得施展的人,是很多的。

李重美:乱世中的仁心王子
李重美:乱世中的仁心王子

通过上述的事件。我们可以看到雍王没有扶大厦于既倒。父子俱死,也是一个悲剧人物,当时闽人听说后非常惋惜(因为闽人对他们当时割据之主不满),从他经历的事,又能感受到他是一个宅心仁厚的人。但是生在乱世的末流,每代君臣扺掌促膝、密谋不辍,不曾有一念顾及生民的利害、立国的规模,他们竭智尽力的目的,只是相搏相噬、毒民争地,逞自己的志欲。可以说:“主无恒尊,臣无恒卑,民亦初无所向”。所以雍王的仁爱品德并没有改变处于弱势的地位。可是他对古代社会的最弱者报以最大的同情。在那个“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时代。百姓大多数时候身不由己。而那些所谓的强势群体也会在不自觉的斗争中成为弱势群体。反而永久处于弱势地位的百姓却能左右这种强弱转变。这就体现雍王重视生民利害的宝贵见识。

李重美:乱世中的仁心王子
李重美:乱世中的仁心王子
李重美:乱世中的仁心王子

但是在读史时。偶尔的“劝课农桑”“修生养息”。就能对政权的稳定有很大帮助。可是历朝历代并没有真正重视。我们看到的是戕民逞志,征伐不断。“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这个过程可以想见斗争的惨烈。感受到的是历史的冷酷。不禁试问儒家的“仁”以及“民贵君轻”在哪里?所以我读《资治通鉴》读到这一段也是快结尾的时候。才看到了历史的温度。可能是因为《资治通鉴》的撰写目的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以为是书”。

李重美:乱世中的仁心王子
李重美:乱世中的仁心王子
“仁者,有生之类所必函也;生者,上天之仁所自荣也。故曰:本立而道生。仁动于天,厚植于心。以保其天性之亲。于是仁民爱物之德,流行于天下。人道之生也,于是而传永久之福。垂及于百世,天道之生也”。可以说李重美的“仁”,不具有厚植于心以及流行于天下的条件,但是在那种条件下,能有这种仁心就已经很难得了。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另一面。
李重美:乱世中的仁心王子

当年孟森先生讲授明清史时。对学生的要求是“读史必先读志”。强调学者了解朝代的典章制度的重要性。也许我们会从典章制度中看到历史的温度。也许我们也可以尝试在读史的时候。从一些细微的角度去理解历史。有时我们认为某些风云人物是历史的主角。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忘记那些鲜为人知的配角。更重要的是那些可贵的思想、文化、制度。如果还有可能就加上一条技术。

​ 参考《资治通鉴》《读通鉴论》《旧五代史》《新五代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