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82年冯玉祥之子想回国定居,邓公为何说还不是时候?此举尽显高明

作者:十面不埋伏
  • 前言

1982年秋天,一名头发花白的老人透过飞机的机窗,贪婪地望着眼前日新月异的土地。待到飞机停稳,老人便迫不及待地走下飞机,抚摸着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

时隔近30年,这位老人终于回到故土,看到繁华热闹的北京城和多年未见的家人,老人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与兴奋,泪水潸然......

刚与家人团聚不久的老人,眼泪尚未擦干,就收到了邓小平要亲自会见他的消息。得到这个消息的老人明显有些发怔,他似乎没想到自己离乡如此之久,邓小平却仍旧对冯家如此挂念。

老人的心里一时十分感动,急忙整理衣冠,并叮嘱亲人:此次见面务必得体庄重。

那么此人究竟是谁?邓小平同志又为何要与其会面?这其中究竟有怎么样的故事?

82年冯玉祥之子想回国定居,邓公为何说还不是时候?此举尽显高明
  • 布衣将军,黑海罹难

这名老人便是冯玉祥之子——冯洪达。

至于为何会出现开头中的那一幕,还要从他的父亲冯玉祥说起。

82年冯玉祥之子想回国定居,邓公为何说还不是时候?此举尽显高明

提起冯玉祥将军,大多数人都不陌生。1882出生、且被大众称为“布衣将军”的冯玉祥,自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毅然决然地参加滦州起义,从此开启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时间来到1924年,面对被直系军阀控制的北京政府,冯玉祥发动了北京政变,一时控制了北京一带。但冯玉祥并不贪恋权势,反而致电孙中山先生,希望孙中山北上指挥大局。

可以说,无论是北伐战争还是后期的抗日战争,冯玉祥将军的功绩都不容磨灭。

1945年重庆谈判后仅43天,蒋介石便撕毁《双十协定》,悍然发动内战。冯玉祥对蒋介石的这一决定不能苟同,他在1945年末就发表了《建国问答二0四问》,详细阐述了他的建国思想。他认为抗战胜利后,应当把建设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在这里进行内战。

蒋介石发动内战后不久,冯玉祥便提出了“发展科学、提高经济建设”等诸多对国家建立极有益处的观点。可执迷不悟的蒋介石,并没有将冯玉祥的话听进去。

随着内战的波及面越来越广,冯玉祥坐不住了,他想避开这样的局面。可冯玉祥毕竟位高权重,蒋介石怎会轻易放他离开?几经周折后,冯玉祥才在1946年9月借着考察水利的借口,如愿以偿地来到了美国,同时也被国民政府强令退役。

不即使已经退役,冯玉祥却仍旧在国外关注着国内的局势。在得知蒋介石政府在国内的所作所为后,冯玉祥格外痛心。他立即在美国的报纸上发表呼吁两党停战议和,强调全国人民联合的观念。

由于冯玉祥一直在国外鼓动两党议和,严重影响了蒋介石的计划,于是在1947年,蒋介石直接致电冯玉祥,要求他必须在年底回国。

冯玉祥本就与蒋介石政见不合,面对态度强硬的蒋介石,他不但没有在蒋介石规定的时间内回去,甚至在蒋介石要求的最后期限发表了抵制蒋介石的声明。

此举激怒了蒋介石,蒋介石一怒之下下令吊销了冯玉祥的护照。

蒋介石这招太狠了,吊销护照无异于直接断了冯玉祥的回家路。

82年冯玉祥之子想回国定居,邓公为何说还不是时候?此举尽显高明

得到消息的冯玉祥气坏了。1948年初,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香港成立后,成功竞选上任常委和政治委员会主席的冯玉祥,开启了一系列把蒋介石气的够呛的操作:

先是发表了《对被开除党籍的声明》,直言要推翻蒋介石的独裁制度;之后还大量翻印民主革命成立的各种文件,分别发放至国务院以及各个大学。

他的行为正是为了扩大民主革命的政治影响力,以达到推翻蒋介石的目的。冯玉祥也知道这样无疑是“摸老虎的屁股”,为了防止被暗杀,他直接立了遗嘱:为人民,死也甘愿。

他这话一说,蒋介石反而不好派人暗杀冯玉祥了,可谁知冯玉祥还是出事了。

1948年7月31日,中共中央在北京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民主党派的一员,冯玉祥理所当然地收到了邀请。但冯玉祥的回国路是注定困难重重的,谁也没想到,他竟在这次回国的途中不幸遇难。

冯玉祥的遇难不是人祸,而是天灾。当时,冯玉祥乘坐的轮船行驶到黑海区域时,轮船突然失火,就这样,一代名将冯玉祥在回国路上遭遇海难。

此次海难之后,冯玉祥的尸体在莫斯科进行火化,直到1948年11月,冯玉祥的骨灰才最终回到了他心心念念的祖国。

  • 一心为国,子承父志

而我们在开头提到的老人,正是一代名将冯玉祥的次子——冯洪志。

在冯玉祥看来,国家需要发展,最重要的环节便是人才的培养。且建国初期,必定需要大量的理工专业人才,因此冯洪志12岁时,就被父亲安排去往苏联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

父亲的爱国情怀一直深深影响着冯洪志。受父亲爱国思想的影响,在完成苏联的留学后,冯洪志转入了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攻读机械。

82年冯玉祥之子想回国定居,邓公为何说还不是时候?此举尽显高明

1941年冯洪志回国后不久,冯玉祥将军为了救国救民,在重庆主持成立了“全国基督徒节约献金总会”,在此次献金会中拿到了黄金23000余两的资金。可谁知因为这笔资金,蒋介石甚至大发雷霆。这究竟是为何呢?难道冯家父子以权谋私,藏下了这笔钱吗?

而实并非如此。蒋介石的愤怒是因为他并没有拿到所有的善款,其中的一半份额的善款被冯玉祥送到了八路军手里。在冯玉祥心中,只要为国家好的就是好人,是没有什么党派敌我之分的,这也是他选择把钱交给周恩来的重要原因。

父亲冯玉祥的想法,深深影响着对父亲极为崇拜的冯洪志。

82年冯玉祥之子想回国定居,邓公为何说还不是时候?此举尽显高明

时间来到1945年,抗日战争已然接近尾声,中华儿女已然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冯洪志明白祖国的建设是需要人才的,加上自己有机械学习的底子在,于是毫不犹豫地报名,最终被选派出国进修。于是在28岁这年,冯洪志再次坐上飞机离开故土。

他这次的目的地,是美国的纽约物理工学院。

  • 一心求学,机械巨子最终回国

冯洪志自知是带着使命来的,对于学习不敢松懈。在刻苦学习之中,他顺利拿到了硕士学位。之后又进入美国加州大学,并顺利拿下博士学位。

冯洪志拿到学位后,便想在美找一份工作实践一下。而即使冯洪志是博士毕业,有着极为专业的相关知识,也依旧吃了不少苦。

冯洪志的心里念着祖国,在美得这么多年,他仍旧保持着中国国籍。对于一个在美国生活的人来说,不是美国国籍不但会被歧视,甚至找不到一份体面的工作。

冯洪志为了能在美国吃上一口饱饭,开始了在美的求职生涯。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冯洪志终于找到了一份修车工的工作。即使又脏又苦,但冯洪志依旧坚持了下来。

冯洪志凭借强大的毅力在机械厂崭露头角,很快便被人注意到,并成为了美国的高科技人才。冯洪志的科研之路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实实,他如同普通黑夜里蒙尘的宝珠,终于散发出自己莹莹的光辉……

82年冯玉祥之子想回国定居,邓公为何说还不是时候?此举尽显高明

做出成就的冯洪志,心里一直怀念着自己的祖国……他每天都会在固定的时间去看新闻报纸,并祈祷着自己能够早日回家。

直到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与美国的关系趋于缓和之际,冯洪志的回乡之路才有了苗头。

某天,冯洪志在一次宴会上,得知了大陆驻美联络处主任黄镇正在找他的消息。冯洪志很是兴奋,可兴奋过后又多了几分忐忑:黄镇找我所为何事?我是不是可以回家了?

通过有人提供的联系方式,冯洪志与黄镇见了一面。在与黄镇的沟通中,冯洪志不但得到了大陆在找他的消息,更是意外得到了自己家人的信息。

而这时,冯洪志与家人分别已有近30年……在得知亲人朋友都在大陆等他回家时,冯洪志更是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82年冯玉祥之子想回国定居,邓公为何说还不是时候?此举尽显高明

彼时,冯洪志早已有了漂亮的妻子和活泼可爱的儿女。冯洪志与妻子相识于美国,两人虽然因为工作分居两地,但依然非常恩爱。冯洪志在诸多友人眼里可谓是功成名就,爱情与事业双丰收。也因此,很多朋友曾劝说冯洪志,既然家庭和事业都在美国,又为何要回国?加入美国的国籍多便利啊。

要知道在当时的美国,如果不是本国国籍,生活和科研上都会有诸多的不方便之处。

面对朋友的劝说,冯洪志毫不动摇。

不仅因为冯洪志是华夏儿女,更因为父亲冯玉祥的一腔爱国之心深深影响着冯洪志。冯家人的爱国与傲骨让冯洪志哪怕在美国功成名就,心里心心念念的依旧是返回大陆,回到家乡。

82年冯玉祥之子想回国定居,邓公为何说还不是时候?此举尽显高明

实际上早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递到了世界各地之时,收到消息的冯洪志便兴奋万分地准备回到自己的家乡。他早早准备好了回乡的行李,可谁知那时的国民党与美国方面是不希望冯洪志回到大陆的。

冯洪志这样的高精尖人才,对于哪个国家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对于国民党来说,一旦冯洪志返回大陆,便会给大陆带来不可估量的益处。而对于美国来说,失去冯洪志这样的科研人员,也是一笔极为不划算的买卖。

于是,在国民党和美国的阻拦下,冯洪志并没有顺利返回大陆。

直到与黄镇会面的此刻,冯洪志才有了自己要回家的真实感。在黄镇的邀请下,冯洪志在56岁这年,终于回到了他心心念念的大陆。

82年冯玉祥之子想回国定居,邓公为何说还不是时候?此举尽显高明
  • 被拒绝回国定居?邓小平的考量

时间来到1982年9月15日,那天,中共中央准备了冯玉祥百年诞辰纪念大会。在纪念大会开始之前,邓小平与刚回国的冯洪志在人民大会堂进行了会面。

会面中,邓小平同志多次询问冯洪志是否需要帮助。

冯洪志知晓邓小平是真的关心他,便直言自己想回国定居。面对冯洪志的这个请求,一向温和的邓小平同志却出乎意料地选择了拒绝:我倒是觉得你不要着急回国更好,还不是时候。

82年冯玉祥之子想回国定居,邓公为何说还不是时候?此举尽显高明

听到这样回答的冯洪志显得有些失落,可紧接着,邓小平的话让冯洪志重新振奋起来。

只见邓小平站起来拍了拍冯洪志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解释起来。原来,还有更重要的事需要冯洪志完成。听万邓小平的解释后,冯洪志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

那么,邓小平究竟嘱咐了冯洪志哪儿两件事?我们不妨看看冯洪志做了什么。

在与邓小平会面结束后不久,冯洪志便回到了美国。回到美国之后,他首先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为中国企业牵线搭桥,促成诸多对中国有利的项目,为中国新时代工业的发展鞠躬尽瘁,尽心尽力。

紧接着,冯洪志利用自己的身份给诸多国民党将领写信,唤起他们的爱国之情。

在发现此举颇有成效后,冯洪志动笔给蒋经国写了一封信。冯洪志与蒋经国是留美时的同窗,两人曾经一度十分要好。且在邮寄这封信时,冯洪志还给蒋经国寄去了装有三土的木匣子。这一匣子三土可不普通,这是1985年冯洪志特意蒋经国的母亲墓前掬的三土,而蒋经国是个极为孝顺的人,这装有三土的木匣子意义重大。

虽然蒋介石并没有给冯洪志回信,但不久后,蒋经国却同意让台湾人返回大陆探亲……

82年冯玉祥之子想回国定居,邓公为何说还不是时候?此举尽显高明

原来邓小平告诉冯洪志,他留在美国有两大益处:第一,作为高精尖的技术人员,在美国反而能为中国的工业作出更大的贡献。其二,则是冯洪志和蒋经国的关系也许能为祖国的统一大业作出贡献。

对于邓小平同志嘱咐的两件事,冯洪志都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他的拳拳爱国之心更是令人动容,事实也证明,邓公当年的决定尽显高明。实际上在那个年代,像冯洪志这样的爱国人士比比皆是,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离不开他们的无私付出,他们都是中华的好儿女,是我们心目中永远的英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