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在古代战争史上,全球曾有过上百次的远征,绝大多数皆以失败告终,只有寥寥十数位算是成功了,这其中尤以蒙古第二次西征最为辉煌

在古代战争史上,全球曾有过上百次的远征,绝大多数皆以失败告终,只有寥寥十数位算是成功了,这其中尤以蒙古第二次西征最为辉煌。

这次西征以不到十五万之众,一路向西,狂飙猛进,先后攻灭保加尔、钦察、罗斯、波兰、匈牙利、塞尔维亚、保加利亚、波西米亚诸国,挥鞭维也纳、饮马多瑙河,所过之处,尸山血海。更让人惊叹的是,在西征的同时,蒙古还在东亚攻打着南宋,整个战线横贯欧亚大陆。

整个西征持续时间之长、征战距离之远、灭国数量之多、占领土地之广、战果之辉煌,在人类战争史上留下了最让人震撼的一章。

那么蒙古是如何做到这一战争史上的奇迹的呢?很多人肯定会说,那必须是靠蒙古铁骑的巅峰战力啊。是的,时隔一千多年,欧洲人再次陷入了被“帕提亚战法”支配的恐惧。

另外,东罗马帝国的土崩瓦解,也让蒙古遇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欧洲各国矛盾重重,使得蒙古可以从容地各个击破。欧洲诸国的战五渣表现也让人大跌眼镜。

据《多桑蒙古史》记载,当时的欧洲军队,以少数携重甲之骑士,及无数半裸露之乡民,不知战术,不知服从,统帅不能一致,恃此军队以抗久经战阵习知战术之蒙古轻骑,故每战必败。

不过史上大多数远征军团都有彪悍的战力,却最终以失败告终,可见战力只是其中的一方面,想要远征成功必须还有其它关键性因素,这个因素就是后勤补给。以古代的条件,想要进行规模庞大的远征,如何解决后勤问题才是成败的关键。

汉武帝时,漠北之战,卫青和霍去病不过各领五万精骑,专门负责保障大军供应的人力就高达50万余人,随军马匹近30万,以五人保证一人的后勤补给,几场大战下来,也差不多把文景之治攒的家底都掏空了,可见远征后勤补给之耗费。

蒙古第二次西征自1236年正式集结出兵,至1242年结束,长达7年之久,没有完善的后勤显然是无法完成这一史诗壮举的。那么蒙古是如何完成15万大军的后勤供应的呢?

首先,蒙古先锋部队在开路的同时会标注沿途的青草地,以备后续大军到达时放牧,并在一定距离之地,囤积粮草,然后,满载战具及军需品的牛车以及工匠炮队才会络绎跟进。

其次,蒙古西征时,不仅随行有各种勤务人员,如通译、医生、掌印办事官员等,甚至还随行有大量的牧民。据记载,西征途中,“有若干妇女,乘坐于牛车之上,随军前进,在路上治理膳食,在四无市镇之西比尔荒原为军队服务。在宿营地中,有时且有戏剧上演,以娱乐士兵。演者带假须,着古装,歌唱听者所熟悉之歌曲”。这些牧民沿途放牧,勾连交通,维持军队持续不断的战斗力。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蒙古西征时,允许士兵肆意屠杀掠夺,以战养战,所以越打物资越多,这也是解决蒙古军队后勤供应问题的一个关键方式。

正是依靠这些方式,蒙古西征才得以能够持久性地进行战争,以不到15万之众横扫欧亚,铸就了人类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

#历史冷知识##历史回眸#

在古代战争史上,全球曾有过上百次的远征,绝大多数皆以失败告终,只有寥寥十数位算是成功了,这其中尤以蒙古第二次西征最为辉煌
在古代战争史上,全球曾有过上百次的远征,绝大多数皆以失败告终,只有寥寥十数位算是成功了,这其中尤以蒙古第二次西征最为辉煌
在古代战争史上,全球曾有过上百次的远征,绝大多数皆以失败告终,只有寥寥十数位算是成功了,这其中尤以蒙古第二次西征最为辉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