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百名记者蹲点采访活动】黄平县大力发展肉牛养殖,让农民生活“牛”起来

作者:黄平资讯
【百名记者蹲点采访活动】黄平县大力发展肉牛养殖,让农民生活“牛”起来
【百名记者蹲点采访活动】黄平县大力发展肉牛养殖,让农民生活“牛”起来

近日,台江县台盘乡的“村BA”因其热烈的氛围而迅速走红网络,超燃的“村BA”篮球赛不仅让黔东南的在全国、全网上火了,也让球赛第一名的奖品——黄平黄牛倍受关注。黄平黄牛不仅是这次球赛的重量级奖品,它还是2020年首批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产品。

【百名记者蹲点采访活动】黄平县大力发展肉牛养殖,让农民生活“牛”起来

近日,记者走进黄平县重安镇下翁细村的马鞍山上看到,一头头黄牛正在悠闲的吃着草,不时发出“哞哞哞”的叫声,牛主人赵其方告诉记者,牛在山上吃的是原生态野草,既节约饲养成本又让牛的体能得到锻炼,虽然散养的牛长得相对圈养慢一些,但牛的肉质更加鲜美,深受大家喜爱。

【百名记者蹲点采访活动】黄平县大力发展肉牛养殖,让农民生活“牛”起来

“牛在坡上放养,病情抵抗力比较强,我现在是自繁自养,也不去外面进牛,自己养的牛自己出售,一头小牛崽卖7000到1万块,利润还是比较可以的。”赵其方高兴地说道。赵其方的散养只是黄平县养牛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黄平县把发展养牛定位为“一县一业”,充分利用好荣获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的“黄平黄牛”品牌,成立了种草养牛专班,大力支持养牛龙头企业发展。其中成立于2013年的黄平农博翔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从事山地生态高效畜牧种植养殖、饲料加工的综合性民营企业,也是黄平县养牛产业的龙头企业。

【百名记者蹲点采访活动】黄平县大力发展肉牛养殖,让农民生活“牛”起来

据贵州黄平农博翔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田晓进介绍,目前,公司牛存栏10000余头,年出栏牛只6000余头,预计年销售收入1.62亿元。公司推广“政府+公司+金融+合作社+农户”的养殖模式,实施“小规模大群体”养殖富民养殖路径。

贵州黄平农博翔有限责任公司采用的经营模式,由政府抓统筹、搞服务,银行放贷款,企业供良种、供技术、保回收,农户参与饲养和管理,实现养殖利益最大化。新州镇东坡村肉牛养殖户赵其平就是与农博翔公司合作的养殖户之一。

【百名记者蹲点采访活动】黄平县大力发展肉牛养殖,让农民生活“牛”起来

“之前由于我资金困难,就只养殖了5头牛,今年通过农博翔公司的担保贷款,养殖头数达到了30头,并且公司以14600元每头的价格包回收,每年的净利润算下来,保守估计应该有20万左右”。赵其平通过与农博翔公司合作发展肉牛产业,得到了更多的收益和实惠。

黄平,是全国无公害肉牛生产基地县之一。近年来,黄平县以“国家地理标志”为名片,充分发挥当地良好的自然资源优势,着力打造黄平肉牛特色品牌,加大牛产业链效应,做大做强肉牛养殖规模,肉牛养殖让农民真正“牛了起来”。截至目前,全县现有10头以上养牛场145个,肉牛存栏5.3万头,肉牛出栏1.06万头,产值1.53亿元。

【百名记者蹲点采访活动】黄平县大力发展肉牛养殖,让农民生活“牛”起来

黄平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黄平县将立足本地资源,积极吸引外部资源,以建设肉牛全产业链为主线,以做大做强肉牛产业为目标,走“精品、特色、品牌”之路,加快“黄平黄牛”地标产品的保种、开发和利用工作,打造牛肉加工高端品牌,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促进黄平县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 | 张华飞 杨舒悦

编辑 | 潘虹

网络编辑 | 杨玲惠

编审 | 赵军 杨正洪

核发 | 杨德

投稿邮箱 | [email protected]

✩✩✩✩

得分:78

关注我们

【百名记者蹲点采访活动】黄平县大力发展肉牛养殖,让农民生活“牛”起来
【百名记者蹲点采访活动】黄平县大力发展肉牛养殖,让农民生活“牛”起来
【百名记者蹲点采访活动】黄平县大力发展肉牛养殖,让农民生活“牛”起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