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古韵播芳 | 追本溯源!袁绍耍“威风”的资本还得从此二碑说起

作者:请给我五分钟

袁绍在历史上的评价不高,这固然是因为他是一位失败者,但是回溯过往我们不难发现,初入历史舞台时的袁绍可谓威风凛凛。

古韵播芳 | 追本溯源!袁绍耍“威风”的资本还得从此二碑说起

(影视剧中的袁绍 来源网络)

东汉末年,统治日趋黑暗,宦官专政愈演愈烈。宦官们残酷迫害以官僚士大夫和太学生为代表的“党人”。

那时的袁绍其实就是“党人”里的一员重要人物。

此时的袁绍虽然年轻,但是心高气傲,不是名人不见,朝廷招聘也不去,还结交了一批社会贤达和各界名流。俗话说得好,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于是他们结成了一个以反宦官专政为目的的政治集团。

中常侍赵忠警告天子说:

“袁本初抬高身价,不应朝廷辟召,专养亡命之徒,到底想干什么!”

叔叔袁隗听到风声后斥责袁绍说:

“你这是准备破灭我们袁家!”

但袁绍依然不为所动。

好一个大义凛然不为所动!是什么让袁绍有“不为所动”的资本?

答案是累世的权力。

《后汉书·袁绍刘表列传》有“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人,司徒汤之孙。父成,五官中郎将,健壮好交结,大将军梁冀一下,莫不善之。”《三国志·魏志·袁绍传》记载:“高祖父安,为汉司徒。自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由是势倾天下。”

“四世三公”,指的就世代官居高位。袁绍的家族从高祖父以下有四代人担任“三公”的职务。所谓“三公”指的是太尉、司徒、司空。他们的地位高于九卿(政府部长),仅次于皇帝(国家元首),可以理解为政府总理。

古韵播芳 | 追本溯源!袁绍耍“威风”的资本还得从此二碑说起

(袁绍的‘四世三公’ 来源网络)

大家好,我是五分侠,今天我们来逐本溯源,一同欣赏下袁绍“不为所动”的资本起源——“四世三公”中的袁安与袁敞。

1. 李刚田先生点评

古韵播芳 | 追本溯源!袁绍耍“威风”的资本还得从此二碑说起

(汉·司徒袁安碑与汉·袁敞残碑拓片、题跋)

汉袁安碑东汉永元四年即公元九十二年立,明万历年出土,于民国时再现于河南偃师,被用作牛王庙香案,同期同地域又发现袁敞残残碑,二碑形制书体相同,当出于同一书家所篆,惜未见书者署名。

此时隶书已通行,篆书偶或使用亦多隶化,称之为汉篆。二袁碑为汉篆之典型,合秦小篆婉通流畅与汉隶平直舒和为一体,赋以装饰之美,篆法别具一格。

为求华饰之美而变化篆法,有些字已去“说文”正篆远矣,如正月之正,字讹变几不可识。此拓二袁碑并存,珠连璧合且拓工精美,字口清爽,墨光宜人,弥足珍贵!

壬寅端午 李刚田记于京华

2. 《袁安碑》与《后汉书·袁安传》

《袁安碑》又称《汉·司徒袁安碑》,碑文共10行,原碑满行应为16字,现存满行15字。此碑侧刻有明万历二十六年三月题记,由此可知此碑曾在明代被人发现。之后不知是何原因此碑成为了河南偃师辛家村牛王庙香案。由于此碑刻字一面长期朝下,当地人并不知这是碑刻。民国时,河南洛阳偃师西南辛家村牛王庙改建辛村小学后被一孩童发现。

《袁安碑》残高139厘米,宽73厘米,厚21厘米,碑中有穿,碑文为小篆体。现此碑藏于河南省博物院。

古韵播芳 | 追本溯源!袁绍耍“威风”的资本还得从此二碑说起

(袁安碑)

《袁安碑》碑文:

古韵播芳 | 追本溯源!袁绍耍“威风”的资本还得从此二碑说起

(汉·司徒袁安碑拓片)

“司徒公汝南汝阳袁安召公。授《易》孟氏〔学〕┘。永平三年二月庚午,以孝廉除郎中。四〔年〕┘十一月庚午,除给事谒者。五年正月乙□,┘迁东海阴平长。十年二月辛巳,迁东平〔任〕┘城令。十三年十二月丙辰,拜楚郡〔太〕┘守。十七年八月庚申,徵拜河南尹。〔建〕┘初八年六月丙申,拜太仆。元和三年五〔月〕┘丙子,拜司空。四年六月己卯,拜司徒。┘孝和皇帝,加元服,诏公为宾。永元四年〔三〕┘月癸丑薨。闰月庚午葬。┘ ”

(说明:〔〕内为补字,□表示缺一字,┘表示分行。)

《后汉书·袁安传》中的袁安译文:

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袁安为人严肃庄重有威望,受到当地人尊敬。有一年大雪在地上积了一丈多,洛阳的县令出外考察灾情,见家家户户都扫雪开路,出门谋求食物。县令来到袁安的家门外,大雪封了袁安的门了,无路可走。洛阳县令认为袁安已经冻死,便命人扫除袁安家门前的雪,破门而入。进门后只见袁安卧在床上,奄奄一息,快要死了。县令问他为什么不出门乞食,袁安回答说:“这大雪天人人都又饿又冻,不应该再去打扰别人!”洛阳令褒奖嘉许他的品德,就推举他为孝廉。

永平十三年,楚王刘英阴谋叛乱,此事交由郡审理。第二年,三府推举袁安能处理复杂的案件,任命他为楚郡太守。当时受楚王刘英的供辞所牵连收押的有数千人,显宗十分愤怒,官吏追查十分急迫,被捕的人因痛苦不堪而屈招,惨死的人很多。袁安到郡后,不进官府,先去审查案件,查出那些没有明确证据的犯人,列条上奏,要求放他们出狱。府丞、掾史都叩头力争,认为这是偏袒附和反叛之人,在法律上是同罪,不同意他的做法。袁安说:“如果有不符合实情的,我自当承担罪责,不会因此连累你们。”于是分条详细上奏。皇帝醒悟了,立即批复同意,因此有四百多家得以出狱。

元和二年,武威太守孟云上奏:“北虏既然已经和亲,而南部又去抢掠,北单于说汉欺骗他们,谋划想进犯边境。我们应该将俘虏归还他们,以此来安抚他们。”皇帝召百官在朝堂上商议。公卿都说夷狄狡诈,贪心从不满足,得到归还的俘虏之后,就会狂妄自大,因而不能同意。惟独袁安说:“北虏遣使奉献贡礼请求和亲,有在边境捕获到俘虏时,就交还给汉,这是表明他们畏惧我朝威严,而不是首先违背誓约。孟云以大臣身份守卫边疆,不应该对戎狄失信,放俘虏回去,足以显示我们中原的优待和宽容,又使边境百姓得到安定,确实是有利的。”司徒桓虞改变看法而依从袁安。太尉郑弘、司空第五伦都不满,说:“各位说应当归还俘虏的,都是不忠之人。”桓虞当场斥责他,第五伦和大鸿胪韦彪都恼怒得脸上变了神色,司隶校尉把全部情况奏明皇帝,袁安等人都上交印绶向皇上谢罪。肃宗下诏回复说:“议而不决,各持己见。凡事议论,凡政策都由众人决定,表面上和气从容,遇事不置可否,这不是朝廷的福气。你们有什么过错而深深谢罪?”皇帝最终听从了袁安的建议。

和帝即位,窦太后掌管朝政,太后兄车骑将军窦宪北击匈奴,袁安与九卿到朝廷上书劝谏,认为匈奴不犯边塞,而我们却无故兴师远途跋涉,浪费国家财用,到万里之外去求取功劳,这不是为国家考虑的上策。然而接连几次上书都被搁置不发。九卿也都渐渐不再上奏。惟有袁安坚持正道不肯改变,直至摘下官帽在朝廷上争论了十几次。太后不听从,众人都为他感到危险恐惧,然而袁安神色自若。

3. 《袁敞碑》与《后汉书》中的袁敞

《袁敞碑》又称《汉司空袁敞碑》,残高78.5厘米,宽72厘米,每行存4-8字不等。《袁敞碑》的发现早于《袁安碑》,该碑发现时已严重损坏,起初不知碑主何人,后因马衡先生(1881-1955)将碑文残字与《后汉书》对勘才知是袁敞的碑刻。此碑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古韵播芳 | 追本溯源!袁绍耍“威风”的资本还得从此二碑说起

(袁敞碑)

古韵播芳 | 追本溯源!袁绍耍“威风”的资本还得从此二碑说起

(汉·袁敞残碑拓片)

《袁敞碑》碑文:

“〔君讳敞字叔〕平,司徒公〔之第三子〕……┘□□□□月庚子,以河南尹子除〔太子舍人〕……┘□□□□五月丙戌除郎中。九年,……┘□□□〔黄门〕侍郎。十年八月丁丑,……┘□□□□十月甲申,拜侍〔中〕……┘□□□□步兵校尉。延平元年……┘□□〔将作〕大匠,其十月丁丑拜〔东郡太守〕。……┘□□□□□丙戌,征拜太仆。五年……┘□□□□〔元〕初二年十二月庚戌〔拜司空〕。……┘〔年四月戊申〕薨。其辛酉葬。┘”

(说明:〔〕,表示马衡据残存笔画测定的文字;□,表示缺一字;……,表示缺若干字;┘,表示分行。)

《后汉书》中的袁敞译文:

袁敞,豫州汝南汝阳人。司徒袁安子。少时研习《易经》教授弟子,因父亲袁安的缘故任为太子舍人。有子,袁盱。汉和帝时,历位将军、大夫、侍中,出任东郡太守,后被征拜为太仆、光禄勋。公元116年(元初三年),代刘恺为司空。公元117年(元初四年),因其子与尚书郎张俊交往时泄漏机密,被策免。袁敞廉劲而不阿权贵,因此违背外戚邓氏的旨意,于是在被免职后自杀。朝廷隐瞒他的死因,用三公之礼安葬,并追复他的官职。

五分侠

2022年8月14日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