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欧美技术封锁失败!北斗卫星装上“中国芯”,和GPS比谁更先进?

作者:钟铭聊科学

1990年的海湾战争,当时伊拉克有强大的军备:

超过145万的正规军和预备役部队;
5000多辆各型坦克;
8000多辆装甲车;
大口径火炮3500多门;
700多架战机和大量的先进导弹。

结果,以美国为首的多国仅用了42天,就把伊拉克打到还无招架之力。

欧美技术封锁失败!北斗卫星装上“中国芯”,和GPS比谁更先进?

这是因为当时美国使用了还未成熟的GPS系统,为美军提供了精确的导航服务,助美军对伊拉克进行了精确的打击。这张战争也让大陆明白一个道理:拥有自己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事关国家安全,也是国防能力的体现。

欧美技术封锁失败!北斗卫星装上“中国芯”,和GPS比谁更先进?

2020年7月31日,大陆的北斗三号全面建设完毕,这也使得大陆成为了第三个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但由于大陆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领域起步的比较晚,大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制过程中,有很多技术都处于掐脖子的状态,比如:原子钟、芯片、行波管等。

经过科研人员多年的不懈努力,北斗的核心器部件做到了100%的自主可控,彻底摆脱了关键器部件被欧美国家卡脖子的局面。其中,北斗三号还用到大陆独立研发的“龙芯”。

欧美技术封锁失败!北斗卫星装上“中国芯”,和GPS比谁更先进?

北斗三号的“心脏”

北斗三号一共由30颗卫星共同组成,其中包括了24颗地球中圆轨道卫星、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欧美技术封锁失败!北斗卫星装上“中国芯”,和GPS比谁更先进?
欧美技术封锁失败!北斗卫星装上“中国芯”,和GPS比谁更先进?

卫星被发射到天上后,地面控制系统不需要再管它,它自己可以运行。其中,卫星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阳光下的,可以利用太阳能来为自己供电。

但也存在着在太阳阴影处的时候,这时候卫星的两翼太阳能充电板就没办法再供电了,需要让卫星的蓄电池自己给自己供电,这就需要卫星上的芯片操作这些步骤。

除此之外,卫星的许多功能,比如:星间链路、轨道运算、运行管理、波速指向和路由等功能,都需要卫星芯片强大的运算能力来实现。

欧美技术封锁失败!北斗卫星装上“中国芯”,和GPS比谁更先进?

因此,芯片就好比是卫星的“大脑”或者“心脏”。之前我们使用的是欧洲的sc80c32芯片,这类芯片如果要想满足北斗三号卫星的功能需求,是需要好几块sc80c32芯片合起来一起使用。

除此之外,基于以往的经验,卫星上使用sc80c32芯片大约每周都会出现一次计算错误。这个错误是因为北斗卫星位于中轨道,指的是位于低地球轨道和地球静止轨道之间的人造卫星运行轨道,大概在高于2000千米,低于35,786千米的高空。

欧美技术封锁失败!北斗卫星装上“中国芯”,和GPS比谁更先进?

这里的空间辐射环境非常得恶劣,大阅每周都会有一次一次单粒子翻转。所谓“单粒子翻转”指的是高能粒子打到芯片上,导致计算机在二进制计算时出现从“0”变成“1”或者“1”变成“0”的情况。这时候程序就会出现问题,导致卫星出现问题。这也说明了导航卫星上使用宇航级CPU需要非常强的抗辐射能力。

当然,这些问题,其实都可以想办法克服,比如,设计一个容错机制。但最大的问题其实还是在sc80c32芯片有被卡脖子的风险,

尤其是我们在快速上马项目时,欧洲的供货商没办法保证按照计划时间提供产品,使得我们项目进度会被拖慢,同时sc80c32芯片的价格也不便宜。

2015年4月20日发射的北斗双星之上就采用了“龙芯+Flash构架”替代了进口的“CPU和PROM”的方案,其中龙芯使用的型号是:“龙芯 1E”和“龙芯 1F”。

欧美技术封锁失败!北斗卫星装上“中国芯”,和GPS比谁更先进?

2017年11月,科研人员决定在北斗三号的首发星上使用大陆自主研发的“龙芯”。该“龙芯”是一颗四核CPU芯片SoC2012,以及自主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SpaceOS2,抗辐照能力很强。后来北斗三号的第二星也使用了该芯片,算上北斗三号的全球组网星,龙芯的累计寿命已经抵达了30年,而单粒子翻转是零,这要远远好于欧洲的sc80c32芯片。

欧美技术封锁失败!北斗卫星装上“中国芯”,和GPS比谁更先进?

不仅如此,一块龙芯的性能相当于10块sc80c32芯片,这还是在龙芯面积增加了三倍,性能降低了三倍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如果正常一颗没有改变面积的龙芯,性能是欧洲sc80c32芯片的30倍,而且还不会出现每周一次的单粒子翻转,可以说是相当的可靠。

要知道,宇航级CPU一直被认为是芯片中的“钻石皇冠”。芯片产品中最贵的基本上都是宇航级芯片,之前美国的赛灵思公司的宇航级FPGA芯片创造了最贵芯片的记录,价格是500万人民币一颗,而北斗三号上使用的宇航级CPU“龙芯”以900万人民币打破了该记录。

欧美技术封锁失败!北斗卫星装上“中国芯”,和GPS比谁更先进?

也就是说,北斗上的芯片现在不仅没有被卡脖子,使用的“龙芯”还在宇航级CPU技术中处于领先的地位。

不仅如此,除了卫星上的芯片之外,终端设备上也需要能接收北斗信号的芯片,这在之前也是完全被欧美国家所垄断,同时由于这属于高科技领域,欧美国家一直在对大陆实现严酷的技术封锁。

终端设备中的“芯片”主要包括了射频芯片和基带芯片。而研究人员在多年的努力之下,也成功突破了欧美国家的技术封锁,自主研制除了星导航基带处理芯片“领航一号”以及全频点导航射频芯片,替代了进口芯片,摆脱了卡脖子的局面。

北斗的性能如何?

可能有人要问题了,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水平到底怎么样?

放眼全球,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只有4个,分别是中国的北斗、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以及欧盟的伽利略。日本的QZSS和印度的IRNSS仅仅是区域卫星导航系统。

欧美技术封锁失败!北斗卫星装上“中国芯”,和GPS比谁更先进?

在全球范围定位精度北斗与GPS相当,局部区域(主要亚太地区)北斗的精度是要优于GPS。不仅如此,北斗还有自己的特色优势。导航卫星的制高点技术是原子钟,而北斗上面配备的是大陆自主研发的双频氢原子钟,这在四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当中是技术领先的。

欧美技术封锁失败!北斗卫星装上“中国芯”,和GPS比谁更先进?

其次,北斗导航还采用了Ka相控阵星间链路,把卫星连接成了一个大网,实现了“一星通,星星通”,使得北斗达到了厘米级的精度,这领先了其他几个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近一个量级。

除此之外,北斗卫星还能全球短报文,也就是说它可以拥有通信功能,这使得北斗可以广泛运用于然灾害和重大事件中,比如:在汶川地震时,提供救援信息;在武汉疫情时,帮助医院建设提供放眼测量的支持;在测量珠峰高度时,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所以说,虽然北斗起步晚于美国的GPS和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但技术上不仅没有落后,反而是属于技术领先的梯队,在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中,技术处于前二的水平。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龙芯##美国##科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