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亮剑》:李云龙“老子打的就是精锐”,一炮干翻山崎,立下大功

作者:史海今说

苍云岭战役,钢枪上白刃,李云龙大字不识,却懂得排兵布阵、扬长避短,突击攻打日军的精锐、直接将山崎炸死。这主要得益于以下三点原因:

《亮剑》:李云龙“老子打的就是精锐”,一炮干翻山崎,立下大功

日军大佐

一是硬核的武器装备。九二式重机枪在当时可算是稀罕物件,当时国内物资匮乏,钢铁资源少之又少,东北的兵工厂也被鬼子抢了去,大部分钢铁都要从国外进口,造价非常高、也很昂贵。八路军的步枪和小手枪肯定不能和日军的三八大盖相比,因此很多物资,都是在歼灭敌军之后缴获而来的。三挺九二式在后方火力持续支援,能把鬼子打成筛子。

《亮剑》:李云龙“老子打的就是精锐”,一炮干翻山崎,立下大功

九二式重机枪

火力如此强大,以至于后来李云龙在不得不舍枪救己的时候,犹豫再三,就算扔了也要拆掉重要的零部件,防止日后被鬼子拿来对付自己。

再说说歪把子,是小日本在二战时期最常使用的一种口径6.5mm的轻机枪,于1922年日本大正天皇十一年被设计制造,由于其枪托向右弯曲、便于托腮瞄准,被八路军形象的称作“歪把子”。

《亮剑》:李云龙“老子打的就是精锐”,一炮干翻山崎,立下大功

歪把子

二是战术得当,轻重火力搭配得当、攻防兼备,连小日本都赞不绝口,八路军总是懂得扬长避短,集中火力端掉对方的指挥部,下面的小日本自然就是无头苍蝇,只能等着八路爷爷要他们的小命。

三是战士们钢铁般的战斗素质和团结的凝聚力。不要命的气势、阎王爷来了都得震一震。八路军们在一致对外的持久抗日中磨练成了一家人,拧成一股绳的坚韧力量、不放弃任何一个战友的生死之交,早就把这群热血士兵打造成无坚不摧的英勇斗士,钢枪白刃守护自己的阵地,是他们最忠贞的使命。

《亮剑》:李云龙“老子打的就是精锐”,一炮干翻山崎,立下大功

李云龙

正是这样一支集结了硬核武器、巧妙布阵、英勇将士的团队,才能让李云龙敢和坂田硬碰硬。

历史原型黄土岭战斗,发生在1939年11月,日军华北方面共2万多人,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北岳区实施冬季“大扫荡”。日军所到之处无恶不作、烧杀抢掠、甚至连畜生都不如,真的是可憎至极。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11月3日,日军第2旅第1营被八路军全部在雁宿崖歼灭。针对小日本被歼灭,必定有另一个团来报仇的尿性,晋察冀军区早早准备,在其必经之地做好埋伏。

11月5日,晋察冀派游击队迷惑敌军,诱敌深入,11月6日,杨成武率第1团、第25团和第2、3团,早早占领东南、西南和东北高地,准备袭击。日军指挥官阿部规秀后知后觉,冒雨派侦察兵去探查也并未发现异常。下午13时,八路军展开猛烈进攻,双方在黄土岭展开激烈交战,顷刻间,战火纷飞,潮水般的八路军战士一涌而下,将小鬼子打的稀巴烂

《亮剑》:李云龙“老子打的就是精锐”,一炮干翻山崎,立下大功

16时左右,八路军指挥员发现黄土岭附近有多名日军指挥活动,当即开展炮火攻击,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被击毙。这次战役,八路军获得了胜利,歼灭敌军1400余名,并且抵挡击退了日军10余次的突围,有力打击了日军侵华的嚣张气焰。

阿部规秀还有一个名号“日本山地战精英”,但是却死在了黄土岭的山地争夺战中,难免令人唏嘘,实力也太菜了!那么,号称“名将之花”的阿部规秀,为什么接连败仗?

《亮剑》:李云龙“老子打的就是精锐”,一炮干翻山崎,立下大功

阿部规秀

其实,阿部规秀这几号名号都存在炒作的成分。在日军队伍里,军衔从上到下被分为少将、中将、大将三个级别,而阿部规秀的军衔是死前一个月才晋升的,51岁才成为中将,显然是没有能力、毫无作战经验。那为什么要派他来黄土岭指挥作战呢?

1939年,抗日战争正处于战略相持阶段,日军打了两年都还没有任何进展,心浮气躁,所以,就想利用阿部规秀之死,鼓舞队伍杀伐的势气。而八路军,也要利用阿部规秀之死,来激励军民,让战士和老百姓都知道,日军也不过如此。所以,在双方这种机缘巧合之下,阿部规秀就顺其自然地称为“公认”的名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