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村松白”的育成经过是这样的

作者:藏龙鸽语
“村松白”的育成经过是这样的

大多数养鸽的人以为白鸽子只能用于观赏,如果用来竞翔,速力不够。因为白鸽在飞行或落野时目标大,易受天敌的攻击伤害。而且白羽易被虫蛀。比不得灰、黑色羽毛坚韧。所以在比赛的鸽笼中很难找到白鸽的影子。

“村松白”的育成经过是这样的

然而日本静冈吉田联合会的村松泰罗(村松泰人)却专养白色的鸽子。他培养的“白系”赛鸽在当地可称名震一方。让我们来看一下村松先生的白系鸽所为他获得的殊荣吧:

1987、1988、1989三年,村松鸽舍连续三年获最优秀鸽舍奖(白系为主力)。

1987年获日本国际公棚“全日本400公里大赛”48名。

1988年获日本国际公棚“国际友好300公里比赛”29名,“全日本400公里大赛”第4名。联合

А150公里, 800公里, 900公里冠军。

1989年日本国际公棚“国际友好300公里比赛”30、38名,“全日本400公里大赛”37、47名联合会600公里、800公里、900公里冠军。

村松在创立他的“白系”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的。在他始建“白系”鸽的时候鸽友都对他能否成功,持怀疑的态度,然而村松却坚信只要努力奋斗,“白系”鸽一定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鸽系。他在艰难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

在他的鸽舍里,白鸽和其它羽色的鸽子是分开的。目的在于让他的白鸽“一尘不染”。哪怕别的羽色鸽成绩再好,也不让它掺入白系中。对于“白系”鸽他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开始用500公里比赛的归巢鸽作种来育雏,然后用这些小鸽出赛700公里。

之后再用那些获胜的小鸽做种,再进一步育出仔鸽用它们出赛1000公里。就这样一步一步向远程发展。在村松的努力下“白系”终于获得成功。

由于村松鸽舍的成绩出色,88年、89年地区鸽协指派他的鸽舍参加日本公棚的比赛。结果在众多的强手中,村松选派的白鸽以良好的成绩为主人和协会争得了荣誉。

显赫的成绩使附近枥木、崎玉等地的鸽友纷纷慕名前来向村松购买种鸽。在这些鸽友引进了“白系”鸽后不久,这些白鸽也在他们的棚中飞出了好的成绩。

如:东海联盟的铃木宗彦在引人白鸽后,用它获800公里综合10奖,1000公里综合亚军,1100公里综合亚军。

松户东部联合会的安部知里在引入白鸽后,用白鸽获90年200,300公里冠军,500公里亚军,600公里冠军,88年国际鸽舍高松宫杯全国冠军、东日本CH 1000公里4名等均有“白系”血统。

吉田联合会的泷野优用村松的白鸽获600公里第5名,700公里第18名等。白鸽不但在主人棚内生辉,在引人者的舍内也闪出了灿烂的银光。

村松对白鸽的飞翔能力十分自信。他二十多年来始终如一地培养“白系”鸽,他对白鸽的喜爱达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在他的鸽舍里,白鸽的比例逐年增加。88年春天村松鸽舍白鸽的比例还只是3分之1,到秋天就达到50%,如今他的鸽舍里已是一片雪白了。

“村松白”的育成经过是这样的

白沙罗号

村松是个不断进取的人。他要求自己的鸽系不但要飞得快,还要飞得远。在他的努力下,他的600公里冠军白沙罗号分速达1275米,为使“白系”鸽飞得更远,村松很注重引入白色外优血鸽。

斯玛路系、波彼爱系、宛利路系、巴吉等外系鸽都曾为他引用。最近他派出参加800公里比赛的白鸽,当日归返4羽。

“村松白”的育成经过是这样的

白浪兰斯号

获冠军,第5、8和10位,冠军白浪兰斯号分速达1200米。此鸽的母亲就是兴松茂久鸽舍的血统。村松认为,(1992年)目前他的“白系”鸽虽然已能达到参加1000公里比赛的水平。但还欠稳定。今后的目标是使“白系”鸽能胜任任何项目的比赛。他确信这一目标一定能达到。

后记:

以人类的眼光看待白鸽确实容易有飞行目标大,羽质难保养的缺点,但是如果看看自然界的其他鸟类,飞行能力比较差的比如有白鹭,白凤头鹦鹉,还有飞行能力比较高的天鹅和白鹤,它们在野外风餐露宿同样也有面临天敌的危险,但也一样好好地生存了下来。

从村松白育成的经过可以看到一件事,村松先生并不急于求成而是稳扎稳打地,先从500公里归巢起步,一代一代稳步提升参赛距离和归巢速度,育种的过程也并不保守,而是按需引入其他不同血统的白羽鸽来掺入。

村松白鸽系的育成其背后更大的意义在于它很好地证明了一些事,比如赛鸽的毛色并不重要,哪怕是牛眼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追求真正有实力的鸽子还有不屈不挠的耐心。

END

文|伯锋

[微笑]感谢阅读!鼓励请点赞+评论,我们下一篇文章再见!

“村松白”的育成经过是这样的

唯真实,最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