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军医小茵丨今日立秋

作者:中国军号

来源:解放军报微信·中国军号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2022年8月7日

我们迎来“立秋”节气

本期军医小茵

为各位战友带来了一份

野外训练安全指南

拿好纸和笔,一起来划重点吧!

一、部队野营常见的卫生问题

1. 水源卫生

潺潺溪水,清澈见底,令人禁不住想一饮山泉的甘甜。但清澈的水里可能潜伏着数以万计、无影无踪的致病微生物,例如可能引起腹泻、呕吐、发烧等疾病的细菌与寄生虫,所以在野外切忌喝生水。

军医小茵丨今日立秋

2. 饮食卫生

山野行军,条件简陋,在食物的储存与制作过程中,若不注意生熟分开,极易造成交叉污染;同时,湿热的环境使食物容易腐烂变质,所以坚持食物“生熟分开,烧熟煮透”的原则尤为重要。

3. 防疫卫生

环境湿热,蚊虫孳生,官兵容易受到叮咬蜇伤、皮损过敏的困扰。研究显示,野营驻训常见的疾病中,因损伤、过敏、真菌感染等造成的皮损最为常见[1]。同时,蚊虫叮咬不仅可导致瘙痒难耐的红肿,蚊虫本身还作为一些疾病(乙型脑炎病毒、登革病毒等)的传播媒介威胁着人们健康。

军医小茵丨今日立秋

二、野营过程中水源的选择及处理

1. 水源选择

战友们要做好水源调查,选择水质好、水量充足、取水方便且卫生条件好、易于管理的水源作为驻训部队的供水水源,优先选用地下水、原有水源和流动水源。

2. 水质改善

天然水质需要净化和消毒等卫生措施处理后饮用。可通过沉淀、过滤进行水质净化,除去水中悬浮物质、胶体及部分病原体。采用氯化消毒、二氧化氯消毒、紫外线消毒等方法对饮用水中的病原微生物进行杀灭,防止传染病发生和流行。

3. 水源存储

储水罐应放置在地势较高、排水便利的位置,下面可垫砖块或石子等物;餐厨用水、饮用水和生活用水应严格区分,应配备足够的公用取水用具,坚持使用公用取水用具取水;储水罐要加盖,防止污染。

4. 水质检测

饮用前应对饮用水质进行全面检测,对水源进行侦检、选择、洁治、消毒。水质检测指标包括感官性状及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微生物指标、放射性指标和消毒剂指标6组。应对所有水源设岗值守,定期监测以防污染[2]。

三、野营过程中的食物卫生保障

1. 炊管人员,注意卫生

野营驻训期间,炊管人员务必讲究个人卫生,要做到勤洗手、勤剪指甲等。

2. 餐具厨具,严格消毒

严把炊具、餐具消毒关。一日三餐均应严格对餐具、炊具进行高温消毒,对案板、厨具柜等应进行清洗消毒,从而保证炊具、餐具的清洁[2]。

军医小茵丨今日立秋

3. 烧熟煮透,生熟分开

高温是杀灭食品中潜在致病微生物的关键。食品储存时注意生熟分开,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刀具、砧板、盛放容器也要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其次,确保食物完全烧熟后再食用,尤其是肉、禽、蛋和水产品[2]。

四、野营过程中防疫卫生的保障

合理选择驻扎地,防疫卫生保障尤为重要。部队野营驻训时可以参考以下建议:

1. 了解疫情,运筹帷幄

部队在制定野营训练计划时,应对驻地和沿途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掌握地方病、传染病及水源的情况。根据当地常见的疫情,提前对战友们进行卫生安全教育。

军医小茵丨今日立秋

2. 落实制度,保障卫生

建好制度是抓好卫生防病工作的重要保证, 严抓“消、杀、灭”制度的落实,让每位战友都加入到营区卫生的维护工作中,靠大家共同的力量做好防控工作。

3. 营区卫生,时刻维护

营区室内保持干净和通风,定时做好灭菌、杀虫工作,储备好驱蚊剂、风油精、酒精、紫外线灯等物资[3]。在草地、丛林中作训时,要注意及时清除驻地周围杂草,消除蚊、蝇、鼠等病媒生物孳生地。

4. 及时发现,即刻处置

若出现传染病人,按规定及时上报,同时力争做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传染病人确诊后,应尽快通知发病部队卫生部门,以便尽快采取措施,对疫源地(包括病人住过的房间、使用和接触过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必要时组织杀虫、灭鼠和个人卫生整顿[4]。在条件允许或紧急时可接种相应疫苗,保护易感人群,防止疫情发生。

军医小茵丨今日立秋

参考文献:

[1]张琪,王太武,左鹏,杨露,艾乐乐,丁晨曦,谭伟龙,王长军.某部野外驻训期间疾病谱调查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8,36(11):1371-1373.

[2]汪群华,徐长军,王栋. 某部野外驻训卫生防病的主要特点及其做法[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2,30(5):370-371.

[3]张永雪.野外驻训常见皮肤病预防调查[J].空军医学杂志,2015,31(03):199-200.

[4]熊玉兵,夏春雷,王明德,夏元宝,付玉娥,姜宏博,贾承.某部野营训练卫生防疫保障工作的组织与实施[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6,34(01):97-98.

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团委军医小茵工作室

指导老师

空军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 张建彬副教授

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教学实验中心 李凯峰讲师

策划:毛元浩 张城恺 杨腾彧

文字:陈刘杰 孙易初 齐 恺

漫画:刘泽峰 杨宝轩 李文硕

(解放军报微信·中国军号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