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定都天京后列强纷纷造访,洪秀全:老老实实进贡我不会为难你们的

作者:左都御史

自咸丰三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基本形成了与清廷划江而治的局面。正当两边打得火热之时,有一股势力却在隔岸观火,随时会倒向其中一方,这股势力就是各国列强。

定都天京后列强纷纷造访,洪秀全:老老实实进贡我不会为难你们的

从大局上来看,列强不管是倒向天京还是倒向北京,都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不过在对峙初期,列强的态度尚不明朗,并且他们也曾积极地与天京政权沟通。遗憾的是,洪秀全并没有把握住这天赐的良机,否则历史必然会改写。

这一时期的列强,主要是指英国、法国和美国三个国家。德国、俄国因国内发生战争无暇顾及中国。其中英国又起着绝对的主导力量。

军兴之初英国宣布中立并派人访问天京

英国是列强中的老大,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英国取得了在华贸易的特权,在他们看来只要能顺利输入鸦片,获取高额利润就行了,双方在意识形态方面并没有本质性的冲突。

咸丰三年,太平军浩浩荡荡从长江上游开来,不久定都天京。当时的江苏巡抚衙门就曾几次请求英国出兵,不巧的是,此时英国的军事重心并不在中国,而是酝酿着与俄国在克里米亚地区发动战争。

定都天京后列强纷纷造访,洪秀全:老老实实进贡我不会为难你们的

英国是一个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外交方面也很有经验,他们意识到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已经使得清王朝失去了长江以南的统治权,大清皇帝能否保住皇位实属未知。

如果英国此时发兵帮助清廷,一旦等到太平天国执掌全国政权后,就势必会与英国翻脸,不仅好处捞不到就连之前的既得利益也会一笔勾销。因此英国人觉得出兵帮助清廷这笔买卖风险很大。

前面讲了英国与中国没有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但要是能在这方面有所统一又是求之不得的。凑巧的是洪秀全就是打着“上帝”的口号来拯救苍生的。故而英国人对天京政权还存有一丝丝的好感。

定都天京后列强纷纷造访,洪秀全:老老实实进贡我不会为难你们的

英国是天主教新教国家,如果在中国也能诞生一个同样信仰的新国家,那么也是英国人所喜闻乐见的。

可英国人不了解的是,洪秀全之所以打出上帝教这张牌,不过就是反对清王朝的一种新说法。事实上洪秀全对基督教的理解十分有限且片面,完全是个半吊子,只要通过接触便会露馅。为此英国派出一个叫文翰的人去造访天京,希望得到一个理想的答案。

文翰到了天京后发现,天王洪秀全居然把英国也当成了藩属,要奉天国为正宗,每年也要进贡,这不就是活脱脱的马戛尔尼访华再现吗,如今的天王不就是当年的乾隆爷吗。

定都天京后列强纷纷造访,洪秀全:老老实实进贡我不会为难你们的

这还不是最要紧的,文翰到了天京后还与许多高层进行了接触,发现这些人对基督教一知半解、信口开河。有人甚至问他:圣母玛利亚是不是有个小妹?该小妹能否许配天王?作为虔诚的基督教徒,文翰此行憋了一肚子的火,他也就此认定,洪秀全是一个离经叛道、亵渎圣明的异类教徒,与正宗的天主教风马牛不相及。

法国、美国的态度

看到英国积极与洪秀全沟通,法国也在文翰造访天京后不久,派出公使布尔布隆访问天京。虽然他的乘坐的巡洋舰行驶至天京时,遭到了炮火警示,但还是顺利见到了洪秀全。

布尔布隆与洪秀全这次会面好像谈得也不是很投机,洪秀全给他下了一道谕旨,明确说明法国与英国一样,都是天王的藩属国。只要每年老老实实进贡,日后就不会为难法国。

定都天京后列强纷纷造访,洪秀全:老老实实进贡我不会为难你们的

布尔布隆在天京待了几天,也上街转了转,对太平天国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这次访问过后,他与文翰得出了差不多的结论:太平天国是一个很不靠谱的政权,比清王朝更落后。

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宗教意识不是很强,他们最为看重的就是实惠。继布尔布隆之后,美国也派出公使马利沙访问天京,同样此次美国经过接触,也对洪秀全的印象不佳。马利沙考察后给华盛顿高层写了一封信,大致意思是说:

美国要想保住在中国的利益,最好的办法就是要保全中国,而不能让中国处于一个无政府的状态,如果是这样,中国就会成为欧洲人的战利品,美国恐怕连汤都喝不上。因此现在谁都不帮,先看看再说。

定都天京后列强纷纷造访,洪秀全:老老实实进贡我不会为难你们的

三个国家的代表先后到过天京,谁也没有捞到好处。而且此后凡是太平天国与列强接触,都会接到天王洪秀全的“上谕”,把三国政府代表折腾得没有脾气。

列强很快就把洪秀全这个人看透了,认为他不足取,退一万步说就算太平天国推翻了清王朝,执掌全国政权,他也不可能承认列强与清政府签订的那些不平等条约。所以自太平天国中后期开始,列强逐渐倒向了清政府这一边。

然而洪秀全对于列强来说也非一无用处,他们也意识到太平军的作战分散了清军的兵力,致使北方空虚。英国和法国利用清军兵力南下的时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廷签订了《北京条约》。

定都天京后列强纷纷造访,洪秀全:老老实实进贡我不会为难你们的

洪秀全与他的太平天国政权,不是一支由上层精英领导的武装力量,这注定了他们有着这样那样的局限性。如果洪秀全、杨秀清等高层,能在清廷和列强的矛盾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其实推翻清王朝也不是没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