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59年李宗仁送一批赝品字画,毛主席竟花12万买下:他是在投石问路

作者:国学长亭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1965年7月20日,一架专机降落在了首都机场的停机坪上。随后,李宗仁携夫人郭德洁、秘书程思远一行人走下了旋梯。

在熙熙攘攘的欢迎队伍中,有周总理为首的中央高层领导、有各民主党派人士、也有前国民党起义投诚的高官、将领。

59年李宗仁送一批赝品字画,毛主席竟花12万买下:他是在投石问路

此前,身在海外的李宗仁对大陆方面提出的“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的政策十分赞赏,很早就开始谋划着自己的归国之路。

然而,这位国民政府的前“代总统”、“桂系元老”,能够踏上祖国的土地并非一蹴而就,除了要突破在台湾国民党方面的重重阻力,还要打消自身的一系列顾虑。

就在李宗仁归国前,还上演了一出插曲,他向大陆方面递来了一封信。

信中他表示,要向祖国捐献十二箱字画,还特意强调这批“珍贵”的古董价值高达11万美元。

李宗仁为何要向国内捐献这十二箱字画?捐献字画与李宗仁的归国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大陆方面又是如何答复他的?

16年漂泊异乡

1948年,随着三大战役的落幕,中国北方大部分的地区已经解放,回到了人民的怀抱,国民党政权岌岌可危,已有大厦将倾之势。

59年李宗仁送一批赝品字画,毛主席竟花12万买下:他是在投石问路

同时也在这一年,在国民党统治区上演了一出“选举闹剧”,由国民党自导自演的“国民大会”通过所谓的行宪,选举出蒋介石为第一届“总统”,李宗仁为第一届“副总统”。

被寄以厚望的孙科,却未能获得副总统的宝座。在选举前,经过多方运作,孙科的呼声高涨,而桂系首脑人物李宗仁,并不被人看好。

然而,副总统的位置并未坐稳多久,国民党兵败如山倒,解放军一路摧枯拉朽,负隅顽抗的国民党军各个军事集团土崩瓦解。

成千上万的国民党军队响应中共的号召,未经抵抗就纷纷选择起义。

随着1949年元旦的到来,蒋介石再一次玩弄起了“下野”的手腕,打算扔下了眼前的烂摊子,等待时机,以图东山再起。

59年李宗仁送一批赝品字画,毛主席竟花12万买下:他是在投石问路

1949年1月22日,李宗仁便顺位就任了中华民国代总统。

然而,这时的李宗仁却没有 “代行总统职权”的任何能力。蒋介石的下野,也并未如他本人所说,甘愿做一介平民。

军事方面,蒋介石在老家奉化溪口架设起了大功率电台,指挥各战场上的国民党军继续负隅顽抗。

在当时,国民党军队的调动和指挥,完全出自于浙江的这座小城。

行政方面,蒋介石依然利用着他国民党总裁的身份,执掌着东南、中南、西南各省人事、财政、经济大权。

可以说,蒋介石引退后,比在职时还要忙碌。

1949年,人民解放军的兵峰已经直指长江天堑,摆在南京国民党政权面前的选择已经不多。

做出了最大诚意的中共领导层,提出了《国内和平协定》,向李宗仁抛出了重要信号,希望他能抓住时机,站在人民的一边。

59年李宗仁送一批赝品字画,毛主席竟花12万买下:他是在投石问路

此时,“代行总统职权”的李宗仁虽然迅速做出了回应,派出了以张治中将军为首的和谈代表团,飞赴北平。

但他对于谈判的内容和筹码,依然是不明确和犹豫不决的。因为除了处处受到溪口蒋介石的掣肘,李宗仁还要考虑国民党内部的呼声和自身的利益。

最终,经过数轮艰苦的谈判,双方商谈出了十条意见,可南京国民政府方面在请示已经“下野”的蒋介石后,决定拒绝签字。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顺利跨过长江天堑,解放南京。

李宗仁对此早已料到,国民党的残局已经不可收拾。他和昔日的老搭档白崇禧,对于下一步的安排有过一次交谈。

李宗仁对着人称“小诸葛”的桂系大佬白崇禧询问对方今后的打算,而神机妙算的白崇禧竟然答道:

“德邻,是否有去台湾的打算!”

59年李宗仁送一批赝品字画,毛主席竟花12万买下:他是在投石问路

然而,对于此事,李宗仁竟一反常态地与老搭档争执起来了,严厉拒绝去往台湾,两人为此不欢而散。

1949年11月,白崇禧率军一路败绩,桂系部队大部分被解放军消灭,余部退到了海南岛。

在蒋介石的一再劝说下,白崇禧只能逃往台湾,最终在排挤和胁迫下郁郁不得志,死在了这座孤岛上。

而李宗仁深知蒋介石手段狠厉,在他的心中,早已察觉到如果启程赴台,恐怕做“张学良第二而不可得!”

1949年11月20日,李宗仁以治病为名,从南宁乘专机飞往香港,并在同年12月前往美国,开始了他长达16年漂泊异乡的流亡生活。

寻求归国之路

1949年底,有将近三百多万国民党党、政、军人员及其眷属从大陆撤到了孤岛台湾。

据悉,在一年前选出的“国大代表”共计2961人,随蒋介石去台湾岛的仅有1080人,其他人或被解放军俘或选择了投诚,或者选择滞留在香港、澳门和海外,以静观时局的转变。

59年李宗仁送一批赝品字画,毛主席竟花12万买下:他是在投石问路

对于李宗仁这个国民政府的“二把手’,选择去了美国,无论对于逃到台湾的国民党残余还是国际社会的观瞻来说,无不是一个笑话。

所以对于漂流在异乡的李宗仁,蒋介石还是发出了邀请,希望他能够来台共商大计,却没有得到李宗仁的应允。

直到1954年,蒋介石对迟迟不愿赴台的李宗仁下出了一招狠棋,他突然宣布免去了李宗仁“副总统”的职务。

这对于戎马半生的李宗仁来说,内心更多的是一种释怀。由于连年的征战,他几乎都没有时间陪伴家人,此后他可以尽情地享受这难得的相聚时光。

然而,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爱国者,祖国发生的变化,也是他时刻关注的焦点。

在李宗仁内心,原本的固有思想,已经悄然生息发生了许多转变,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认识也随着流亡生活的不易,变得深刻起来。

59年李宗仁送一批赝品字画,毛主席竟花12万买下:他是在投石问路

当他看到,新中国在成立几年时间里,就让国民经济迅速得到了恢复,国家面貌焕然一新,对于共产党的治国理念感到由衷的钦佩。

李宗仁深知,国民党在逃到台湾之前,带走了大量的黄金、白银,也带走了一大批科学、技术专家,炸毁了一大批工厂、桥梁,留下的只有一穷二白的家底。

在对外事务上,此刻的新中国不仅取得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打败了经济、军事力量皆为世界第一的美国。

甚至已经在国际会议上崭露头角,让世界认识到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崭新的中国正在崛起。

1956年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向台湾同胞和海外人士发出了号召,希望他们站在“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之下,为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继续共同奋斗。

同时,周总理也通过与秘书程思远的交谈,希望对方可以向李宗仁转达“在他认为方便的时候,可以回来看看”的提议。

59年李宗仁送一批赝品字画,毛主席竟花12万买下:他是在投石问路

其实,在这一时期,李宗仁心理也充满着矛盾,虽然在内心深处,他期待着早一日踏上返回祖国的路途。

可作为昔日的“头号战犯”和自己在内战中的种种表现,也不得不使李宗仁顾虑重重。

换言之,共产党能在多大程度上接受他,在李宗仁的心里是没有底的。

因此,当程思远将周总理的话转达给他后,他并没有表示出任何态度。

1959年6月,适逢新中国成立10周年庆典,经过一番考虑后的李宗仁,决定让秘书程思远向大陆转递一份信函。

在信中,他特意写到自己早年曾经收藏过12箱历代真迹字画,希望能捐献给祖国,并在信中特意注明该笔文物价值11万美元。

李宗仁虽是武将,但他在早年间曾与徐悲鸿、齐白石的关系非同一般,彼此间有着深厚的友谊,对于书画作品也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59年李宗仁送一批赝品字画,毛主席竟花12万买下:他是在投石问路

在他所提到的这批收藏品中,除了当代大师级别的作品,也有明清时期的画作。

周总理与党中央商议后认为,李宗仁主动将这12箱收藏的字画文物捐献给祖国,更多体现了海外爱国人士对祖国的依恋之情,决定予以接收。

很快,这12箱文物从美国辗转到了香港,然后被紧急送往了北京。

到达北京后,周总理特意安排相关文物专家对这批文物进行了鉴定。最终,经过故宫博物馆的鉴定,专家们给出了一致的意见。

这批文物只有少部分是真品,绝大多数为赝品,所有字画加起来的总价值,不过3000美元,与11万美元可相去甚远。

事情发展到这里,就变得耐人寻味了。

难道是李宗仁早年间被人蒙骗过,一直也没有找人鉴定过真伪?在这个关头,周总理迅速命人封锁有关这批文物的所有消息,急忙请示了毛主席。

59年李宗仁送一批赝品字画,毛主席竟花12万买下:他是在投石问路

毛主席听取完周总理的汇报后,欣然大笑,对他说道:

“李宗仁,这是跟我们来了一招‘投石问路’啊! 他说是11万美元,我们就给他12万吧,也为他壮壮胆!”

此刻,周总理方才领会了毛主席的思谋远虑,于是安排专人负责将这12万美金,亲自交到李宗仁的手中。除了怕引起外界的怀疑,更是为了减少美蒋特务对李宗仁的骚扰。

李宗仁在得知中央高层对十二箱字画的处理态度后,不由得更加钦佩毛主席的胸襟与智慧,连连对妻子郭德洁感叹道,“共产党真不简单,是识货的”。

也因此事,李宗仁彻底放下了心中的包袱,更加坚定了返回祖国的决心。

叶落归根

1964年,大陆自行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消息一经公布,举世震惊,中国成为继美、苏、英、法后,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由此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再次得到提升,法国与中国开始建交。

59年李宗仁送一批赝品字画,毛主席竟花12万买下:他是在投石问路

听闻消息的李宗仁,自是高兴不已,在美国《先驱论坛报》上发表了一封公开信。

劝告美国政府应该迅速调整对华方针,不要沿着错误的道路走下去。更对着来采访的外国记者们道:

“我们的中国,什么时候如此强大了?”

正是这些言论,使李宗仁遭到了国民党的强烈攻击。

国民党除了在美国华侨圈的报纸上,对李宗仁的言论进行口诛笔伐外,继续使用两面手段,一面诱惑他去台湾,一面安排特务严密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1965年年初,李宗仁便开始准备归国的行程计划。在与自己的秘书程思远商议后,决定好了归国路线。

1965年4月,李宗仁一家向美国纽华克城的移民局申请了前往瑞士度假三个月的签证。

7月12日下午,李宗仁夫妇和程思远登上了瑞士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飞往中国。

59年李宗仁送一批赝品字画,毛主席竟花12万买下:他是在投石问路

就在这时,国民党派出了大量特务企图阻挠李宗仁顺利归国,打算伺机暗杀他。

大陆方面对于国民党的行动早已了如指掌,在暗中设法保护李宗仁及其家人的安全,每到一处就安排专人,将李宗仁夫妇安排到大使馆躲避。

1965年7月13日,李宗仁夫妇搭乘的专机降落在了广州,之后又飞往上海。

对于李宗仁的归来,中央高度重视,除了委派周总理全面负责李宗仁的归国事务外,还安排摄影人员将李宗仁归国前后的事迹,用胶片记录下来,使这一时刻永载史册。

1965年7月20日,在首都机场先后降落了两驾专机。第一架飞机提前20分钟降落,这架专机搭载着周总理。

为了保证迎接李宗仁的活动万无一失,细心周到的周总理要提前检查一下首都机场上的准备情况,一切准备就绪后,第二架专机才安全降落在了首都机场。

59年李宗仁送一批赝品字画,毛主席竟花12万买下:他是在投石问路

当天,除了周总理、贺龙、陈毅等中央领导之外,章士钊、卫立煌等国民党旧故,也前来迎接。

最有趣的一幕是,“末代皇帝” 溥仪与这位前国民政府的“代总统”相拥的画面。

看到眼前众多到场的“新朋故旧”,李宗仁热泪盈眶地说道:“我终于回到了人民祖国的怀抱!”

李宗仁当即表示,此次自己回国要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随后,毛主席在中南海亲自接见了李宗仁夫妇。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毛主席与李宗仁交谈了许久。

毛主席表示:“跑到海外的,如果愿意回来,我们都欢迎,我们都会以礼相待。”

59年李宗仁送一批赝品字画,毛主席竟花12万买下:他是在投石问路

他还建议李宗仁到各地去参观访问,看看新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尤其提到了李宗仁的家乡——广西。

希望他能到家乡看看这些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旧貌换新颜,早已经是今非昔比了。

1966年国庆节,毛主席邀请李宗仁登上天安门城楼,第二次接见了他,这也是毛主席和李宗仁最后一次会面。

在随后的几年,李宗仁除了在国内参观游历,还果真如愿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了却了自己的心愿。

1969年1月30日,李宗仁因病在北京去世,临终前,他还给毛主席和周总理留下一封信。信中这样说道:

“我在1965年毅然从海外回到祖国所走的这一条路是走对了的,在这个伟大时代,我深深地感到能成为中国人民的一分子是一个无比的光荣。”

“在我快要离开人世的最后一刻,我还深以留在台湾和海外的国民党人和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的前途为念,他们只有一条路,就是同我一样回到祖国的怀抱。”

59年李宗仁送一批赝品字画,毛主席竟花12万买下:他是在投石问路

李宗仁去世后,中央高层决定由周总理主持治丧。此前,是打算安排全国政协副主席傅作义主持李宗仁的葬礼。

这一更换,无形中将葬礼提升了一个等级。

毛主席十分赞同这个决定,并且让新华社向全世界发布这一则消息,让身处海外的华人、华侨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不计前嫌和宽大待人的政策。

这不仅是给李宗仁家人予以宽慰,也是向全世界释放出了重要的信号:

“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只要为了祖国的统一大业,人民就会欢迎他回到祖国的怀抱。

结语

出身广西乡村的李宗仁,一生正如他所经历的时代一样,波折、动荡、辗转。

李宗仁的前半生,出自旧军阀的军队,在广西一隅建设发展,广受当地百姓好评,可圈可点。

可是,他在内战中与人民为敌,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这是他一生都无法磨灭的一点。

59年李宗仁送一批赝品字画,毛主席竟花12万买下:他是在投石问路

但在抗日战争中,他取得台儿庄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振了抗日士气,这些功绩也是标榜史册的。

李宗仁的后半生,又在国民党的派系斗争中,几经沉浮。

虽然他坐到了“代总统”的虚位,却没有太多实权,最终厌倦战争与派系争斗的他,只能选择逃亡异国他乡16年。

在民族大义前,李宗仁毅然回国的举动,也为他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