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46岁还一事无成,两次职场站错队的李靖,是怎么成为大唐军神的?

作者:千年回响

点击上方"千年回响"关注我,更多精彩历史故事!

“00后”这几年开始进入职场,他们阳光、自信、充满勇气,更敢于对不公平说不,号称要整顿中国职场。

在隋朝,也有一位年轻人,初入职场时,就像今天“00后”一样被广泛关注,他一样自信,充满勇气,却少了些运气,两次在职场站错队,险些丧命。

46岁还一事无成,两次职场站错队的李靖,是怎么成为大唐军神的?

他没有向命运屈服,敢于为自己发声,以自己的能力,成为大唐王朝不可或缺的人。

他就是李靖,文韬武略,灭国如秋风扫落叶般轻松的绝世名将,打下大半个大唐江山的第一战神。

李靖是个官二代,出自五姓七望的陇西李氏,祖父李崇义曾任北魏殷州刺史,封永康公,父李诠在隋朝官至赵郡太守,特别是他的舅舅韩擒虎,上柱国、大将军,大隋排名前三的名将。

韩擒虎每次与他谈论兵事,经常拍手称绝说:“只有和你可以一起讨论孙武吴起兵法。”

不得不说,有牛人的大力吹捧,效果就是好。

花花轿子大家抬,众多高官纷纷捧场,吏部尚书牛弘称赞他有“王佐之才”,隋室重臣杨素也抚着自己的坐床对他说:“你终当坐到这个位置!”

有这么多叔叔伯伯照顾,李靖先任长安县功曹,后升任殿内直长、兵部驾部员外郎。

名气有了,地方历练、皇帝身边的经历也有了,小李同学在大隋职场的前途一片光明。

野史传说,年少成名,春风得意的李靖同学还顺便把个人问题也解决了。

因为杨素赏识,李靖常出入杨府。李靖与杨素谈论兵法和天下大事时,被杨素身边一个模样俏丽的侍妾吸引,她就是大名鼎鼎的红拂女。红拂女也爱上了这个帅气的年轻才俊。

红拂女性格果敢英武,找上门倒追李靖,李靖也是色胆包天,带着红拂女私奔了。

46岁还一事无成,两次职场站错队的李靖,是怎么成为大唐军神的?

这个传说过于离奇,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有韩擒虎关照,李靖本该飞黄腾达。可是有时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韩擒虎在李靖21岁就死了,大树一倒,韩家和李家就没有那么多人关照了。不过,韩擒虎的弟弟代州总管韩洪也还是大隋中层领导,李靖的哥哥李端李药王是云朔二州道行军总管,舅舅韩洪的副手,总体也还可以。

但是,人在职场,问题难免。

46岁还一事无成,两次职场站错队的李靖,是怎么成为大唐军神的?

仁寿元年,突厥可汗入侵,舅舅外甥俩一起统兵抗战,结果在恒安遇敌,寡不敌众,韩洪还算有能力,勉强率军突围而出,虽然杀敌数倍,但全军伤亡大半,加上杨素在一边拱火弹劾,于是,韩洪、李端被撤职查办。

韩、李两家这下彻底倒了,李靖自然也就无人问津了,被发配到马邑担任郡丞,也就是太守的副职,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常务副市长。对老百姓来说已经很了不起了,可是对世家子弟来说,那就不值一提,边疆小官。

李靖少年成名,原本意气风发,受此打击,变得颓废消沉,在马邑郡丞位置上一呆多年,毫无建树,转眼已经46岁,看起来李靖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如果就一直这样下去,也算好了,毕竟平平安安就是福嘛。

可是,李靖的霉运还没完。

时间来到617年,这一年的大隋已经大势已去,隋炀帝窝在扬州已控制不了天下,各地起义军风起云涌,明眼人都知道大隋要亡了。

这时李靖的顶头上司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太原留守李渊,心思开始活络起来。

李渊心想,大家都是关陇集团顶级世家出身,李家老祖宗李虎还是柱国大将军,杨家当年还低一级,杨忠只是个大将军,凭啥杨家可以当皇帝,李家就不能试一试,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嘛。

于是,李渊外联突厥,内筹粮草、精兵,准备起事。

李靖虽然颓废,但能力还是有的,很快发觉上司李渊不对劲。

怎么办?

估计这个问题,困扰了李靖很久,职场的选边站队自古以来都不容易。

李靖和李渊家二公子李世民交好,而且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毕竟是本家。

要比较起来,大隋皇帝对李靖家并不算好,虽然后来隋炀帝恢复了舅舅韩洪的职位,但是李靖这辈子的蹉跎看样子是板上钉钉的了。

加上大隋已经天下大乱,按聪明人的选择,应该找上李世民,主动投靠李渊,趁乱世搏一把,毕竟李靖已经46岁,按当时人的平均寿命看都进入晚年了。

也许是衰神附体还没走,李靖竟然决定做大隋的忠臣,去扬州向隋炀帝打小报告,举报李渊。

真不知道李靖是怎么想的,难道他想通过举报李渊得到隋炀帝的认可,重振李家?

可是李靖你不看看这是哪一年了吗?大隋行将就木,你还去跳火坑。

46岁还一事无成,两次职场站错队的李靖,是怎么成为大唐军神的?

当时天下大乱,从山西北部到南方的扬州去,可不太容易。这点困难当然难不倒未来的军神,他假扮囚犯,坐囚车顺利抵达长安,正准备从长安去扬州时,却发现走不了了。

因为,长安已经被李渊打下来了。于是李靖就落到李渊手里,这不是倒霉催的吗。

李渊心想,最烦你这样打小报告的,挥手命令斩了。

打小报告大业未酬的李靖被五花大绑押上刑场,估计肠子都悔青了。

好在李靖还有急智,刚上刑场就大声疾呼:“明公兴起义兵,本是为天下除去暴乱,怎么没有完成大事,而以私人恩怨斩杀壮士呢?”

这一闹,李世民趁机向李渊求情,李渊一琢磨,这打天下八字还没一撇,可不能落下个坏名声,对未来招揽隋朝人才不利。

于是,李靖就捡回了一条命。

李靖虽然逃过一劫,加入了大唐的队伍,但是李渊心里还是不信任这个打小报告的。

不被老板信任怎么办?李靖的方法很简单,只管埋头踏踏实实干活,他的统兵能力也慢慢得到李渊的认可。

这时,南梁萧铣率兵北上,企图在中原混战之际夺点地盘,峡州刺史许绍阻断了萧铣的进攻。

李渊调李靖独立带兵去打萧铣。

李靖率兵出征,路过金州发现庐江王李瑗正和邓世洛的数万人马对峙,李靖是个热心人,顺道帮助李瑗击败邓世洛。

职场上常会碰到和你工作不相关的事,顺手人情,乐于助人是不会错的。

然后李靖继续南下到达峡州,谁知萧铣带兵控制险要之地,李靖一时无法击败萧铣,在峡州停滞不前。

46岁还一事无成,两次职场站错队的李靖,是怎么成为大唐军神的?

消息传回长安,李渊想起李靖打小报告的经历就不爽,这时更是大怒,怀疑李靖是不是故意磨洋工,于是密令峡州刺史许绍斩杀李靖。

职场中得不到老板的信任真是可怕,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就要新账旧账一起算。

幸亏许绍是个好人,他把李靖帮助李瑗击败邓世洛的事情,以及峡州战事的实际情况上报李渊,请求李渊让李靖戴罪立功。李靖这才又逃过一劫。

李靖的经验表明,职场还是要积累人缘,能帮别人就多帮一下,对待临时合作的同事也要亲和有礼,关键时候,说不定能救命。

此时,恰逢李孝恭兵败于开州叛将冉肇之手,于是李靖率精兵八百,袭击敌军。后又设伏,阵斩冉肇,俘虏五千余人。捷报传回长安,李渊大喜,亲笔写敕给李靖说:“既往不咎,往事我早就忘了。你好好努力,不用担心没有富贵了。”

李靖心想:“我信你个鬼,上个月才要杀我。”

不过信不信也没办法,大唐威势已成,天下之大李靖也无处可去,总不能又站错队去投靠别人。

尽管李靖指挥能力一流,但是打小报告的经历让李渊还是不放心他,于是就安排李渊的侄子李孝恭做统帅,李靖为副手,负责整个南方的征战。

46岁还一事无成,两次职场站错队的李靖,是怎么成为大唐军神的?

李孝恭是个军政全才,统军能力稍弱,但好在他能听李靖的,所以,接下来打仗以李靖为主,他巧施“空船计”灭萧铣,轻松占岭南,走马平定江南。

李渊禁不住称赞:“李靖,古之名将韩、白、卫、霍,岂能及也!”

虽然实际指挥是李靖,但是首功还是算给了李孝恭,李世民把他排在了凌烟阁第二,仅次于长孙无忌。

李靖虽然没有得到首功,但奖赏也不少,到武德九年,李靖担任灵州大总管,已赶上他两位舅舅的职位了,收获也很大。

李靖职场经验:机会永远比公平更重要。上级人员在论功行赏中总是占先,不要不爽,做好自己的事,就会有收获。要不然,牢骚一发,可能连机会都没有了。

李靖第一次站错队的严重后果好不容易靠实干化解,可是这位老兄站队本领却没有长进。

武德九年,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太子争夺战已经白热化,两位爷想尽一切办法拉拢朝廷大臣。

选边站队成了武德年间大臣们的梦魇,也许梦里都在想怎么办哪。

李靖虽然与李世民有旧,但加入大唐后,大多数时候归李孝恭领导,因此李靖在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相对中立。

李世民要发动玄武门之变,需要得到统兵大将的支持,以增加胜算。因此,即使李靖在千里之外,最终也无可奈何地面临选边站队的难题。

面对李世民的询问和拉拢,也许是想起上次主动告发李渊的失败经历,这次李靖退缩了,拒绝了李世民的拉拢,也没向李渊或李建成打小报告。

他最终选择中立,不参加二李的争夺。

46岁还一事无成,两次职场站错队的李靖,是怎么成为大唐军神的?

这次李靖同学也许是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但是这次选边站队也有问题。

如果说李靖是一个纯粹的人,只忠诚于朝廷的人,那他这次就该像上次一样,向李渊告发李世民,他这不告发,其实隐含的意思还是站队了李世民,只是没有那么坚决。

如果李建成赢了,他隐瞒不报的罪过有多大,就完全取决于李建成的胸怀了。

而他这个态度,在绝望而孤注一掷的李世民这里肯定是会非常失望的。所以,后来胜利的李世民虽然胸怀宽广,没有怪罪,但是对李靖一直是重用而提防。最明显的评价就是,虽然李靖功劳巨大,但在凌烟阁的排名还比不上尉迟恭。

总结说来,这次李靖属于实际选了边,风险其实不小,而收益却几乎没有,从这个角度来说,他这次站队还是失败的。

躲过了又一次站队陷阱的李靖,后面就没有什么挫折了,毕竟打仗他是擅长的,为人也谦和、明智、懂进退之道。

随着大唐统一天下,主要的敌人就是外敌了。

46岁还一事无成,两次职场站错队的李靖,是怎么成为大唐军神的?

公元629年,大唐贞观三年,年已58岁的李靖再次披挂出征,打击对象是3年前刚刚耀武扬威、兵临长安城下的草原霸主东突厥。

李靖用兵讲究“出其不意,攻敌不备”。

贞观四年(630年)正月,寒风刺骨,在一个不该出兵的季节,李靖亲率3000精锐骑兵突击东突厥颉利可汗所在的定襄城,颉利仓皇逃往碛口,俘获了隋齐王杨暕之子杨政道及旧隋萧皇后。贞观四年二月,李靖选精骑1万追袭颉利,击溃东突厥主力,不久,颉利被行军副总管张宝相擒获,并押送长安。

昨天还横行霸道、武力强盛的东突厥仅仅3个月就被李靖灭国,大唐拓地千里。

李靖因此战擢升为尚书右仆射,地位仅次于左仆射房玄龄。

李靖深谙功高盖主的风险,自此小心谨慎,平时与朝臣商议国事时,总是恭谨温顺,像是不会说话一样。贞观八年,李靖以腿伤为由上表请求辞任。李世民特地表彰,并奖赏挽留。

46岁还一事无成,两次职场站错队的李靖,是怎么成为大唐军神的?

此后半退休的李靖以为从此可以颐养天年,可是土谷浑又来找事,不断进犯大唐。

唐太宗下定决心要把这个烦人的西北小强给彻底灭了,为大唐西域经营创造良好条件。

但是,土谷浑位于高原,打败容易灭国难,要想灭国那非得李靖不可,可是李靖已经是65岁的老人了,而且腿脚还不便利,所以太宗皇帝也很犹豫。

李靖的情商还是在线的,急领导所急,主动请缨,太宗大喜。

李靖出征,又是冰天雪地的1月,又是熟悉的战法,稳准狠,砍瓜切菜一般4个月就平定土谷浑,将其彻底灭国。

46岁还一事无成,两次职场站错队的李靖,是怎么成为大唐军神的?

得胜回朝,却被小人诬告谋反,虽然唐太宗迅速查清事实,还李靖清白,但是李靖从此闭门不出,谢绝宾客。

因为李靖的谨慎、低调,后来受封卫国公,于79岁高龄善终,追封司徒、并州都督,陪葬昭陵。

李靖为大唐王朝立下赫赫战功,别人历经艰辛也不一定能打赢的仗,到他这里就成了砍瓜切菜一般的单方面屠杀。他是战无不胜的军神,大唐勇武精神的旗帜,从江南,到漠北,最终成就大唐第一战神的威名!

帮忙转发和点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