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信达CCO刘敏离职!PD-1“三小龙”商业负责人全洗牌!商业化2.0

作者:E药经理人

商业化产品从单一到多样化,是Biotech变为Biopharma,再向Bigpharma升级的必由路径。信达商业化团队构建的迭代,也许意味着创新药企的当家人在逐步加深对产品、市场、销售的理解后,开启商业模式演变的新阶段。

8月4日,E药经理人独家获悉,信达生物首席商务官(CCO)刘敏已辞职。随后,E药经理人向信达核实了这一人事变动信息。

刘敏是信达商业化团队的首批员工。2017年底,是信达商业化的起点。2018年初,信达从三十余候选人中选中刘敏,开启了商业化的第一步。

加入信达后,刘敏负责公司业务运营,包括市场销售、市场准入等。在此之前,刘敏曾担任罗氏中国肿瘤事业部及普药事业部副总裁、爱尔康北中国总经理、优时比销售总监和阿斯利康市场总监等职位。他在跨国药企拥有20多年的业务管理、战略决策、团队发展等经验。

据了解,刘敏离任后并未透露接下来的动向。

01、PD-1三小龙CCO接连离任

至刘敏离开,PD-1“三小龙”信达、百济、君实的首席商务官已经悉数换过人了。

据E药经理人统计,9个月前君实生物首席商务官钱巍已离任,并且君实在商业化的三年间已经连续更换了三位商业化负责人,分别是韩净、段鑫、钱巍,其中钱巍仅待了5个月。至今君实并未公开披露新CCO的任职消息。

有意思的是,君实这三位CCO都曾在罗氏肿瘤事业部担任重要职位。包括刘敏,曾经也是罗氏肿瘤事业部的关键高管。

“三小龙”的百济也是如此。四年间连续更换了4位商业化负责人,分别是边欣、朱益飞、吴清漪、殷敏。去年12月,百济宣布原阿斯利康肿瘤事业部总经理殷敏入职百济神州,担任大中华区首席商务官。

不过信达的差异在于,从其商业化开始至今,这是第一次首席商务官变化。刘敏经历了信达从Biotech向Biopharma过渡的关键的第一阶段,对信达“功不可没”。他曾推动信迪利单抗顺利成为首个医保报销的PD-1,以及在上市首年(2019年)销售额就突破了10亿元,进医保目录后的首年,销售额实现翻倍增长达到22亿元。目前信达已筹建起3000余人的销售及市场团队。

如今最稳的信达生物,刘敏也离任了。需要思考的是,商业化人才为什么在Biotech(Biopharma)待不住?

显而易见的是这三家公司的共性是第一批进入商业化的Biotech,共同的产品是PD-1。众所周知,PD-1是国内生物药中的“卷王”。刚开始商业化的首年(2019年),业内是一片祥和,君实的销售7.7亿元,信达的销售10亿元,不相上下。

第二年,君实的销售10亿元,信达的则翻倍到22.9亿元,差距进一步拉开压力显现。同时,新进者百济的PD-1首年销售额破10亿元。

第三年(2021年)潜藏的压力开始爆发。君实团队动荡,PD-1收入下跌4.1亿元;信达团队稳定扩充,PD-1收入增长至31亿元;百济则在高管变动下保持了销售增长至16.5亿元。

到今年第一季度,君实仍未公布CCO人选,PD-1销售额仅1.1亿元;信达组织调整,并未披露具体销售额,只提及了“使用率及销量增长”,业内生起“增量不增利”的隐忧;百济新任CCO殷敏到岗,PD-1销售额达5.6亿元,同比增长达76%。

抛开三小龙,连恒瑞也早在2021年的半年报中强调,PD-1受医保谈判降价影响,产品收入环比下降。并且据E药经理人此前报道,恒瑞还将部分区域的卡瑞利珠单抗调整至影像线。今年,又有几款新的PD-1将参与竞争,压力可想而知。

02、创新药商业化进入2.0阶段

难则思变。走在商业化前列的Biotech、Biopharma正在蝶变,给产业打样。

首批商业化的Biotech大都从单一核心产品起家,从零起步,招募来自跨国药企或本土大药厂有丰富经验的职业经理人加盟,迅速组建团队,跑马圈地。但随着产品数量的逐步增加,和对市场理解的加深,商业化模式演进是必然路径。

熟悉组织运营的业内人士表示,“当公司的产品管线越来越丰富,商业化的产品越来越多,不可能再像初创时期式的粗犷发展,必然要调整组织架构来适应公司的发展。”

据悉,2022年初,信达为匹配外界环境变化和产品多样化需求,对商业化团队进行优化,针对已经上市的7个产品,组建了6个事业部。优化的目的是从资源管理和费用管理出发,回归商业的本质,从费用端去控制利润,以实现精细化管理。6个事业部负责人将向信达生物创始人俞德超直接汇报。

信达是第一批商业化的公司,也是业内公认商业化做得比较成功的创新药企。信达商业化团队构建的迭代,意味着创新药企的当家人在逐步加深对产品、市场、销售的理解后,开启商业模式演变的新阶段。

据了解,信达已有7个商业化的产品,信迪利单抗、佩米替尼、奥雷巴替尼、雷莫西尤单抗,以及三个生物类似药。

03、创新药企商业化是场持久战

随着越来越多的创新药获批,竞争会越来越难。因为医保基金支付的压力将长期存在,创新药企只能“思变”。

在中国市场,刚进入商业化的Biotech没有品牌、没有规模,这两者都是时间的产物。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第一,我们应该以一个打持久战的态度去做,去坚持做你认为对的事情,即使今天获得不了结果。第二,要提高每个人的作战效率,像刚进入商业化的Biotech都是第一次组建的团队,每个成员都需要沉淀,需要去深入理解产品,给产品找到差异化的市场策略尤为重要。”在创新药企担任商业化负责人的刘伟(化名)对E药经理人说道。

刘伟还表示,创新药企一定要提高自身竞争力,在很多治疗领域,其实竞争对手的增加会使得整个蛋糕变大,所以如果你能进入前三并且靠前的位置,获益是更多的;但如果不是前三进来,想成功不容易。

政策环境也是如此。“其实如果你对政策把握的好,商业化会变得更简单;但如果把握不好,会走得很艰难。因为现在的政策是在提高创新药的审批效率,但其他标准肯定会越来越严苛。所以之后的管线策略,一定要从商业化来倒推,要能真正吃透中国的规则。”刘伟说。

(应被访者要求,文中刘伟为化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