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迈克尔.乔丹,主角光环的背后

作者:噶东先生写篮球
迈克尔.乔丹,主角光环的背后

迈克尔.乔丹的伟大无需多言,再罗列怎样的数据去说明只会让人觉得繁琐——为什么要解释一件事实原本就是那样的事情呢?什么是事实?事实就是篮球领域无人能与乔丹相比:

勒布朗的失败和选择让个人形象附上瑕疵;贾巴尔沉稳之余缺乏足够的人格魅力;拉塞尔所处时代的商业价值与乔丹不可同日而语;科比仿佛另一个旗舰版乔丹;威尔特.张伯伦更像个潇洒的篮球浪子;魔术师和伯德无法彼此统治……

而乔丹,他有最好的舞台、最好的时代、最完美的胜利以及所谓一人一城的最佳起点;奥斯卡、拉塞尔和贾巴尔为他扫清了“低人一等”的种族枷锁;他自己完全统一了同时代的对手,并在商业、个人成就和形象建设达到了尽美尽善……

完美的一切。

如果只把目光放在赛场上,抛开90-91赛季前的失利,非要吹毛求疵的为登上王座后的乔丹找出一处泥泞点那大概就是94-95赛季了:是的,那一年乔丹在东部决赛败给沙克和便士领衔的魔术。人们在某一瞬间似乎提前看到了钢铁侠被浑身缠着电缆的鞭锁击倒在地的场景。但下一赛季,当乔丹率领72胜的公牛兵不血刃的横扫奥兰多时,人们才反应过来:“喔!原来去年的迈克尔仅复出了17场常规赛而已。”

那之后,人们习惯性忽略掉这段小插曲,就像球迷习惯性地把01-03年的乔丹排除乔丹生涯一样习以为常。媒体不会盯着那段失利大书特书,最大的原因当然源于那是乔丹以及那之后乔丹又重新杀了回来而且再未失败过。但另一小撮可忽略不计的原因是源于那个独特的社会环境。九十年代的媒体兼具“传播性”和“前社媒时代信徒与偶像的安全距离”两项特质,这些为乔丹保留了足够的神秘和权威。而他身上独具的威严和戾气不得不让球迷、球员乃至媒体“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从而让他真正成为那个独一无二的、朕即公义文化符号。

当然,这种标识符从来不是与生俱来的。正如伊凡.万科所言:“如果你能让上帝流血,那人们将不会再信仰他。”在这背后,我们听得到那些隐忍负重和咬牙切齿,那些潜在的对手们等待着某一天站在人群中振臂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的呐喊。

于是,好戏上演。

迈克尔.乔丹,主角光环的背后

1992年NBA总决赛G1,当时有关“德雷克斯勒还是乔丹”的争执正在上演。波特兰人又一次犯下愚蠢的错误:他们在赛前挑衅式的告知媒体——“我们要让乔丹用三分打败我们”。

还有这种要求?好吧!

比赛前六分钟,波特兰先声夺人,17-9。那之后,乔丹3分、2+1、3分、3分、中距离2分、2分,首节芝加哥30-33波特兰。次节休息片刻,乔丹2分、3分、抢断2分、3分、补扣2分……伴随着德雷克斯勒尴尬的三不沾,乔丹又一个3分,然后,微笑,耸肩。芝加哥半场领先了17分,而迈克尔.乔丹在上半场17分钟拿了35分,顺带打破了当时NBA季后赛半场三分记录。

波特兰人得偿所愿。

费城记者比尔.林恩曾形容乔丹和德雷克斯勒的区别:“他们之间的差距不在天赋,而在性格。乔丹的天性就是要掌握一切。”所以,当迈克尔把你撂倒后,他不只是要按住你,他还要刺穿你的心。

当然,诸如此类的故事还有太多:梦一队在奥运会赛前曾在训练赛中败给一支大学全明星队(其中包括“便士”哈达威、格兰特.希尔等人),其中的阿兰.休斯顿因为赢球表现得有些过于得意。于是,第二天的训练赛开始时,乔丹指着这位年轻人说:“他是我的了……”然后,阿兰整整两个小时都没有碰到过球……有次在犹他主场,乔丹在斯托克顿的头上扣了个篮。坐在球场前排的犹他老板拉里.米勒疯狂叫嚷,“你敢找个跟你一样高的人扣吗?”于是下一个回合,乔丹又隔扣了爵士中锋美尔.特尔平,然后低声问米勒:“如何?够高了吗?”

这就是迈克尔.乔丹了。

完美光环的背后是他的理性支配着自己,他知道自己是谁,也知道自己必须赢下所能赢下的一切。他近乎疯狂的将几乎一切人都看作潜在对手并努力研究他们,寻找一切可以击败对手的办法。乔丹衡量每件事的标准都是结果,衡量每位队友的标准也是他们有多在乎结果。芝加哥的训练营里科尔就和乔丹打了一架——当时,乔丹在分组比赛中不断地嘲骂科尔,于是科尔失去了理智:“他的嘴没有停过,什么难听的话都说了出来。迈克尔的口才或许太好了,他能逼得你发疯。当分组比赛快结束时,我和他对骂了起来,迈克尔推了我一把,我立刻扑了上去。”

一切的源头都是为了赢。

拉里布朗教练说:“我愿意花钱看他打球——我甚至愿意花钱看他训练。”理由?因为就连训练,迈克尔.乔丹都迫切地想赢。实际上,他渴望赢得一切。每个回合,每一分钟,每节比赛,每场比赛。他对于胜利,永远贪婪。所以他能在包机的牌局里痛宰队友,在输掉乒乓球局后买了张球台直到成为队里最好的乒乓球手。这是他人格深处的偏执。他不管周遭发生了什么,只是会想尽一切法子,来让自己赢球。他对过去的自己——那个会输球、无所成就、无法将一切控制自如的自己——无比痛恨。

1998年的冠军之旅,最让人动容的,并非总决赛他击败爵士,而是此前的东部决赛七场大战。G7,比赛剩6分钟时,公牛还落后步行者3分。那时,公牛已经筋疲力尽,步行者已经把他们逼到边缘。公牛看起来即将完蛋了。

但很奇怪,接下来发生了这一切:

乔丹在一次跳球里,赢了224公分的里克.斯密茨。那时的乔丹两腿带伤,无力跳投,于是像橄榄球跑锋似的将身体冲击篮下,逼到罚球。实际上,全场比赛,乔丹25投仅9中,皮彭18投仅6中,但他们俩罚了24个球——乔丹15罚10中——而且合力抓了21个篮板球。实际上,公牛全场22个前场篮板,乔丹5个,皮彭6个,为公牛带来26分二次进攻得分。比赛的最后几秒,乔丹和皮彭在站在中场,双手撑膝,无力庆祝。

这就是乔丹几乎已经无法飞翔后,依然足以制胜的一切:他残忍的好胜心,绝不会让公牛输掉那场比赛。他们没法以优雅的方式赢球,那就像野兽一样撕咬。

想赢,不顾一切想赢。许多事,就可以这么解释。

于是这些成了乔丹永无休止的努力,就是为了征服一路上他为自己树立的那些对手。乔丹敏感,紧张,草木皆兵的仇恨着一切可能与他为敌的东西。这种偏执好胜的人格成就了他,也会继续煎熬他,然后,促使他不断往前。

迈克尔.乔丹,主角光环的背后